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
- 大唐:為萬世開太平
- 甲玉
- 2231字
- 2024-07-09 09:03:00
夕陽西下,寒風蕭瑟。
孤城之中,炊煙裊裊。
城中民眾把所有好吃的都拿了出來,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飯,給安西軍,也給自己。
孤城明天若被攻破,自然沒必要留著好吃的。
如果孤城明天守住了,潰敗的蠻夷大軍那里自然不缺好吃的。
大戰在即,若是沒能吃頓好的,哪里有力氣打仗。
吃飽喝足,才有力氣殺蠻夷!
陳北望和一眾少年安西軍并沒有下了城頭。
哪怕晚上吃飯,他們依舊在城頭之上。
雖然蠻夷在二十里之外安營扎寨,但不得不提防他們晚上會奇襲攻城。
今夜,他們敞開肚皮,享用孤城的美食。
不過卻飲酒很少,頂多小酌一二,讓自己保持清醒。
城頭之上,并不喧嘩。
少年安西軍吃飽以后,或站、或坐于城頭各處,警惕蠻夷大軍的動向。
反觀二十里之外的蠻夷營地,倒是熱鬧非常。
蠻夷軍營篝火沖天,將天地都照亮了。
站在城頭上眺望,能夠看到那里亮如白晝。
而且,他們能夠聽到從蠻軍營地傳來的陣陣歌聲。
蠻夷正在高唱北蠻的戰歌,歌聲嘹亮,回蕩寰宇。
好像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慶功宴會!
“蠻夷在唱戰歌,我們也不能弱了氣勢。”
許江南坐在垛墻之上,凝視蠻軍營地,皺著眉頭,緩緩開口。
每個安西軍并不喜歡蠻夷的戰歌,甚至厭惡。
因為蠻夷的戰歌赤裸裸的羞辱大唐,羞辱中原。
言說大唐無能,中原無骨。
陳北望偏頭看一眼城頭上的少年安西軍,朗聲說道:
“那便高歌!”
雖然大戰將起,但也不能總讓他們緊繃神經。
適當的放松,也是很有必要的。
雖然都是不懼生死的安西軍,但還是少年啊!
若是能夠獨擋萬軍,陳北望自是不愿他們浴血殺敵。
城頭上的少年安西軍,一同齊聲高歌。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這一夜,城頭上燈火通明,歌聲嘹亮。
每個安西軍豪氣萬丈,且歌且狂笑。
但愿明日,人頭作酒杯,飲盡仇讎血。
到了后半夜,不管是蠻夷軍營,還是孤城城頭,皆是安靜下來。
不過,無人敢放松戒備,依舊保持警惕。
一個弱冠之齡,面容瘦削,身型單薄,有些營養不良,穿著補丁衣服的少女,坐在垛墻之下。
在他的身邊,有一個筆挺而立的少年,披盔戴甲,注視蠻夷軍營,眼神銳利。
少女名叫寧余姚,少年名叫鄧隴西。
父母兄長皆戰死于城頭。
今天,寧余姚把頭發梳得格外整齊,將長發盤起,別了一支玉質發簪。
若是肌膚白皙,身段豐盈一些,倒是顯得亭亭玉立。
她雖然是一名安西軍,但畢竟是女子,比較感性,難免會有情愫。
而她所傾慕的對象,便是身邊的少年。
每次待在鄧隴西身邊,總能讓她格外安寧。
不過,她從未表露過自己的心意,只是默默關注鄧隴西的一舉一動。
鄧隴西為了能夠分擔陳北望的擔子,沒日沒夜的修煉,已經足夠辛苦了。
她不想再給他增添額外的負擔。
當然,她也是怕被拒絕。
以后鄧隴西會刻意回避她,連接近他的機會都沒有。
在安西軍看來,他們不知道孤城能夠堅守多久,不敢奢求兒女情長。
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
“隴西,你喜歡什么樣的姑娘?”
寧余姚靠著垛墻,偏頭看一眼鄧隴西的側臉,輕聲問道。
他的棱角分明,就是膚色有些黝黑,不修邊幅,不然必定是個俊哥兒。
“喜歡你這樣的。”
鄧隴西傻傻的回了一句,隨即憨笑起來,臉頰有些發燙,連寒意都壓不下去。
寧余姚并不白皙的臉蛋,同樣浮現一抹紅潤,眼神變得明亮起來。
“我喜歡你,你喜歡我嗎?”
寧余姚鼓足勇氣說出了自己的心意。
她怕再不說出來,以后會沒機會。
“喜歡,但我要守城!”
鄧隴西轉頭過來,和寧余姚對視,有些歉意的說道。
得此一言,足矣。
“沒關系,我陪你一起守城。”
寧余姚從地板上站起來,和鄧隴西并肩而立。
兩人相視一笑,仿佛暖意融融,散去深夜寒霜。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
晨光熹微,秋霜未散。
蠻夷大軍便重新集結,形成鐵甲洪流,向孤城進發。
經過一夜養精蓄銳,北蠻大軍更加雄赳赳、氣昂昂。
黑云蔽日,鐵甲洪流洶涌而來。
今日,大軍壓境,必將踏碎孤城!
立于城頭上的安西軍,看到北蠻大軍進發,已經嚴陣以待。
戰鼓已經擂響,號角已經吹奏。
龜茲城人數雖然不及北蠻大軍十分之一,但是氣勢依舊不弱。
兵臨城下,他們半點不慌。
滿臉肅殺,滿臉堅決。
安西軍寧可戰死失孤城,絕不拱手讓疆土。
一場死戰,無人畏懼!
北蠻大軍距離龜茲城還有五里,軍陣便放慢速度,列成方陣,穩步向孤城推進。
折蘭雄乘坐戰車,看著立于城頭之上的陳北望。
對于陳北望,折蘭雄既是無比痛恨,但又無比敬佩。
一個人殺了近萬帝國兒郎,一個人守住了大唐孤城。
“可恨又可敬!”
“但是今天,你必須死!”
折蘭雄從戰車上站起來,大聲喝令。
“列陣,奏響號角!”
霎時,戰鼓擂響,號角吹奏,馬鐵陣陣。
七個武將領命,各司其職,調動各部方陣,向龜茲城發起攻勢。
身寬體胖,宛若肉山的武將敖日格勒,騎著一匹異常雄壯,生長鱗片的戰馬,率領一千五百騎兵,從右側發起沖鋒。
體態修長,長相端正的武將哈巴圖,驅策一片棗紅馬,率領一千五百騎兵,從左側發起沖鋒。
甲子年歲,頭發花白,依舊健朗的哈斯木,指揮兩千弓兵,迅速逼近孤城,然后擺開陣型,拉弓射箭。
密集箭雨呼嘯破空,落向城頭。
剩下的步兵,則是在其他四個武將的帶領下,搬運各種攻城輜重。
在騎兵、弓兵的掩護下,迅速沖向城門和城墻。
他們此行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鎮殺陳北望,而是為了攻城。
所以,折蘭雄和七位武將戰前所部署的策略,便是直驅孤城。
而不是耗費大量兵力圍攻陳北望。
只要攻破孤城,縱然陳北望神通廣大,也無法改變結局。
北蠻萬人大軍全部進發,直取孤城。
這一戰,孤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