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一次根據地會議1
- 帶著時空通道穿梭三國
- 好基友套餐
- 2248字
- 2024-06-09 12:43:14
連太史豐也跟著覺得臉上有光起來。
張岳一臉淡然,“這幾樣貨品,子方先生可以拿回去叫子仲先生也瞧瞧,看這生意是否做得。”
“自然做得,這些都是極好發賣的尖貨!這些東西的價格……”
糜芳已經開始嘴不利索了。
“價格不急,可等子仲先生過目后,再商議不遲。”
張岳像是有意調糜芳的胃口,“今天在此,咱們先解決這次買糧損耗的事情。”
“先知所言甚是。”
糜芳點點頭,忽然像換了一個人。
“今番買糧一事,太史莊已經折了莊人,盡職盡責。此次的損耗,我糜家一力擔之!”
糜芳義正辭嚴。
太史豐淚流滿面。
“我說嘛!糜家乃是世家大族,手面就是敞亮。”
張岳拍手鼓掌。
“來,太史公,還有子義兄,這一杯必須敬咱們子方先生!”
“來!子方先生,請!”
太史豐自然明白,父子二人忙一躬到底,糜芳倒也客氣回禮,這糧食損耗事也算是這么過了。
“方才先知的幾樣尖貨,實是驚為天物,也是在下魯莽了,不知幾位先知來歷。”
糜芳此時的態度大變,收起了方才倨傲的神情,換上了一副略帶討好的嘴臉。
“說起來,我等和君家子仲大人倒是有緣。”
張岳賣了個關子,糜芳大感新奇了起來。
“我等皆是跟隨火神祝融的修行之人,今奉火神仙尊之命,下世間匡扶漢室,與世人普結善緣,修善果。”
“我等的大師兄,便是南方火德星君。星君曾與子仲先生有舊,曾化作女子助糜子仲渡厄。如此說來,我等與糜家,亦是舊識也。”
這是民間流傳的一則小故事,說的是糜竺路遇一婦人,糜竺便讓出車駕供對方乘坐。數十里后,對方過意不去,多番請糜竺同坐,糜竺上車后始終目不斜視,保持君子之風。
女子到了目的地,下車后感謝麋竺,稱自己其實是南方火德星君,接到天命,要去燒掉糜家房子。但一番試探下,發現糜竺是一個君子。于是指點糜竺快快回家轉移財物,自己慢慢走,到中午再去燒糜竺家。
糜竺依計而行,到了中午,麋竺的家果然著了大火。而糜竺也因為此,逃過一劫,從此便越發篤信起來。
這則故事其實屬于民間志怪傳說一類了,張岳也不清楚是否確有其事。但既然這個三國連輕功都有,火德星君的傳說,十有八九也是有的吧。
果不其然,糜芳聽二人提起火德星君,當下表情嚴肅,躬身行了一禮。
“不想幾位先知竟是仙家同門,糜芳當真不識泰山之極。”
“啊哈啊哈,子方先生何必客氣。”
“你我既是有緣人,那今后太史莊和糜家的要做的生意會越來越多的。行商天下,雖將本逐利,然調集貨物自有余處而補不足,促進商品流通,豐富百姓生活,亦是匡扶社稷也!”
這番話下來,幾乎是說道了糜芳的心縫里。
在這個社會里,士農工商,商人乃是末流,雖然有錢,但卻是沒有社會地位的一個群體。
而這位年輕的先知,言語之間卻對商人表示了極大的善意,加上這些人身懷奇貨,這讓糜芳如何不心動。
眾人一番觥籌交錯,劉川和張岳也拼命討好糜家的人。
畢竟,連糜家都出場了,那現在該考慮的事情,便是在古代如何做生意了。
次日,三人一反常態地沒有出門,以修煉為由躲在客房里。
好在太史公已經知道,這幫人在別人家做客也喜歡自己開火做飯,于是供應了一些食材,也就不以為意。
就目前來說,在古代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根據地,當前的貿易品只能以現代制品為主。然而這樣的話,就需要劉川多次穿梭搬運東西,這樣不是很方便,而且也不知道每次傳輸對他的身體有沒有影響。
劉川說:“我覺得,我們還是分門別類的好。比如火柴這種東西,我們完全可以在太史莊建立作坊,一些基本可以在古代建立作坊的,我們都要爭取在古代生產,比如穿越前輩們常提到的肥皂、紙張。”
孫空搖搖頭,“肥皂就算了,這東西窮人用不上,現在又是亂世,到處饑荒,豪強大族也未必顧得上享受奢靡。紙張倒是可以考慮,但這玩意如果沒有機械化生產,人工材料的投入非常麻煩。火柴的話,紅磷暫時不好弄。”
張岳道:“其實我覺得我們不要一口想吃掉個胖子,一下子什么都想賣。”他翻著口袋,“就單賣火柴和鹽就行,東萊海邊也應該可以曬鹽的。”
“如果我們在古代曬鹽,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我們現在只有依靠太史家,但我懷疑以他家目前的實力建個鹽場會夠嗆。”
商量了半天,三個人忽然沮喪了起來。
他們發現,不管在現代如何看起來簡單的東西,其實都是無法脫離現代工業環境憑空產生的。而如果在古代,幾乎什么東西都會受到原料、技術、規模等等因素的制約。
既然如此,幾人決定目前貿易還是只能以現代商品為主,而且品數不宜過多看,就是鏡子、火柴火機,鹽和糖。
香水、肥皂和酒先只列入考察,前兩樣不確定市場,后一樣則是因為要消耗大量糧食,而且也不清楚現在王公貴族喜歡的酒水類型。
搬運現階段倒不是太大問題。畢竟就現在的生意規模,玻璃鏡子這種高級奢侈品一次有個十幾面就足夠打發了,鹽和糖也算是輕奢,一次也不用太多,火柴這次帶了幾千盒,打火機也有一百個,堆在船上也沒占多大地方。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義烏小商品,擺出來都挺琳瑯滿目的。
“對了!我們的船不會出簍子吧?”
孫空有些擔心,昨天賊寇逃走后,一直是太史莊的家丁在碼頭邊守著船。
“沒事,除了身上背的,其他東西都在船艙里,U型鎖鎖了。太史莊的家丁對我們很迷信,不會出啥漏子。”
比起在古代販賣商品,令幾個人頭痛的其實是如果把古代的東西在現代變成利潤。
畢竟漢朝這個窮比朝代,有價值的東西太少了。
“我先說明,我覺得我們不能再打古董古玉之類的主意了,太危險了!”劉川念念不忘警察馬強的科普,“要不就是當成仿品,要不就是三年以上。”
“東漢這坑比朝代,黃金摻假的很多,白銀稀缺,我們總不能拿著成千上萬五銖錢去現代吧!”
“我也覺得古董不太好,太招人注意了。”孫空點頭表示支持,“不過上次那個范哥說油鏈鋸的事情提醒了我。”
“我們可以要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