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轉(zhuǎn)戰(zhàn)演講
- 知青1979,從返城長安開始
- 天青丶暴走七月
- 2195字
- 2024-07-29 23:56:26
任遠這一覺睡得很沉。
浴室的紫色味道占很大一份功勞。
出于禮貌,任遠用過之后專門手洗以示尊敬,“希望有機會能親手還回去……”
再次回到商貿(mào)會,任遠輕車熟路。
今天的規(guī)模遠超前兩天,因為專業(yè)性的得到認可,所以手續(xù)進行的很快。
柳紅光收錢都收麻了。
看著馬上突破三位數(shù)的序號,“錢賺的差不多了,再待下去怕有風險。”
外國人身份是好用,但絕不是萬能的。
任遠小聲告知柳紅接下來的安排。
“下發(fā)通告:援助任務(wù)已經(jīng)達標,今下午開小商戶講座,愿意參加的話去廣場集合。”
這次總共斂資600余萬,下午的公開演講不收錢。
該賺的錢都賺到了,現(xiàn)在小商戶剛剛冒頭,需要正確的培育和引導。
他能說的也不多,簡單的搞清楚商品的含義就行。
柳紅雖然心里納悶,但也嚴格按照龍少的要求做事。
消息一經(jīng)傳出,大廳的商戶們不淡定了。
“結(jié)束了?”
“我是……,這位姑娘,我專門從內(nèi)地飛過來的……”
“對啊,我們有錢!”
“不好意思,我們遠洋有自己的原則,如果你有意向,不妨參加的下午公開演講。”
“今年的援助指標已經(jīng)達成,您要是有興趣,可以提前預約明年的名額。”
柳紅有條不紊的說著。
這兩天和廠長,銷售,銀行打交道,她變成熟很多。
能夠面帶微笑,平靜的處理突發(fā)事件。
比方說現(xiàn)在面前的一二十個廠長圍上來,她微微一笑,應(yīng)對自如。
任遠圈錢一套一套的,說好的免費指導,一旦上鉤后。
從頭到尾收費項目不斷,連來年的預約費都收。
這算是“撿錢”。
幾個廠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柳秘書,你幫我預約。”
“1981年,1號,玻璃廠,王波沒錯吧。”
柳紅嘴角揚起合適的弧度,讓人看著很舒服,“諾,這是預約證明,您可得拿好了。”
她眼睛一轉(zhuǎn),像記起什么似得,用驚奇的語氣問:“對了,遠洋同盟會您要加入嗎?”
“就是一個松散的協(xié)會組織,昨天有十個國內(nèi)的廠子與五位外國投資者在瑞金賓館友好交流,商討合作。”
“哦?今年就能加入嗎?”
玻璃廠王波聽說過這事,雖然生意沒談成,但是好歹是找到門路了。
以后開會,聚會也有目的性。
“交了預約金的就可,預約金和結(jié)盟費總共4w元。”
柳紅介紹完,語速很快的補充一句:“當然,不是強制性消費,現(xiàn)在總共扶持了100家國內(nèi)中大型廠子,只有24位廠商加入的協(xié)會。”
“一切全憑您自愿。”
……
加入?yún)f(xié)會的優(yōu)勢不言而喻——資源。
聽風聲,協(xié)會里有人買到先進的設(shè)備。
但具體是誰沒有爆出來。
任遠把辦公室里的紙收拾的干干凈,獎杯啥的他打算集中處理。
這個辦公室是為他立下汗馬功勞。
“……”
男人總有戀舊情懷,他搖了搖頭:“算了,等以后再說。”
冒充外國教授,遠洋國際這東西經(jīng)不起推敲。
現(xiàn)在消息閉塞,可以招搖行事。
以后可就不一樣了,不能給自己留太多破綻。
“好了,各位,我們下午廣場見,再次聲明,這次公開演講不收取任何費用。
希望大家增加辨識度,和警惕性,別被鉆了簍子。
我們都是商人,都是企業(yè)家,嗅覺一定要靈敏。”
任遠在兩個保鏢的護衛(wèi)下講了兩句。
現(xiàn)在還是計劃經(jīng)濟,一些話不能亂講。
要說懵逼,最懵逼當屬手下的三個伙伴。
他們壓根猜不出來下一步會干什么。
任遠總是在提前6個小時告知接下來的安排,就跟這次暫停服務(wù)。
柳紅眼看著存款往1000w漲,龍少硬是強制打斷。
“有錢?”
“對不起,我不干了。”
劉化國有所不解,他只知道自己的任務(wù)是保護任遠。
這幾天他在慢慢的消化,消化任遠的手段。
相處越久,他越覺這年輕人不簡單,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好像運籌帷幄之中的帥才一樣。
相比于劉化國,李延更多的是震撼。
這樣的騷操作他從來沒想過,這兩天他接觸最多的就是廠區(qū)的小作坊。
他已經(jīng)有想法,回去自己搞一個。
“沒錢?就找鐵路局要!”
這次遭遇他萌生了新的想法,賺錢是一方面,長見識才是真。
午飯過后,某廣場。
武星作為遠洋同盟的一號成員,早早的到場在最前面捧場。
沒有盛大的儀式。
手提著收破爛喇叭,是安電池那種。
臺子沒搭,也沒任何裝飾。
史密斯教授今天穿的是比較普通的西裝,那頭燦燦的金發(fā)就是最好的證明。
保鏢,秘書。
“沒錯,是遠洋國際。”
“他們好有個性,完成指標就不干了。”
“可能是聯(lián)合國安排的任務(wù),可能人家的行程都沒咱們國家。”
……
各種各樣的猜測,任遠打開的電源開關(guān)。
“大家好,我是史密斯。”
先來一段中英混合自我介紹,證明自己的身份。
順便吹吹牛逼,自己用了半年就學會了幾千個漢字,并且漢語發(fā)音還算標準。
“各位,我知道大家今天為何而來,就像我知道為什么我今天站在大家面前。”
“兩個字,發(fā)展。”
“你們的國家在尋求發(fā)展,你們也在尋求改變,很巧不巧,我正好去過印度。
在他們那,我們遠洋有過成功的案例,所以接下來請大家認真做好筆記。”
任遠徐徐的說著,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聽著奇奇怪怪,但不難理解。
“首先,告訴大家什么叫商品。”
“……”
任遠演講解說總計兩個時辰。
把他腦子中關(guān)于經(jīng)濟的詞匯用完,怕大家不理解。
任遠一一舉例,從源頭說起。
“首先,就是需求,誰會需要什么,我們生產(chǎn)什么。”
“而不是說我們生產(chǎn)出來,然后再去找需求,順序不能顛倒。”
……
在一聲聲提問中,史密斯的聲音越發(fā)沙啞。
“咳咳~
直到最后咳嗽兩聲,“各位,既然大家都聚到了一起。”
“不妨從你們身邊做起,相互聊聊彼此的生意,想法,說不準會擦出不一樣火花?”
“像今天這么盛大的會議,何嘗不是一次交流會?
大家只缺一個組織者,比方說武星,武廠長。”
“大家這么多人聚在一起,會不會有一個就是你的同行,同行者?
談?wù)劤晒?jīng)驗,說說失敗反思,相互借鑒不是一大進展?”
“總比閉門造成好吧!”
任遠聲音一落下,激起千尺浪,大家紛紛感慨:
“原來可以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