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子商務作為新型外貿方式,屬于不同的貿易主體(個人或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支付結算,并采用跨境物流配送貨物,完成國際貿易的商務活動。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我國跨境電商迅速發展。2012年我國開始跨境電商試點工作,2013年以后,國務院、海關總署、商務部等陸續發布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的各種文件,如《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的若干意見》(2013年7月)、《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2014年5月)、《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2015年5月)、《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015年6月)、《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零售出口貨物稅收政策的通知》(2018年9月)、《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2018年12月)、《國務院關于同意在石家莊等24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2019年12月)、《關于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的通知》(2020年1月)、《海關總署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退貨有關監管事宜公告》(2020年3月)、《關于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2020年5月)、《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支持貿易新業態發展的通知》(2020年5月)等,上述文件中提到通過培育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來規范“海外倉”,規范B2B(Business-to-Business)、B2C(Business to Customer)發展與監管,多省市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優化跨境電商相關稅費的跨境代墊等,以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