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研究
- 胡曉明
- 1352字
- 2024-06-28 17:02:08
前言
慈善捐贈作為一項綜合性社會活動,不僅是慈善事業的物質基礎,而且直接體現了慈善事業的發展水平。慈善捐贈是現代慈善事業穩定發展的基石,慈善捐贈絕不是富人的專利,廣泛的民眾個人慈善捐贈才是現代慈善事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本書沿著“基礎研究—系統分析—驗證分析—實踐研究”的邏輯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展開研究。一是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進行基礎研究,先系統總結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國內外相關研究,找出本書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領域,再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相關概念進行界定,介紹本書的理論工具;二是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進行系統分析,運用系統理論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進行SFP分析,即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的結構、功能及原理分析,詳細剖析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在個人捐贈者慈善捐贈行為產生過程中的作用機理;三是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進行驗證分析,在對計劃行為理論進行拓展的基礎上,構建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的實證模型,通過選取近500名捐贈兩次以上的個人捐贈者進行問卷調查,驗證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中諸多動力要素的作用程度;四是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進行實踐研究,通過研究Z市K社區居民在實踐情境中的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來進一步研究其運行機理。
基于研究的邏輯主線,本書具體劃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闡述本書的研究背景與選題意義,并對國內外個人慈善捐贈的相關研究進行梳理,針對已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進行分析,最后介紹本書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內容及研究的創新與不足之處。第二章為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的相關概念界定和理論工具。本章主要對本書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進行界定和闡述,歸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研究的理論工具。第三章為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的SFP分析。運用系統理論深入剖析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的結構(Structure)、功能(Function)及原理(Principle),探究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在個人捐贈者慈善捐贈行為產生過程中的作用機理。第四章、第五章為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的實證研究。其中,第四章主要在484份有效問卷的基礎上,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中存在的諸多動力要素進行驗證分析,揭示各動力要素的作用程度,并得出相關結論;第五章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選取Z市K社區作為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的實踐區域進行案例分析,以進一步驗證本書的研究觀點。第六章為本書的結論與展望。主要對本書的研究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建議,同時,對未來開展研究進行展望。
本書創新之處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在研究對象上有所創新。本書在選取研究對象上呈現兩個特點:一是選取近500名捐贈兩次以上的個人捐贈者進行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研究,使研究結論更具可信度;二是在選取的樣本中,月收入在7000元以下的個人捐贈者占總樣本數的73%,較為真實地反映出我國普通民眾的收入狀況,更加契合本書“大眾慈善”的研究主題。
(2)在研究內容上有所創新。運用系統理論,從結構、功能及原理的視角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進行剖析,揭示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在個人捐贈者行為產生過程中的作用機理,把握個人慈善捐贈行為產生的規律和本質,拓展個人慈善捐贈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3)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創新。運用實證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展開研究,從而使理論研究與實踐檢驗相統一,以增強研究結論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