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洛陽風云
- 群英爭霸之漢末
- 軒轅天緯
- 3340字
- 2014-10-31 08:49:21
洛陽,皇宮
“大喜呀,陛下大喜!”張讓尖銳的聲音響徹了靈帝的寢宮。
“是讓父啊,什么事讓你這么高興?現在黃巾賊四處猖獗,天下大亂,朕寢食難安,有什么大喜的。”原本被人攪了好夢正要發怒的靈帝,見來人是張讓,立刻按下心中的不快,淡淡的問道。
“捷報,陛下,幽州前線傳來捷報,靖邊侯在廣陽薊城外大破十五萬黃巾,黃巾賊首程遠志被靖邊侯麾下大將趙云陣前斬殺......”張讓這人雖然很不希望劉飛,甚至有點怨恨,但是他有一個優點,就是對靈帝十分忠心,這點從歷史上他帶著劉辨和劉協二人逃出皇宮后,在北邙山投河自盡前說的話就能看出來,要不然劉宏也不會這么看重他??粗`帝這些日子里正被黃巾賊叛亂弄得焦頭爛額、寢食難安,張讓十分心疼,因此,當張讓接到了這封奏報之后,立刻跑來稟告給靈帝。
“哦?奏報在哪里,快取來給朕看看?!睆堊岅愂龅暮茉敿?,靈帝聽后心情大好,便要求張讓把奏報拿給他看。
張讓聽后立即從衣袖中取出奏報,交給靈帝。
靈帝結果奏報,逐字逐句的觀看奏報內容,開始的時候看到奏報的內容,越看越高興,但是后面,靈帝的臉色有些變了,變得有些嚴肅,因為奏章的最后,劉飛提出了一條建議,對待黃巾,建議只誅滅首惡和那些頑固份子,對待普通士卒,建議安撫招降,如果陛下愿意,可以以每個俘虜一石糧食的價格“賣”給自己,效仿孝武皇帝河套屯田措施,守衛北疆,防范鮮卑、匈奴、羌胡等異族......靈帝看完之后合上奏報,然后又打開看了一遍,接著又合上了。
背負著雙手,靈帝仰望著天空,臉色不停的變幻,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站在靈帝身旁的張讓看著靈帝的臉色變幻,心中念到:“哼,劉飛小兒,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剛立下點功勛就提出這種不知死活的建議,看你這次還不死.....”
沉默了約一刻鐘,靈帝打斷了張讓的思緒,開口道:“讓父,傳旨下去,讓各路大軍,對陣黃巾軍以招降為主,具體處理辦法就按劉飛說的辦,另外,傳旨劉飛,讓他加快剿滅黃巾的速度,盡快南下與盧植會師,剿滅張角,至于封賞,等黃巾之亂徹底平定之后,進京受封?!?
張讓聽到靈帝前面的旨意,還愣了半天,怎么也沒想到靈帝考慮了半天竟然會同意劉飛的建議,但聽到最后,張讓便放下心來,靈帝讓劉飛到時候進京受封,到時候要殺劉飛還不是靈帝一句話的事情。
張讓回道:“喏,奴才這就去辦。”
“哼,劉飛小兒,等著瞧吧,洛陽就是你的葬身之地!”自以為明白了靈帝心思的張讓一邊走一邊恨恨的想到。
......
次日,洛陽的布告欄里張貼了一張皇榜,主要內容便是靖邊侯劉飛率領一萬大漢北疆軍于廣陽郡薊縣大破進犯幽州的二十萬黃巾軍叛賊。此皇榜一出,洛陽頓時歡聲雷動。黃巾軍聲勢浩大,一直沒有好消息傳來,這場大勝來的太及時了,太能鼓舞士氣、凝聚民心了。劉飛的名字再次被人傳起,有知情的人甚至道出了劉飛就是曾經迫使鮮卑遞交降書的最大功臣。
而這個消息對洛陽的各方勢力造成的影響,不亞于一場大地震。他們怎么也想不到,在遙遠的北疆,那個幾乎被人遺忘的年輕侯爺,居然有這份實力,正如楚莊王一般,“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到底是他麾下的將士精悍,還是他的統兵能力確實超乎常人?
自從張角舉兵叛亂以來,洛陽的百姓們惶惶不可終日。在絕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黃巾亂軍就如同地獄惡鬼般可怕(這個時代的輿論主要控制在世家手中,黃巾軍對世家大族極為仇視,因此世家們對黃巾軍的評論肯定好不了),關于黃巾亂軍的種種傳言使百姓們毛骨悚然。洛陽百姓們異常擔心這些惡鬼會攻進洛陽,闖進他們居住的家園,破壞他們平靜的生活,人人自危。因此,幾乎所有人都渴望大漢王師勝利平叛的消息,但事與愿違,漢軍主力精銳在廣宗、潁川兩地與黃巾軍相持不下,遲遲未能擊潰黃巾軍。在這段時間里,幾乎每個人的臉上都能看見深深的憂色,平時既都不愿意多說話也不愿意出門,整個洛陽皇城都顯得蕭瑟了許多。
然而就在這時,劉飛和他的北疆軍雷霆出擊。在廣陽,劉飛一戰而滅十五萬黃巾軍,之后如風卷殘云一般,橫掃涿郡的五萬黃巾軍叛逆,徹底清除了黃巾軍在幽州的勢力,平定了幽州,這場勝利使憂心忡忡的百姓們終于松了一口氣。
喬府
歷史上本該光和六年病逝世的喬玄并沒有去世,原因嘛,自然三年前劉飛在洛陽的時候,使用命療術技能為他清除了身體內的隱疾。另外,這幾年劉飛每次都會派專人給他送上延年益壽的靈酒,因此此時的喬玄身體還算健朗,氣色也很不錯。
此時蔡邕正在喬玄府中,他興沖沖的對喬玄道:“公祖兄,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喬玄道:“伯喈,何事讓你高興成這樣?”
蔡邕道:“公祖兄,請恕我賣個關子,你來猜猜看?”蔡邕喬玄道:“如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黃巾猖獗,能讓你如此高興的肯定是因為前線有捷報傳來,我說猜的不錯吧?”
蔡邕驚嘆道:“公祖兄果然智深似海,那么你再猜一猜,到底是哪路大軍取得勝利了?”
喬玄道:“這個嘛,我倒是猜不出來,朝廷的兩路大軍中子干用兵一向求穩,對陣的又是黃巾賊首張角,聽聞那張角擅于妖術,估計短時間內難以取勝,那建功的應該是義真和公偉的潁川大軍,聽說曹孟德也去了潁川?!?
蔡邕道:“哈哈,公祖兄,你就那么看好孟德?不過,這次你可是猜錯了,因為除了子干他們之外,朝廷還派出了第三路大軍!”
喬玄驚道:“什么?還有第三路大軍?不會吧,朝廷精銳盡出,哪里還有第三路大軍?......等等......難道是陛下讓鵬舉領兵討伐黃巾軍了?”喬玄畢竟做過太尉,對朝廷的兵馬部署都比較了解。
蔡邕道:“沒錯,我聽聞宮中傳出消息,數日前,陛下給鵬舉下了密旨,讓他率領北疆軍出征平叛,鵬舉接到圣旨之后,第二天就率領一萬人馬出征,全軍騎馬行軍,馳援薊縣,他們抵達薊縣的時候,薊縣已經岌岌可危,鵬舉毫不遲疑,憑著手中的一萬人馬正面擊潰了十五萬黃巾賊......”
蔡邕將得到的消息繪聲繪色的講述給喬玄聽,喬玄聽到后面,臉色變得愈來愈嚴肅了。
喬玄沉默了半響,才悠悠道:“鵬舉這次還是有些沖動了,他這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啊。”
蔡邕道:“公祖兄何處此言?”
喬玄道:“你想想看,這次黃巾賊造反,天子、大將軍、盧植、皇甫嵩等人都束手無策,鵬舉一出手就是以一萬軍隊殲滅了幽州十五萬黃巾,這證明了什么,這證明鵬舉的實力已經強的讓人超乎想象,這不是會讓人覺得鵬舉比黃巾更家可怕嗎?”
蔡邕聽后沉默了,喬玄分析的確實很有道理。
也不知過了多久,蔡邕開口道:“公祖兄,你我都是見過鵬舉這個人的,說實話,我覺得鵬舉不是那種沖動的人,我有一種感覺,鵬舉這么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肯定有他的道理?!?
喬玄道:“但愿你的感覺是對的,鵬舉天縱之才,有他在,至少可保大漢五十年無恙?!?
大將軍府
大將軍何進四十多歲,近年來由于養尊處優,魁梧的身軀已經發福,一張白凈的面龐也愈發的圓潤,他看上去不像是一個威武的大將軍,倒更像一個溫文儒雅的太學老師(其實他更像一個商人,但商人地位低下,很少有人敢把何進比喻成商人)。
何進的妹妹何皇后有一個兒子,也就是皇長子劉辨,歷史上的少帝,但是劉辨這人命不太好,因為在劉辯出生之前,靈帝的皇子們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辯出生后沒有養在皇宮中,而養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本名,稱他為“史侯”。因為史道人有道術,何氏想憑借他的道術保護皇子辯。
但是也正因為這樣,使得劉辨在宮外沾染了不少惡習,靈帝也因此不喜歡劉辯(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靈帝覺得是何皇后鳩殺了王美人),而喜歡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協。劉辨是何進的外甥,何進肯定是支持他的,但是靈帝偏愛小皇子劉協,這幾年,靈帝一直在尋找機會大力培植自己的親信,準備廢嫡立庶?,F在的這個劉飛,就是天子的嫡系,畢竟,靈帝對他劉飛有封侯拜將之恩。
袁府
此時袁逢已經辭世,袁家的家主是袁隗,現任司空。袁隗六十多歲,須發灰白,但是精神矍鑠。
在袁隗的書房內,還有太尉鄧盛、司空張溫、楊家家主楊賜(楊修的爺爺)、許家家主許相等人圍坐四周,默然不語,氣氛很壓抑。
正如喬玄所說,劉飛的崛起讓他們感覺到了威脅,跟何進一樣,他們覺得劉飛是天子的嫡系,會成為他們世家大族控制朝堂的障礙,必須及早鏟除。
一場針對劉飛的陰謀正在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