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吳玠吳璘
- 朕乃宋臣,豈能為帝
- 佳時辰光
- 2020字
- 2024-06-29 08:27:30
吳家有兄弟二人,大郎吳玠,二郎吳璘。
然而,這只是對外的說法,實際上,吳玠、吳璘還有一個兄弟,便是吳玠的長子吳拱。
吳家兄弟的父親吳扆曾與婢女私通,生下一子,因為懼內,不敢相認,于是謊稱是吳玠所出,吳玠因此既當了兄長,又做了父親。(注一)
二郎吳璘時年十九歲,知道朝廷將要伐遼,趕在今年投身行伍,只為博取前程,雖然精于騎射,但目前還只是軍中一介騎卒。
毫無疑問,辛永宗如今是西軍中的熱門話題人物,他在關東的事跡也早就傳回了關西,引得許多人的好奇。
其中就包括了與他年紀相仿的吳璘。
吳玠點頭道:
“見到了,果然如傳聞中的那般,是個貌柔心壯的少年英雄。”
吳璘還想再問,吳玠卻道:
“我今兒身體不適,先往睡帳休息,二郎,部將若有吩咐,你再來叫醒我。”
吳璘真以為他抱恙在身,關心地問道:
“大哥,不如前去讓軍醫瞧瞧,叫他給你開幾付藥?”
吳玠擺擺手,他并非真的身體不適,不過是心里不舒服罷了。
吳玠不是在嫉妒辛永宗,從軍九年,他見到了太多的不公平,對此,早就習以為常。
至少,辛永宗不是完全依靠裙帶關系上位,他也是有真本事的,是在立下奇功之后,獲得了破格提拔。
以百騎伏擊上萬賊寇的勇氣,可不是人人都有,這足以贏得軍中將士的敬重。
但是,不嫉妒是一回事,今兒見到十八歲的辛永宗春風得意,與劉鎮談笑風生的模樣,還是讓吳玠感覺到了挫敗。
別人家的十八歲,授武德郎,拜正將,自己如今二十八歲了,還只是一個隊將而已。
吳玠坐在睡帳內,暗道:
‘若要扶搖直上,還需貴人扶持。’
原勝捷軍第五部的全體將士,便是最好的例子。
道理很簡單,但吳玠自詡為千里馬,卻在軍中蹉跎九年,始終沒有遇到賞識他的伯樂。
吳玠好讀書,哪怕西軍東出,他也帶了幾本。
捧著一本《昌黎先生集》,習慣性的翻到他最愛的那篇《馬說》。
吳玠的目光落于其上,他默念道:
‘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吳玠不甘心。
如果自己只是一匹駑馬,也就罷了,不敢心存妄想。
但他通讀兵書,且精于騎射,莫說五十人,就算統率五千人,吳玠也自認為不在話下。
他合上手中的《昌黎先生集》,下定決心道:
“大丈夫豈可駢死于槽櫪之間!如今貴人近在眼前,我當向其自薦!”
吳玠所言的貴人,不是別人,正是辛永宗。
在跟著劉鎮離開第二將時,吳玠聽同僚們談論起一個名字:張武。
張武本是新泰縣的鄉兵,不過是個看守城門的小頭目罷了。
因為阻止賊寇奪門而被辛永宗賞識,如今成為了第二將第三部的部將。
這讓吳玠意識到,辛永宗雖是將門子弟,卻不以出身論高下,樂于提攜下層的人才,而這也正是吳玠苦苦等待的貴人。
十八歲的正將,前途又怎么可能止步于正將。
想到就去做,吳玠興沖沖的走出睡帳,正巧撞見吳璘,他不放心吳玠,一直在帳外候著。
此時見吳玠精神煥發的模樣,吳璘總算松了口氣:
“大哥,你這是要去哪?”
吳玠笑道:
“我有物件落在了第二將,如今得去找回來。”
吳璘雙目一亮:
“不妨讓我同去,多個人,也能多雙眼睛。”
吳玠稍作猶豫,答應道:
“也好。”
身為兄長,吳玠清楚自家弟弟的才能,既然是要前去自薦求用,不如將他也帶上。
吳玠相信,辛永宗只要給到他們展示才能的機會,他們就能用自己的武藝與韜略使其折服。
與此同時,辛永宗正在重新整理第二將的名冊,將原第五部的將士納入名冊之中。
第二將下轄二十五部,有五十隊。
自正將辛永宗以下,有副將一人,正部將二十五人,副部將二十五人,隊將五十人,士兵二千四百五十人,官兵合計二千五百五十二人。
很顯然,一隊五十人中,是把隊將也算了進去,而一部百人,并未把正副部將計算在內。
新泰知縣張守議曾詢問辛永宗有多少兵馬,辛永宗回答:連我在內,百騎而已。
這并非是辛永宗刻意省略了兩人,而是原勝捷軍第五部有兩名將士在辛永宗上任之前,就因病而退伍,沒有來得及補充。
不過,倒也是巧合,第二將有隊將及以上軍官一百零二人,而第五部僅有百人,如果加上關勝、張武,便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剛好占滿。
張武來了東京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他接到兵部的調令就來投靠辛永宗了,與關勝一同住進了原第五部的營地,如今又隨原第五部的將士搬來了第二將的營地。
至于黃芩,則依舊住在了辛家,辛府不缺一間客房,而關勝也不放心讓她一個人搬出來。
辛永宗當然知道吳玠、吳璘兄弟如今就在涇源路第六將,這可是南宋七王之二。
他也想將二人調來麾下,但思索再三之后,最終還是作罷。
其一是辛永宗與吳玠、吳璘素不相識,找不到借口。
其二便是他也不知道該將哪兩個人下放為士卒,去給吳家兄弟騰位置。
辛永宗不想寒了舊人的心,反正很快就有他立功的機會了,吳玠、吳璘都已經是嘴邊的肉了,逃不出他的掌心。
只不過,辛永宗萬萬沒有想到,吳家兄弟居然會主動來找他。
魏充不屑地道:
“正將,帳外不過是一名隊將與一名馬弓手罷了,需不需要卑職將二人趕走。”
在他看來,辛永宗剛剛執掌第二將,熟悉軍務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去見他們。
辛永宗深深地看了魏充一眼,笑道:
“辛某對上謙卑,對下,卻不可生有傲慢之心,這對兄弟今日既來見我,必定有事相告,見上一面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