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元日,李恪愣是一夜沒睡好。
耳聽著滿長安徹夜不息的爆竿聲。
而他還要在報曉晨鼓之前,就得穿上一身王爵服冕趕至太極宮。
天顏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萬物知。
元正日的大朝會,李恪是逃不掉的。
天還黑乎乎的,冷的人直哆嗦,長安的人們卻一夜未眠,隨著家里雄雞高唱,聲聲萬歲響徹長安!
一捆捆的爆竿就跟那不要錢似的,家家往火堆里投著,希望它們炸的更響些。
萬歲二字在此時,不是專喊與圣人聽的,是給那天下所有百姓的。
今日大朝會不似平日,而是在殿外。
四周各種旗帳招展,禁衛莊嚴肅穆,宮人不敢有絲毫懈怠。
都來不及看望阿娘,李恪需趕緊與其余兄弟趕至事先定下的地方。
四方來賀的景象,就在今日,馬虎不得。
禮部官員今日可沒空管這些事,群臣在前,朝集使在后,然后還要安排各國使節的排序。
這些都還好辦,就是那各國使節的賀禮,千奇百怪的不好擺弄。
這種場合,金玉寶石不入眼,各種奇珍異獸方顯奇。
聽上去是不錯,可這一眾奇珍異獸光是這一路排泄就夠瞧的,大些的還能給兜著,飛禽可就難了。
河間郡王李孝恭倒是看的開,沖著屬下大手一揮:著往例即可,你們看著辦,本王還得隨駕,你們忙,咱們現場見。
人走的灑脫,獨留禮部一眾官員苦臉嘆氣。
李世民按著事先定下的時辰,緩步上了車輦擺駕趕往廣場。
身后一眾同輩分成男女兩隊,再往后才是李恪他們這一輩,莊嚴肅穆,步行跟隨。
一路上,除了車輦與腳步聲,所有人不發一言。
皇家威儀,尤其在外族面前,李世民向來看的很重。
至于有多重,李恪這性子都不敢言語,您就想吧。
等隨著車輦到了廣場,各部官員按序列排成隊隊方陣,再往后聚攏著花花綠綠的各國使節。
異獸偶爾嘶鳴,飛禽被拴著在上空盤旋,這眼花繚亂倒讓李恪看得一陣稱奇,有些魔幻的色彩。
那是......河馬?哇,好大的河馬!
那是長頸鹿?啾啾啾啾~
那籠子里不知是何種山猿,近兩米,眼眉口鼻處竟是白色,毛發濃密,猛一看還以為是個丑乎乎的巨漢。
這進獻的白老虎,可是真好看,回頭試試能不能從阿爺那求來,想養。
有些李恪見過,有些似曾相識又有些出入,想必是特意尋到的異種。
總之,各國使節極盡可能的,想要在其他小國面前露臉,以期討得上國歡心。
天可汗過大年,不會真有那不開眼的,來個千里送鵝毛的典故吧?
李世民下得車輦,不緊不慢的來到御座前,面色無悲無喜。
先向北行禮敬天敬地,而后轉身冕袖輕揮,帶起陣陣風聲,冕服輕舞之下直直落座,眼光含而不露看向眾人。
那威壓,生生壓得這方場景猛的一窒。
李恪看著阿爺這番場景兩眼放光:阿爺威武,霸氣!
別的皇帝李恪沒見過,但從阿爺身上,李恪看懂了何謂雄主的景象。
長孫皇后面色莊重,坐于李世民身側。
張阿難先跟著事先演練,宣讀詔書,而后便是眾人山呼海嘯,齊齊恭賀。
李恪跟著阿兄,身后是李泰等皇子們開始一一上前道賀,等他們回到隊伍。
皇族的其他族叔們姑姑們也要來道賀一番。
然后中書令上奏地方的賀表,詞語吉祥,寫的花團錦簇。
黃門侍郎上奏哪里出了什么吉兆了,又出了什么祥瑞了。
等黃門侍郎說完,戶部尚書接過來上奏諸州都貢獻了什么好東西。
最后禮部尚書上奏遠在他鄉的藩王們給貢獻的賀禮。
每個方陣的官員都有各自寫好的賀詞,按著順序一一道賀。
李世民就這么坐著,面色不變紋絲未動,宛若一尊神像,身后自有皇族代勞回禮。
等官員們賀詞喊完,這才輪到各國使節,紛紛帶著賀禮上前道賀。
時間很長,除了外族上貢的東西有些新鮮外,禮儀繁多又枯燥,使節賀完之后,便是一番舞樂。
起舞的人李恪可能不識,可那些使節卻知道,那些是曾對上國不遜之人編排的舞蹈。
等著一切結束,鼓樂齊鳴,這大朝會才算告一段落。
等李世民上了車輦走后,從皇族開始紛紛由禮部官員引著進入大殿落座。
殿內宮人守著鐘磬,默算著時辰和音律。
待內侍傳訊,伴著雅樂齊鳴,圣人攜皇后陪著太上皇緩步入席。
反正自從李恪哄的李淵高興之后,這種場合大家已是習以為常。
圣人舉杯,樂停鐘息,群臣起。
李世民開始了新年講話,感謝大家這一年中不辭辛勞的付出,希望你們明年再接再厲,諸如此類的話。
眾人齊聲道謝......等等,不是以往那么謝,都得跳著舞謝。
請大家舉起手來跟我一起,注意別把酒灑了。
來,伸手我們一起畫彩虹,然后低頭畫條龍~
整齊的步伐,踏著節拍,如此這圣人請飲才算結束,這才能把酒喝了。
若您也是朝集使,假如您是頭一次參加大朝會不懂這規矩,那就得看命了。
群臣都跳就您不跳,那圣人自會在人群之中多看您一眼,若是君臣關系近,一笑了之;若是不近......怕是要倒霉。
整個宴會就突出個載歌載舞,不像平日里,群臣互相落座進酒,畢竟外族可都看著呢。
鐘磬聲起,圣人舉杯,跳著舞謝完喝下這杯,再等圣人下一杯。
然后便是宮里排演的節目,歌舞雜耍應有盡有。
還有各國編排的節目也有,帶著各自特色的樂器樂曲,甚至馴獸表演千奇百怪,精彩紛呈。
整個元正日的大朝會,從白日至夜晚,熱鬧了一整天。
李恪終于明白為何這些人都能歌善舞了,阿爺席間舉杯了無數次,群臣就跳了無數次,都練出來了。
李恪看的津津有味,邊看邊盤算著等上元節那天,怎么早早離場好去宮外會佳人。
好好的上元節不就該是美人相伴,吃著小食,牽著小手游河看燈嗎?
等到初四可就該領職上朝會了,但愿阿爺安排的差事能讓他事少閑多一些,不過想想家里那些妹妹們,怕是妄想了。
大不了提前上去獻個藝,反正啊,我是不作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