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太史子義攔路
- 人在三國,朕開局造老爹反
- 一頓十桶蒸鹿尾
- 2467字
- 2024-08-08 08:00:00
倒也不是袁耀不想早點去救孫策的家眷。
只是明明知道劉繇壓根不敢對孫策的親眷動手,也壓根活不了多久,去和他火拼顯然是一個不太明智的選擇。
反而是先去征討王朗與嚴白虎更有性價比。
畢竟江東如此膏腴之地他定然要全部拿下,與其去對付一個不攻自破且如今勢力正盛之人,還不如集中精力去對付兩個對他的士卒和軍隊構不成什么戰(zhàn)損的小軍閥。
而嚴白虎的領地吳郡烏程又在王朗以外,雖然袁耀對于王朗的興趣明顯大于嚴白虎,但也不好越過他直接去打王朗。
這樣會顯得很不尊重這個曾經(jīng)也算有過一段鐵血硬漢時光的鼠輩。
所以整頓大軍之后,袁耀又一次叮囑好老爹要跟呂布搞好關系,還特意告訴他不準給呂布做義父后,才帶著自己的一萬兵馬放心南下。
他自然不是被美色沖昏了頭腦,更不可能是想吃呂玲綺的那點窩邊草。
只是單純覺得呂布可堪一用。
尤其是在少帝被把握在手中之時,呂布的安全性甚至幾乎是所有人中最高的。
當然,歷史中呂布吃了袁術的虧,還是因為袁術太過自大。
現(xiàn)如今的袁術早就被袁耀治得服服帖帖,甚至還得受著些少帝的掣肘,大概率是不會對呂布再動什么歪心思了。
甚至袁術和那位漢室宗親劉玄德之間一觸即發(fā)的戰(zhàn)爭,至少在這幾日內(nèi)也都沒法真的打起來了。
因此袁耀才敢放心大膽地率兵南下,奉旨討賊。
這次師出有名,他的排場也比之上次造反跑路大了許多,之前抬不起的頭現(xiàn)在也抬得起來了,之前直不起的腰現(xiàn)在也硬起來了,整個人都通暢了不少。
雖說比起之前的生活辛苦了許多,不是在行軍就是在行軍的路上。
但至少這一個月下來,他也白手起家拉出一個自己的小班底,還有一塊完全都由自己的人掌管,甚至民心也牢牢在自己身上的地盤。
用自己的天賦和努力賺來自己以后可以關起門來當小皇帝的地盤,這不磕磣。
也無怪乎袁耀這次對丹陽百姓的民心在自己這邊如此自信。
他這次大排場出征,路過丹陽之時,許多百姓都穿著比別的城中的百姓要好上許多的衣裳,站在路邊喊著袁郎為他壯行。
甚至不少百姓還給他的車中瘋狂塞著果子等平日里他們自己都未必舍得吃的東西。
當然,袁耀對此其實沒有什么想要炫耀的意味。
嗯......
肯定沒有!
“公子,你都說了八百遍了,聽得我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廖化有些無奈地吐槽起了自家公子。
他現(xiàn)在更覺得自家公子適合去山上做土匪頭子了。
誰家官員會得到一縣百姓的擁戴后就得意忘形,完全認不清自己是誰?
好像還是山頭上喜歡拔刀相助打家劫舍的義士,俗稱土匪,更會有這樣的舉動吧?
不過說起拔刀相助......
廖化便拔出了身上的佩刀,目光死死盯著眼前。
袁耀還沒從廖化的忽然轉變中緩過神來,只是抬頭看向前方,便看到路中一帶著紅纓頭盔之人已經(jīng)停住了馬,將原本斜綁在背上的紅纓槍捉在了手中,靜靜觀察著袁耀的這支部曲。
面對著一萬余全副武裝的士卒,他卻沒有絲毫露怯,甚至更像是他一人一馬便阻擋在大路中央,不準這萬人過關。
面對著這一個只要一騎沖陣就能將他碾得連渣都不剩的人,袁耀的大軍卻在沒有袁耀指令的情況下連武器都沒往出拔,冷靜得像是一群牛。
這人數(shù)懸殊的對峙場面,若是在外人看來。
那漢子便真有了些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
原本還行在袁耀身后的周瑜也抬起頭想看看出了什么變數(shù),結果一抬頭卻是猛然大吃一驚,趕忙夾緊馬腹,讓馬兒小跑了兩步到了袁耀的身旁。
周瑜盯著眼前壯漢,卻是小心跟袁耀說道:
“那人我認得!復姓太史,字子義,在曲阿年少時便靠著勇武少年成名,而后投在劉繇麾下,成了劉繇麾下第一大將,此人忽然到此,恐怕是得了劉繇的意思,顯昭小心莫要中了圈套!”
袁耀點了點頭,又有幾分驚訝地看向太史慈,眼中的精光閃爍了一下。
比起周瑜的足智多謀和臨場分析,擁有著先天性信息差優(yōu)勢的袁耀還是更愿意相信自己腦海中的情報。
雖說他最近風頭正起,劉繇想要派太史慈前來提前解決他這個禍患倒是也合情合理。
但莫說太史慈現(xiàn)在還不是什么名將。
就算是呂布這樣真正萬夫莫當?shù)奈鋵ⅲ膊豢赡芨乙粋€人攔住萬人的去路。
畢竟在這段時間,所謂話本多半也只是文化的產(chǎn)物,并非后世的爽文文學,自然不可能有愣頭青果真認為自己是萬人敵的。
所以要么太史慈就是手癢難耐,先提前離開劉繇的大部隊,前來找人單挑揚名。
要么就是此時的太史慈已經(jīng)向劉繇請辭,正一人歸鄉(xiāng),恰好在神亭嶺處與他們大軍相遇。
無論是哪種可能性,至少他現(xiàn)在都不需要太過謹慎。
周瑜雖說常年運籌帷幄,但他現(xiàn)在所見過最為強大的武將也不過是正在徐州當苦力守門員的孫策,見到和他的武力不相上下的太史慈,自然會下意識將他視為最大的威脅。
袁耀按了按手掌,安撫了一下周瑜有些驚慌的心。
無論是身處江東最久卻并未被人安上鼠輩之名的江東開國元勛,還是敢于一人站在軍隊前賭袁耀還算是個人的少年小將,都至少可以證明一點,那就是太史慈的內(nèi)心純良無比。
袁耀也就大大方方駕馬向前了兩步,大聲道:
“小將軍可留姓名?不知攔路在我軍陣前,意欲何為啊?”
太史慈甩了一下頭盔上的紅纓,同樣大聲相報道:
“在下曲阿太史慈,倒想問問閣下喚作什么?這大軍是想要去哪兒,為何要攔我的路?”
袁耀不動聲色的笑了笑,心想這太史慈的性子果然如他所預料的那般純粹。
只是看起來這太史慈并不是很講理的樣子,恰好袁耀也并不是那種喜歡白費口舌的性子。
所以他也就笑道:
“在下袁耀!這位壯士,既然這神亭嶺并未寫你我二人的名字,那便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倒不如你和我的人打一架,誰贏了便是誰有道理!”
廖化聽到袁耀的話,不可置信地轉頭看了一眼,眼睛閃爍出明亮的光芒。
哪個少年不是自詡人間第一流?
哪個武將又不希望和勇猛之人來一場酣暢淋漓的男人大戰(zhàn)?
廖化其實早就想請命去和這個說話狂到?jīng)]邊兒的人痛痛快快打一架了。
主要是他在那日見到袁耀后就被把狂氣完全壓在了胸中,在之后更是發(fā)現(xiàn)自己就算是狂也根本狂不過自家這個公子,干脆就收斂了自己的張揚。
如今看到一個和曾經(jīng)意氣風發(fā)的自己不相上下,武力值也絕對不差,甚至給他都能帶來不小壓迫感的人,他自然是想打一場的。
袁耀揮手拒絕了想要提醒他一些什么的周瑜和馬日磾?shù)奶嵝?,看向廖化笑道?
“你可聽到公瑾說了,對方可是和孫伯符不相上下的猛將,有的話就等打完再說吧!”
“我雖不是武將,但我們文化人也常常講一句話?!?
“叫做,朝聞道,夕死可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