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袞袞諸公
- 明末:逆襲磨盤,如履薄冰!
- 南明離火錄
- 2006字
- 2024-06-12 23:59:06
“金維新,不只是此事!”
“你輔佐我十年,挑撥我西營內斗十年!”
“孤在你的唆使下,斗倒了孫可望!斗倒了劉文秀!”
“結果到頭來!斗到了最后!本王如今已經被斗到磨盤山了!”
“事到如今,本王也只能拿你的人頭以泄孤的心頭之恨!”
李定國冷笑道:“來人啊,把此二賊給我亂刀砍死。”
“違令者,殺無赦!”
周圍的衛士見狀,紛紛按照軍令拔出了自己的佩刀。
“晉王!晉王!”
“你不能殺我!”
“我為你嘔心瀝血十載,勞苦功高啊!”
金維新連忙求饒道。
“嘔心瀝血十載?”
“哈哈哈!”
李定國哈哈大笑道:“十年前,我西營兄弟齊心。”
“二十萬大軍在云貴摩拳擦掌,意圖光復天下!”
“十年之后,我西營卻是手足相殘。”
“這其中,孫可望做了很多錯事。”
“但是我李定國亦是聽了你的鬼話,做出了很多對不起兄弟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如此!孫可望才會出走,劉文秀才會病逝!”
“而我李定國也不得不流落到這滇西死地!”
“在這么多事情中,我們三兄弟固然各有錯誤。”
“但是你們這些所謂的忠臣義士才是整個天下覆滅的罪魁禍首!”
“今日我便先清除了你這個內鬼!”
“再重新光復河山!”
“來人啊!還等什么!”
“還不快動手!”
李定國大喝一聲。
他麾下披甲執銳的衛士們紛紛驅馬上前,直接對金維新和盧桂生二人亂刀加身。
南明的袞袞諸公眾所周知。
都是一些令人血壓飆升的家伙。
只可惜李定國受到忠君思想的影響。
先前竟然將這些貨色當成了寶。
若不是如此,天下局勢又何至于此啊!
好在現在的李定國已經不同于以前了。
撥亂反正雖然為時已晚。
但也未必不能亡羊補牢!
僅僅只是片刻間的功夫。
金維新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憤怒地伸出手指,指著李定國咆哮到:
“賊!”
“李定國!”
“我教化你十年,可終究所托非人。”
“賊就是賊啊!”
他悲憤地發出了吶喊。
但是李定國縱馬一躍。
直接踩在他的身上。
將這位拱火十年,想方設法挑起西營內斗的“大明忠臣”。
踩死在了自己腳下。
“燒了尸體。”
“記住,金維新和盧桂生二人路上掉隊逃散。”
“無人知曉他們蹤跡!”李定國淡淡道。
“是!”一眾衛士拱手,迅速處理起了金維新和盧桂生的尸體。
盧桂生這樣的小人物不值一提。
但是金維新乃是李定國的頭號謀士。
李晉王怒殺金維新的事情若是傳揚了出來。
那么必定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
所以李定國也只能如此處置了。
在燒了二人的尸體后。
李定國和衛士們暫時在這一帶休息。
待馬騾被喂好了草料,養足了體力后。
一行人在月色之下,繼續行進。
等到天蒙蒙亮時。
李定國一行人終于接近了騰越。
此時此刻。
平陽侯靳統武早已經睡醒。
他望向磨盤山方向,不禁嘆了一口氣。
“晉王那邊不知道怎么樣了。”
這位李定國的親信擔憂無比。
但也只能強忍下自己的情緒。
然而組織士兵們開始埋鍋造飯。
伺候起了文武百官。
不一會兒的功夫。
永歷朝廷的文武百官紛紛被叫了起來吃早餐。
這些袞袞諸公們。
一邊啃著大餅喝著肉粥。
一邊唉聲嘆氣起來。
“這種日子,何時才是個頭了!”
年邁的內閣首輔扶綱喝了兩碗肉粥,便搖頭嘆氣道。
他一路乘車從昆明奔波到此處。
早已經不堪重負。
禮部侍郎鄭逢元、吏科給事中胡顯、御史陳起相、吏部文選司主事姜之璉等人紛紛附和起來。
這些袞袞諸公們,一向養尊處優。
又何時過過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啊!
雖然永歷帝經常逃跑。
他身邊的臣子亦是常年跟隨。
可是在大西軍聯明抗清之后。
永歷朝廷便比較穩定了。
扶綱等人更是已有十年沒有顛沛流離過。
而今故事重發。
這讓這些大明臣子們不禁唉聲嘆氣起來。
“諸位,既來之,則安之。”
“我們這一路還有車可乘。”
“可是平陽侯麾下的將士,卻是徒步來此。”
工部尚書王應龍嘆氣道:“和他們相比,我等已經是幸運了。”
王應龍乃是陜北工匠。
早在張獻忠時期便擔任了工部尚書一職。
和扶綱等袞袞諸公相比。
還是這位窮苦出身的官員更為樸素一些。
但是聽著王應龍的話。
一眾百官卻是不置可否。
他們乃是舉人和進士出身。
自幼便熟讀圣賢之書。
如今又一個個地位居廟堂。
這豈能和底層的丘八相比!
一名名袞袞諸公,一邊喝著肉粥一邊嘆氣不已。
而服侍他們的士兵心中則不是滋味。
平陽侯麾下的四千精兵負責護衛永歷朝廷西撤。
這些精兵,大多將自己的馬騾讓給百官騎乘。
甚至不會騎馬的,還要專門給他們搜羅馬車。
若是馬車不足。
他們還得一路上抬著這些袞袞諸公走路。
如此這般也就罷了。
平日吃喝。
米肉也是優先供應百官。
精兵們只能以粗糧甚至是野菜充饑。
可是即便這樣,這些袞袞諸公依舊一路上牢騷不斷。
這讓靳統武麾下的精兵們如何能滿?
靳統武聽著百官的牢騷,也是臉色陰沉無比。
“晉王令我統率四千精兵護衛這幫人。”
“可是國事如此,百官皆不以為重。”
“反而成天為了衣食住行牢騷不斷。”
“這哪里是大明臣子之像!”
“早知道這樣,我還不如帶兵跟隨晉王。”
“跟吳三桂好好地干上一場呢!”
靳統武這位武人,護送百官至今也是一肚子不滿。
他帶著麾下的精兵們已經是竭盡全力。
但是袞袞諸公每日除了唉聲嘆氣,發泄不滿外。
毫無用處!
一想到晉王只有區區一萬兵馬,卻讓他帶著四千精兵用在了這些人的身上。
靳統武的心里就堵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