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是不是騙局,看報告書就知道
- 瘋了吧,畢設你擱太空建電站?
- 我要關月亮了啊
- 2102字
- 2024-06-20 08:42:42
陸楓皺眉,竟然是太空電梯嗎?
太空電梯的構想,很多人都是從電影《流浪地球》中知道的,顧名思義,就是將人送往太空的設備。
當然,不是將人送往樓層之間,而是送到離地球幾萬公里的空間站去。
其實這并非《流浪地球》首創,早在七十年前的科幻作品中,已經提到了這個概念。
這也不是什么科幻概念,在現實里,已經有很多國家在研究太空電梯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太空電梯運貨便宜。
用航天飛機來運輸一公斤的物品,要花費二十萬的成本,換成太空電梯來運載,只要兩千塊就可以了。
為啥現在沿海的城市經濟比較發達,無他,就是因為海運的成本很低啊。
原理說起來也沒有什么復雜的,和普通的電梯一樣,所以才叫太空電梯嘛。
普通的電梯,通過纜繩和電梯艙,讓人或者貨物,在高樓的不同樓層中往返。
太空電梯也一樣,通過纜繩和封閉太空艙,讓人或者貨物,在地球和太空中往返。
其中的難點有兩個,一個是尋找地球靜止軌道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在自轉的,所謂的地球靜止軌道,就是在太空中有這么一個點,運轉速度和地球自轉速度相同,看起來就像靜止不動一樣。
理論上來說,在這個點建立一個太空站,然后垂一根繩子下去,就可以建立一個太空電梯所需的空間基地了。
第二個,就是電梯纜繩的強度問題。
陸楓小時候看過魔豆的童話,說的是杰克獲得一顆魔豆,魔豆長成了通天魔藤,幫他爬到天上獲得了巨人的財寶。
這魔藤對杰克來說是挺結實的,后來巨人也發現了魔藤,決定順著魔藤下來征服人類世界。
結果巨人的體重太重,魔藤斷裂了,巨人從天上掉下來摔死了。
太空電梯的原理也是如此,航天技術已經很成熟,不管是太陽風還是宇宙射線,密封艙都可以完美抵抗侵蝕,簡單點說,電梯艙技術并不是難點。
難得是電梯纜繩的設計,要知道,那可是從幾萬公里的高空,直接垂下來的一根纜繩啊。
暴露在宇宙空間中,抵抗各種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的侵蝕,這纜繩得有多結實可想而知。
普通的材料根本不能滿足要求,世界上科學家公認,得用碳纖維的納米材料。
據說鷹醬的研究所已經在研究了,幾十年下來,總共制成了三厘米……
三厘米,這太空電梯繩可是幾萬公里呢,這不得攢到猴年馬月去。
就算你把繩子搓成了,還要面對各種維護和保養的問題。
陸楓也不多想,直接調出腦海中的資料,看了一會后,自言自語道。
“原來如此,可行!”
與此同時,邱國梁局長,正在一只精銳部隊的護送下,前往一處秘密基地。
這正是龍國的秘密航天基地之一,不僅僅可以發射航天飛船,還能發射洲際導彈,龍科院的航天專家,大部分都匯集于此。
從直升機上下來,特種部隊護送邱局長,坐著軍用吉普走進一處山谷中。
山谷中有一處秘密軍用基地,在密密麻麻的植被掩護下,就算是衛星云圖也很難偵測到。
這只是外表的掩護,真正的基地,在幾十米深的地下。
邱國梁來到地下會議室的時候,已經有十幾位龍國航天專家,在會議室等他。
這些人都是院士級別,其中以航天專家蕭方朝院士為首,可謂是龍國的國寶專家。
看到邱國梁走進來,蕭方朝主動問道:“邱局長,召集我們,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邱國梁不說話,而是拿出了十幾份保密材料,讓這些專家簽字。
蕭方朝一看,竟然是最高級別的保密材料,頓時知道這件事情,非同小可。
在眾人都簽了保密協議之后,邱國梁才為眾人解釋道。
“各位,我手中有一份關于太空電站建造的研究報告。”
聽到這句話,全場嘩然,院士們都露出了輕蔑的神色。
在他們概念里,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都覺得邱國梁是不是被類似“龍芯”的科技騙局給騙了。
邱國梁看出大家的疑慮,把報告書從懷里拿出,鄭重地放在桌面上道。
“這個研究報告部分已經付諸實施,目前已經研制出了太陽能電池板,光電轉化率60%。”
“可回收重型火箭也完成了試飛,回收成功,計劃建造正式可運載火箭,運載能力月球軌道200噸,近地軌道500噸。”
聽到局長的話,全場又是一片嘩然。
剛才是感覺到受騙了,現在是感覺到不可思議,更加懷疑是受騙了。
蕭方朝從人群中走出,挺身發問道。
“邱局長,火箭試飛是什么時候完成的,我怎么不知道啊。”
身為龍國的國寶級航天院士,進行了新型火箭試射,蕭方朝竟然對此一無所自,在他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邱國梁心想說出真相,這些國寶級院士也不會相信,于是簡單地道。
“是在另外一個實驗場地試射的,目前火箭模型已經成功回收,我親眼目睹。”
蕭方朝的嘴唇動了動,他本想說是騙局,但竟然邱國梁親眼目睹,那不可能是假的。
對方也是頂級的航天專家,火箭回收是否作假在,在現場還能看不出來。
只能說龍國地大物博人才眾多,有什么人才在進行秘密試驗,互相之間消息不互通,也是可能的。
頂級專家為了研究,幾十年間別說和同行社交,連家都沒回過幾次的,也是大有人在。
他掃了一眼桌上的報告書,順手拿起來看,順嘴問道。
“這份報告,是哪個研究機構提供的。”
邱國梁實話實說道。
“是龍科大。”
聽到龍科大,在場的專家紛紛議論起來。
“不可能吧,沒聽說過龍科大在航天學上有啥成就。”
“就是啊,龍科大校長是搞建筑的。”
“我看這件事情玄乎,水分很大。”
“哈哈,是不是騙局,看了報告書就知道。”
突然間,人群中爆發出一聲驚呼,正是蕭方朝院士。
蕭方朝今年已經是六十有五的老人了,鶴發銀眉,平常不茍言笑,如今卻和孩子一樣大聲驚呼。
“……這……這種燃料,是誰發明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