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光明神殿,陸地神仙,北蠻帝君
- 大唐:為萬世開太平
- 甲玉
- 2111字
- 2024-07-24 09:03:00
桃山,整個北蠻的圣山。
山上不僅長滿了粉桃,花開不謝,更有一座巍峨神圣的殿宇。
這座殿宇名為光明神殿,依山壘砌,群樓重迭,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
山間向南迎著驕陽,盛開萬株粉桃,樓閣掩映在花樹崖層間,顯得神秘而宏偉,卻也不失莊嚴。
而且,光明神殿終年沐浴昊天神輝。
哪怕夜幕降臨,昊天神輝縱然有所衰弱,依舊不會斷絕。
夜晚的時候,四野黑暗,從遠方遙望沐浴昊天神輝的光明神殿,便會覺得更加神圣威嚴,好像天上神宮。
無論圣城的普通百姓,還是絕世強者而言,桃山上的那座光明神殿,都是不可褻瀆的圣地。
因為光明神殿之中,坐鎮北蠻絕大部分陸地神仙。
對于別人而言,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很難辦到。
但對陸地神仙而言,卻是可以輕易辦到。
陸地神仙幾近人間無敵。
然而,坐鎮光明神殿的陸地神仙,卻是不止十位。
若是這些陸地神仙走出光明神殿,走下桃山,試問世間誰人能敵?
帝國兵鋒所指,所向披靡。
這就是帝國的底蘊,強大原因所在。
有幸登上桃山,前去神殿,獲得沐浴昊天神輝資格,對于帝國任何人而言,都是昊天降下的恩澤。
沐浴昊天神輝,不僅是一種無上榮耀,也是一場天大造化。
因為昊天神輝能夠讓人伐毛洗髓,脫胎換骨,更勝一層樓。
無數帝國兒郎為此前仆后繼,為帝國鞠躬盡瘁。
北蠻皇室雖然執掌帝國億萬疆域,但也只能在神殿面前俯首稱臣。
或者說,皇室只是光明神殿扶持起來,打理帝國的傀儡。
若是神殿不滿帝國皇室,只要降下一道旨意,便可以隨時更換。
皇室的皇宮并無資格修建在桃山上,只能修建在桃山山麓。
在桃山正南方的山麓,聳立一片巍峨恢弘的瓊樓玉宇。
那便是北蠻帝國的皇宮,名為圣天宮。
圣天宮雖然輝煌程度比不上長安的大明宮,但也不遑多讓。
朝陽初升,金光籠罩圣天宮,金碧輝煌,分外莊嚴。
桃山上萬株粉桃搖晃,桃花凋零,昭示北蠻國運不穩。
北蠻帝君得知此事,豈敢坐視不管,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入宮,針對國運動蕩一事,進行調查,并且做出應對。
此時,北蠻帝國文武群臣,不下百人,聚集在圣天宮最大的前宮正殿。
雖然北蠻吞并兼納諸多小國,招攬各國人才,但是在超會之上,也是統一了朝服。
所有前來圣天宮上朝的文武群臣,都身穿相同款式的朝服。
上身用朱衣,下身系朱裳,即穿緋色羅袍裙、襯以白花羅中單,束以大帶,再以革帶系緋羅蔽膝。
方心曲領,掛以玉劍、玉佩、錦綬,著白綾襪黑色皮履。
北蠻群臣倒是沒戴進賢冠,只是各自將頭發梳理。
這一套制度還是學自大唐。
不然,文武百官穿著各種特色衣裳前來上朝,花花綠綠,奇形怪狀,好似坊市的貨郎。
北蠻文武百官聚集在金碧輝煌,恢弘偌大的殿宇,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交頭接耳,低聲交流。
他們討論此次帝君突發召集群臣,舉辦早朝,到底是何緣由。
正常情況的話,一個月只會月初和月中舉辦集齊文武百官的早朝。
可是現在這才到下旬,帝君便突然頒布詔令,召集群臣議事。
如此突發情況,必然有重大事件商量。
“帝君駕到!”
一道清亮尖銳的宦官聲音,從大殿外面傳來。
聽到此話,大殿中的文武百官瞬間肅靜,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列隊整齊,作右手握拳抵胸躬身之禮,神色敬畏,不敢怠慢。
身材高大魁梧,身穿黒蟒龍袍,面容冷峻,棱角分明,蓄著盤發,頭戴珠寶鑲嵌的冠冕,神態威嚴的北蠻帝君,邁步踏入雕梁畫棟的大殿。
他穿過文武百官留出來的通道,走向大殿深處,建在小高臺上,由黃金鑄造的金莽御座上。
大唐以蒼龍作為圖騰,北蠻便以黒蟒作為圖騰。
蟒雀吞龍,北蠻當興!
北蠻帝君來到宛若金磚鋪砌的臺階前,拾級而上,然后轉身,端坐金莽御座之上。
帝君居高臨下,眼眸閃爍淡淡金芒,環視大殿中的文武百官,神色冷酷,威嚴霸氣。
正殿中的文武百官看到帝君的金色眼眸,皆是心生凜然,壓力驟增,不敢對視。
“臣等叩見帝君,帝君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右拳抵胸,躬身行禮,口中高呼。
“列位卿家平身!”
帝君耶律宏宇大手輕抬,朗聲說道。
聽得此話,文武百官才站直身子,手下右手,面向帝君,恭敬站著。
“不知帝君此次突然召集群臣上朝,有何要事?”
一個面容蒼老,精神矍鑠,長著中原面孔,但是官位極高的老人,緩步出列,先是躬身行禮,然后再發言。
這位老臣可是北蠻帝國的南帳宰相,可謂位極人臣。
為了更好進行征伐大計,近些年來,北蠻帝國軍事政治分化為南北兩帳。
北帳主要負責北征,吞并神洲北陸。
南帳主要負責南征,鎮壓神洲南陸。
南北兩帳皆由帝君統御,不過明里暗里較勁不斷,摩擦不少。
“諸位卿家可知桃山之上桃花凋零,帝國氣運動蕩?”
北蠻帝君環視群臣,伸手輕撫龍須,面無表情,朗聲說道。
此話一出,宛若天雷滾滾,北蠻文武百官無不駭然,驚得說不出話來,震撼莫名。
他們根本想象不到,國運昌隆,國力強盛,萬邦來朝的帝國,竟然會出現國運動蕩的情況。
如果不是帝君親口所言,他們還以為聽到了天大的笑話。
得到昊天眷顧,節節高升的帝國,怎么會國運動蕩?
這可是一個不詳的預兆,必須重視,必須警惕。
北蠻文武百官心潮激蕩,面露驚色,紛紛開口。
“國運動蕩,到底發生了何等大事?”
“唯有帝國戰敗,陸地神仙兵解,或者圣人夭折,才能夠牽動帝國氣運。”
“帝國兵鋒所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豈會戰敗!”
“并非帝國戰敗,那只能是陸地神仙兵解飛升,或者圣人夭折歸天。”
“帝君,神殿之中,可有陸地神仙兵解仙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