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練塊的和尚
- 從通幽開始成神
- 水煮多寶魚
- 2065字
- 2024-06-27 19:37:51
朱捕頭那個人除了喜好銀子和小娘子,還是出了名的小心眼。
關(guān)鍵還是他們的頂頭上司,所謂縣官不如現(xiàn)管。
哎,李榮聞言嘆了口氣。
“事已至此,也不必太過憂慮,你且在家歇著,我去衙門打探一下風聲。”
王盛從李榮家中隔離開,來到了衙門里,衙門里的差役們正在討論這件事情。
“阿盛,老李呢,傷的重不重?”見到王盛進了屋子,幾個年輕些的衙役急忙上前詢問。
李榮是衙門里的老人了,平日里對晚輩也挺照顧,這幾個人對他頗為尊敬。
“傷了肩膀,估計得在家里的養(yǎng)兩天。”王盛如實道。
“老李也是,一個人去蹲守,多危險呢!”
“就是,這么點銀錢,拼什么命啊!”
“咳咳,捕頭來了。”
王盛轉(zhuǎn)頭看到了朱捕頭,陰沉著臉,好似有人欠了他兩吊錢似的。
“老李傷得重不重啊?”朱捕頭來到眾人的跟前,扭頭斜望著王盛。
“傷了肩膀,郎中說得在家靜養(yǎng)些日子。”
“沒那個本事,逞什么英雄!”朱捕頭冷冷道,顯然是對李榮的做法頗為不滿。
雖然他心有不滿,但是有些事情還是要做的。
方長順的妻子被扣押了起來。還有那個死去的和尚的身份需要確認。
青和縣城外就有一座松林寺,得派個差役去城外山上去通知寺里的和尚下來認尸,看看死去的和尚是不是松林寺的僧人。
那寺廟離著城有些路程,這又是沒什么油水的差事,沒人愿意去,于是這不討好的差事就落在了王盛的的身上。
“不要耽擱,馬上去。”朱剛交代了一句。
王盛也的確沒耽擱,出了城之后便直奔那松林寺而去。
衙門里是有兩匹馬的,但是王盛沒資格騎,所以只能步行去。
出了城,官道還算是平坦,到了城外的松山上,山路變得崎嶇了許多,彎彎繞繞,過了一座崗又是一道坎。
這山中林木茂盛,其中最多的就是松樹,帶著幾分涼意的山風吹過,一陣陣松濤聲傳入耳中。
行至半山腰,抬頭望去,在松林之間看到了寺院一角。又走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這才看到那松林寺。
寺廟并不是很大,鋪在地上的青石已經(jīng)被踩踏的十分光滑。
王盛靜進了寺廟,見是捕快上山,有一位僧人前來招呼,他道明了來意,說山下死了一個和尚,想請寺廟里的人下去看看是不是寺里的僧人。
那僧人聽后頗為驚訝將王盛請到了一旁的會客寮房之中便去通知寺里管事的。
等了一會也不見人,王盛便起身來到了外面,想要逛逛這松林寺,他走了沒幾步就被一個僧人攔住。
“我想四處轉(zhuǎn)轉(zhuǎn)。”
“施主請。”和尚聽了王盛的話猶豫了一下便沒有再阻攔他,只是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后。
王盛來到了大殿,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佛祖,然后又去了后院,這院中有兩株銀杏樹生的十分高大。
在后院有一處門洞通向別處,那里有兩個僧人值守,王盛過去便被攔住。
“施主,后面是主持的住所。”
哦,王盛聽后應(yīng)了聲,笑了笑,暗中仔細打量了一番那兩個和尚,看著健壯不凡,胸肌頗為可觀。
練塊的和尚?
牟,他忽然聽到有牛叫的聲音,聽著距離比較遠。
“這山上還有牛?”王盛扭頭望向那聲音傳來的方向。
在這樣的時代,一頭牛對一戶靠天吃飯人家來說可是至關(guān)重要。
“或許是有人在山中放牛吧。”那和尚道。
隨后他又回到了寮房之中,又等了大概一盞茶的時間才等來了兩位僧人。
“阿彌陀佛,讓施主久等了,貧僧惠明,受主持囑托與施主一起下山。”當中有一個年輕的僧人道。
“好,我們什么時候出發(fā)?”
“現(xiàn)在就可以。”
隨后王盛和惠明和尚一同下了山。
他們兩個人回到了青和縣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下午,慧明見到那和尚尸體的時候臉色大變。
“阿彌陀佛,這是惠安師弟,卻不知他為何會慘死在這里?”
“他昨天夜里進了城,夜入民宅,試圖毀人清白,被人殺死。”捕頭朱剛冷冷道。
嗯?王盛聞言一愣。
什么叫試圖毀人清白?
案子在他出城這段時間就被審完了,這才多大的功夫?人命關(guān)天啊!
還真讓自己給猜對了,明明一對狗男女,男盜女娼,沒一個好東西,這才一晚上的時間就成了和尚毀人清白,那方長順的媳婦成了受害者了?!
朱剛喜歡小娘子也就罷了,縣令何故如此,難不成是收了什么好處?還是被灌了迷魂湯!
這還有王法嗎?
那惠明和尚聽后也愣住了。
“惠安師弟一向恪守清規(guī)戒律,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看那惠明和尚難以置信的表情,似乎他并不知道自己那位師弟的真實面目。
“這件事情不止一個人看到了,本縣縣衙的捕快在追捕他的時候還被他打傷,至今還在家中養(yǎng)傷。”朱剛道。
“是那位李捕快殺死的我?guī)煹軉幔俊被菝骱蜕袉柕馈?
“不是,另有其人,一個蒙面之人,我們也不知道他的身份。”
“這其中怕是另有隱情,貧僧想要見見那位李捕快。”惠明和尚道。
“好啊,王盛,你帶這和尚去。”朱捕頭道。
王盛聽后看了一眼那惠明和尚。
“這和尚莫不是有什么想法?”
“大師請隨我來。”王盛帶著惠明和尚出了衙門,朝著李榮家走去。
“惠安和尚會功夫?”在路上王盛聊起了那死去的惠安和尚。
“師弟粗通拳腳。”惠明和尚倒是沒隱瞞。
“大師呢?”
“貧僧佛法修為淺薄,當不得大師二字,至于功夫,貧僧只是懂些皮毛罷了。”惠明和尚如實道。
王盛聽后默默的點點頭。
這個和尚也有修為在身,既然是惠安和尚的師兄,那說不定修為比他還要高。
人又這么謙虛謹慎。
不過這個和尚剛才說的話卻是有些問題,松林寺本身就不大,一個寺廟里就那么些和尚,那惠安和尚做這種事情輕車熟路,明顯的不是一次兩次了。
徹夜不歸,還不止一次,這種事情不可能發(fā)現(xiàn)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