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影響醫藥營銷的生產成本因素
在“三醫聯動”大背景下,醫藥行業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營銷成本與生產成本不斷攀升,醫藥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想在這個大環境下生存,各醫藥企業成本控制能力就需要不斷提高。成本控制作為一個成本支出在預算范圍內的動態過程,其本身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就需要在動態中不斷地調整與優化。經過對行業的研判,不同領域藥品成本波動的影響因素是不同的。
1.5.1 化學原料藥的價格上漲因素
化學原料藥的價格上漲因素有很多種,主要包括:一是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供應緊張導致成本上升;二是受國家安全環保、節能減排政策的影響,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產能受限,供給收縮導致價格上漲;三是競爭格局和廠家銷售策略的不斷變化。
1.5.2 中藥材價格波動的影響
中藥材價格波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中草藥成本的增加,導致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成藥生產企業加工成本增加,對中成藥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二是中藥材的質量參差不齊,一些原料生產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提高效益,會在中藥材原料中摻入劣質藥材,不僅威脅著消費者身體健康,也使其對中藥產品喪失信心;三是中藥材價格不穩定,當出現上漲情況時,企業就會恐慌性采購,間接推動了藥材價格波動,使藥材的生產成本逐漸提升。
1.5.3 生產自動化、數字化在行業的應用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無論是從國家對藥品監管力度方面還是從市場需求角度方面來看,都在不斷升級,這對藥品生產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實現生產自動化和數字化是企業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對于一些品種多、批量小、達不到規模化生產的藥品生產企業來說,自動化和數字化的成本過高,企業很難承擔。
實現自動化和數字化首先應該打好基礎,可以嘗試從大品種產品開始,逐步規范工藝標準,小范圍實現自動化,通過信息化手段,獲取生產環節中的各種參數,建立相應的模型,實現生產環節數據可追溯、可分析和可利用,逐步提升質量、降低成本,穩步推進整個生產體系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實現。
1.5.4 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MAH)
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是指藥品上市許可與生產許可分離的制度模式,藥品知識產權所有者可以將產品委托給醫藥生產企業進行生產,并對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等方面負責。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的優勢是可以使產業鏈分工更明晰,有利于藥品研發機構和科研人員積極研發新藥,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專業分工,提高產業集中度,避免重復投資和建設。
雖然創新藥研發具有周期長、投入大、風險大、收益大等特點,但依然能得到一些創新藥企業的追捧。由于一次性評價和集采,高利潤時代一去不復返,但具有原料藥基礎和成本優勢的企業仍有機會。中成藥雖然研發立項難、周期長、臨床評價難,但國家依然鼓勵創新和應用,新適應癥的二次開發將成為藥企相對便捷、經濟的創新方向。
影響藥品生產的因素有很多,如原材料成本上升、氣候環境不穩定、國家政策調整、市場競爭格局變化、信息化發展等,都在無形制約著醫藥生產企業的發展。很多方面的成本上升是不可逆的,因此在營銷策略上,如產品推廣、藥品定價等方面就需要適時作出調整,保證企業的利潤。
[1]醫療數字化創新季刊.醫藥數字化轉型框架,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