第16章 貍貓教虎
- 大明瘋帝:朕真的荒唐無道
- 蕭藍衣
- 2153字
- 2024-06-19 23:03:13
“你還盛贊他?”
毛紀如夢初醒,從這個角度看,確實是皇帝在引前朝入局。
“若他將這魑魅心思放在處政上,吾等會走到一起?吾等為理想而廓清寰宇!”
“無非是盼他將心思放在國事上!放在正事上!”
毛紀恨鐵不成鋼道:“朝政朝政,當皇帝與朝臣勠力同心,方能國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此為良政?!?
“可他是怎么做的?將吾等視為死敵,不肯與吾等精誠合作,用閹豎亂國,以武害國!”
毛紀呼哧呼哧喘著粗氣,氣急而笑:“如今,卻用自己身體當做籌碼,引吾等入局,這是英明圣主該做的事嗎?”
楊廷和摸了摸酒糟鼻子:“敬之,去取一把炒黃豆來,他設局誘騙吾等,那我就破局給他看!”
“俗語說,貍貓教虎,留了一手,老虎學會了本領,反噬貍貓時,方知自己不會上樹,圍著樹無奈咆哮,卻拿師父無可奈何。”
“他是我精心教出來的,殊不知,我就沒留一手?”
蔣冕打開內閣門,從提前準備好的食盒里取出一個油紙包,還有一壺溫熱的酒。
楊廷和有個毛病,認真思索時要吃炒黃豆,心情極佳時還會小酌幾杯,他還給炒黃豆起個雅名,叫油酥豆。
縱然在前朝辦公,也改不掉這毛病。
倒沒有言官彈劾他在內閣私自飲食,誰讓楊廷和辦公是體恤萬民呢,喝點酒怎么了!
“遺詔可還在手?”楊廷和捏起一顆油酥豆,放在嘴里,大腦高速思考。
“當然在!”
毛紀將仁壽宮大太監高明欲搶奪遺詔之事說了一遍。
“溫祥諂媚內閣,倒是可以拉攏?!泵蔚?。
蔣冕提著的心終于放下,遺詔可是他親筆寫的呀,真要被皇帝得到,他和毛紀,必然致仕歸鄉,想再起復起碼要幾年之后了,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他不甘于寄情山水。
如果遺詔真被奪走,內閣怕是真要和皇帝兵戎相見了。
他偷偷看了眼楊廷和,他似乎早就知道,不,應該是皇宮早就在他掌握之中,所以不擔心遺詔插上翅膀飛出紫禁城。
蔣冕發覺楊廷和比他想象中更恐怖。
“速速毀掉!”
楊廷和智珠在握。
他確實有把握,因為他了解毛紀。
毛紀做事風風火火,一旦遺詔丟了,估計會鬧得滿朝皆知,可毛紀進入閣房后,只說皇帝口諭之事,沒說其他,顯然遺詔還在手中。
倒是那個溫祥,有幾分急智,可以扶持起來,為自己所用。
可是,溫祥政治稚嫩。
若他是溫祥,絕對不會殺死高明后,默不作聲,而是鬧得人盡皆知,斷了張太后的后路,逼著張太后倒向內閣。
張太后是一張好牌,打好了,能讓皇帝比死了還難受。
“勿慌。”
“若我所料不錯,華南出宮是假,張尚宮入豹房是障眼法,丘聚入豹房是投注于他,至于張銳……”
楊廷和指尖敲擊桌面,發出咄咄的聲音:“他投效不似作偽,應該是被丘聚壓制,無奈背叛前朝的,他現在已經沒有價值了,不必提他?!?
“他做一個亦真亦假的棋局,其實是逼吾等兵戎相見。”
“一旦真的起兵,咱們手中的大義就失去了!”
楊廷和意味深長地看了眼毛紀:“敬之,文官文官,咱們的兵器是嘴和筆,口誅筆伐,才是文官的武器!”
“吾等用了這么多年,連消帶打,削掉了他的權威,讓他變成千夫所指,口碑沉入深淵?!?
“一旦吾等起兵,他的口碑頃刻倒轉,吾等反而被逼入絕地!那時才是真正必死的局面!”
“自古至今,就沒有文官造反成功的?!?
“而且,吾等從無僭越帝位的野心,誰有,誰便是我楊廷和的敵人!”
這話說得非常絕對!
別看楊廷和呼風喚雨,一旦他露出稱帝的苗頭,他的所有黨羽頃刻間背叛他,都不帶猶豫的。
這皇位,只有姓朱的能坐,姓楊的坐不了!
楊廷和堅信這一點,所以不敢奢望。
“介夫勿怪,我情急之下亂了方寸,說錯了話!”
毛紀鞠躬致歉:“我毛紀絕無不該有的野心,請諸君莫怪!”
皇帝的權勢已經被削到最低了,口碑也墜入深淵了,哪里還用得上兵諫啊,只要稍加政治手段,皇帝會比死了還難受。
“兵戎相見,恰恰是他希冀咱們做的?!?
楊廷和請他起身,吃著油酥豆,暢快道:“他拿華南故作疑陣,詐死示弱,引咱們入局?!?
“無論劉夫人,還是華南,都是小角色,無關大局?!?
“哪怕被抓住把柄,嘴和筆在咱們手中,一句荒唐,就能讓他的所有攻勢瓦解?!?
“咱們這些年努力所做的,就是坐實了他的荒唐!”
楊廷和詭笑:“先帝聰慧,垂拱而治,方有圣君名聲,殊不知,圣君和昏君,一字之差,在關鍵時刻是能取人性命的!”
聞言,蔣冕盛贊道:“介夫,你可不是留了一手呀,而是讓內閣立于不敗之地啊?!?
楊廷和得意大笑。
“介夫,也不能低估他的勢力,楊一清、王瓊幸近于他,朝中亦有趨炎附勢之徒,不可小覷。”毛澄提醒楊廷和。
楊廷和卻笑道:“楊一清依托于張永,張永站在咱們這邊,楊一清如何和我為敵?”
“王瓊呢,本事是有,但為人鋒芒畢露,得罪人太多,吾等稍加挑撥,朝中會有很多人撕咬王瓊,讓王瓊不勝其擾?!?
“只要纏住他,不讓他參與便是。”
“他和我有大仇,但我不是因私廢公之人,請三江公(毛澄)放心?!?
“吾等想在朝中一言九鼎,還需說服梁儲,不過梁儲是老好人,我料想他定知政治風暴兇猛非常,不會輕易站隊,這很符合他明哲保身的哲學?!?
楊廷和輕酌一口小酒,霸氣外露道:“那么,我說他荒唐,他就荒唐!誰人能辯!”
這就是不重視名聲的后果。
朱厚照為何被后世摸黑?
宣宗皇帝同樣不是個好東西,為何圣君之名流芳百世;
朱厚照干的事也沒有叫門天子離譜,可英廟也沒人詆毀,反倒朱厚照遺臭萬年。
因為前朝無時無刻不在詆毀他,偏偏他意氣用事,自認為率性而為,傻乎乎地往圈套里鉆,搞得自己名聲狼藉,坐實了荒唐昏君的罵名。
所以,一番看似無懈可擊的精心廟算,卻被一紙荒唐輕易戳破。
這就是不重視名聲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