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等一下,媽媽有些話想跟你說。”
“媽,放心吧,我會努力學習,爭取進步。”丁秋楠已經站在門口。
“實際上,你不必一定上大學,看看你爸爸,他可是醫學博士,現在還不是沒人愿意嫁給他。我覺得你現在也不小了,雖然你從未提及,但我知道你身邊有個人,這自行車是怎么回事,你自己心里有數。只要他人品好,對你好,對我們家也好,你是否可以考慮一下?”
“媽,我現在還不考慮這個問題,我現在以工作為重,我們都忙。”
“當然了,工作是重要的,但女孩子總有一天要嫁人的。”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得走了,不然會遲到的。”
“這孩子,等別人搶走了你,你就后悔了。”丁秋楠有些不耐煩地應付了幾句,然后騎車回到了機修廠。
鄭家莊大隊的早晨靜悄悄的,村民們都已經去工廠勞作。幾個衣著簡樸,補丁斑斕的少女帶著一群光著腚的孩童在嬉戲,其中有幾個與二毛年紀相仿的男孩也是一絲不掛,他們前面的小家伙們跑動時陰囊搖曳生姿。
“這些孩子都這么大了,總該有點遮擋吧。”梁拉娣評論道。
副書記無奈地嘆息:“布票有限啊。”
“衣服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家中的孩子多的家庭,不可能總有新衣,“新衣老大,舊衣老二,補丁衣服給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們,只能將幾件破衣拼湊著穿,有時候甚至無衣可穿。即便到了八十年代初,還有些大姑娘因為衣衫襤褸,不得不藏身于床榻,不敢外出。人人穿著帶補丁的衣服,破舊不堪。
沈科長目光掃過那些忙碌的背影,又看看那些門戶大開的屋子,不禁皺起眉頭,向梁拉娣解釋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或許是因為幾年前大煉鋼鐵時,人們將所有的門扣、合頁、鎖具都投入了熔爐,以致于如今家徒四壁。”
沈成毅的心情始終像蒙上了一層灰,即使他成功修復了那臺頑皮的聯合收割機,即使村民們的感激之情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即使副書記的離去也未能讓他臉上綻放真正的笑容。他在大鍋飯的蒸汽中與孩子們短暫地嬉戲了一番。晚餐后,兩名工人向大隊借自行車,他們告訴沈成毅,他們的家在鄰近的公社,距離此地不遠,他們想回家看看。這樣一來,大隊里只剩下沈成毅和梁拉娣兩人留宿,而村民家中尚無法為他們提供獨立的床鋪和被褥。大隊書記和會計拿來了兩條破舊的墊子和一張席子,還有兩張打了補丁的被單。
“沈師傅,梁師傅,委屈你們了。”他們說。
夜幕降臨,屋外是青蛙和蟲子的交響樂,而村莊里卻異常寂靜。打狗運動之后,村里已經很少能聽到狗叫聲了。一是為了避免惡狗傷人,二是控制狂犬病的傳播,三是人們自己都難以果腹,自然無法養活貓狗。梁拉娣表示自己在陌生的環境中感到害怕,堅持不愿獨自離開,她那楚楚動人的模樣讓沈成毅感到無奈,最終只能接受與她共宿一室。兔子自然不會放過眼前的機會,心想:“為何要讓給別人?”草兒也認為,被熟悉的人吃掉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某位智者曾言:“花心能鍛煉大腦,泡妞能抵抗衰老,調情能解除煩惱,暗戀能讓人心不老,相思能讓人減少困倦。人們常說英雄難過美人關,但英雄自己卻認為,怎能將美人留給了平庸之輩?而美人也自有一套邏輯,認為只有英雄才配得上自己。”然而,春夢醒來后,一切皆無痕。
第二天一早,梁拉娣在外的喧鬧聲中醒來,她拖著酸軟的身子打開屋門,只見沈成毅已經和大隊的人在院子里忙碌起來。村長敲了敲旱煙袋,大聲詢問:“昨天誰和五福一組工作的?他昨天有沒有什么異常表現?”
幾位當地居民爭先恐后地向村長報告,稱鄭五福在收割麥子的過程中不幸被鐮刀割傷,傷勢并不嚴重。只是他不停地抱怨農活的繁重,發了幾句“累死人了”的牢騷,并沒有其他異常行為。一行人跟隨著村長來到了鄭五福的家中,發現已經有許多人在此聚集,他們對屋里指指點點,卻沒有人敢進去。幾位大隊干部進入了鄭五福的家,其他人都在外面等待消息。
過了一會兒,幾名公安騎著自行車,滿頭大汗地趕到了現場。最后,法醫給出的結論是窒息死亡。鄭家人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他們說,屋子破舊,窗戶透風,又不是冬天生煤爐子,怎么可能窒息死亡呢?法醫解釋說,從癥狀表現上看,是窒息死亡,具體原因可能需要尸檢后才能確定。
“高所長,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村長問帶隊的公安。
“跟小李說的一樣,是上不來氣,憋死的。至于怎么引起的……小李,你有什么看法?”高所長問法醫小李。
“所長,不排除死者本身患有心臟病之類的疾病。”
“對,我們排查整個屋子,基本上排除他殺,剩下的就是疾病和一些特殊情況。”
他們還詢問了鄭家人,鄭五福有沒有心臟病之類的平時不易察覺的疾病。家人一臉茫然,誰能說得清楚呢?又沒有體檢之類的,看個病還得跑到公社去,連個鄉村醫生都沒有。最后,鄭家人也接受了按突發疾病結案。沈成毅站在人群中,一臉平靜地望著這一切。大家還得準備上工,于是都離開了。鄭家只留下了幾個年紀大的人,年輕的都先去搶收夏糧了。
“真是造化弄人,五福這孩子年輕輕輕的,又是咱們民兵連連長,竟遭遇了如此命運……”一位老婦人嘆息道。
“他的下場都是自作自受,畢竟他惹上了那位姑娘。”另一位冷哼一聲。
“二嬸,前年那個女知青真的和五福有那種關系嗎?”
“別胡說,快去準備,上工的時間快到了!”
近期,沈成毅的生活充滿了喜悅與疲憊,鄭家莊大隊也是如此,既感到欣慰又充滿哀愁。夏收夏種的工作已經完成,他們也開始準備返回機修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