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法治思想的中國邏輯(1):嚴復的議會觀

1. 質疑三權分立

如前所述,對于嚴復來說,法治是西方諸國富強的原點。為此,他將孟德斯鳩的著作介紹到了中國。對于作為立憲制象征的議會制度,嚴復的看法十分明確,他主張:“今夫國有代表議院者,其效果無他,不過政府所行,必受察于國民之大眾耳。夫茍如此,則又何必定用自由名詞,而稱其國眾為自由之國眾乎!但云其國所建,乃有責任政府足矣。”注27在這里,比起“自由”的人民,嚴復更重視有“責任”的政府(responsibility of government),而代表國民大眾的國會正是監督政府使其負責任的機關。嚴復認為:“立憲云者,要在國君守法已耳。不必以立憲,而代表之議眾遂成一制造破壞(政府)之機關也。顧自吾黨言,則專制立憲之分端,以此等之機關有無為斷。”注28在立憲制下, 君主知其為“天下之公仆”,立憲之民具國家思想,知愛國為最重要的天職。注29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如此追求法治的嚴復,對于《法意》中最為著名的三權分立論卻提出了疑問,他的質疑主要針對三權分立論中權力相互制約的主張。孟德斯鳩認為,為了限制權力,應當讓權力相互制約。顯然,嚴復關于議會的討論,并不是基于三權分立的“制約”與“牽制”來理解的。

嚴復在翻譯《法意》的第11卷第6章《英倫憲法》時,在一開始就加上“此章所言,大半本諸英哲洛克之《民政論》”注30一語,無意區分孟德斯鳩的權力分立論與洛克在其《統治二論》中的主張之不同。而實際上,日本學者清宮四郎指出:“為了防止權力的過度集中,洛克的主張僅僅停留在權力的分離上,而孟德斯鳩則進一步主張對各權力的抑制與權力間均衡的必要性。”注31也就是說,孟德斯鳩的權力分立論不單是主張權力的分離,同時還帶有使權力相互牽制的意義。但是,嚴復關注孟德斯鳩與洛克主張的共性,卻似乎沒有重視孟德斯鳩的主張中權力抑制與均衡的一面。

嚴復對孟德斯鳩主張的質疑,在1906年《外交報》上連載的《論英國憲政兩權未嘗分立》中明確地表達了出來。他認為,征之歷史與實際上各國實施的狀況,“孟說確有其不可通者”注32。從前后文的脈絡來看,這一質疑顯然指的是三權分立制度。嚴復特別舉出第一憲法期的法國的例子,認為法國正是由于忠實地實行以行政權與立法權不相混為第一義的三權分立,使行政與立法府相互對立,結果導致國家陷入了大動亂。

值得注意的是,在翻譯《法意》期間,嚴復還另外翻譯了兩部著作,即甄克思(Edward Jenks)的《社會通詮》和希利(Sir John Seeley)的《政治講義》。此外,同一時期發表的論文《論英國憲政兩權未嘗分立》及其未發表的續篇,與《政治講義》一道都屬于對近代英國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希利的著作的翻譯。注33強烈關注法治的嚴復在翻譯《法意》的過程中特意騰出手來翻譯其他著作,恐怕并非偶然。這兩本著作的翻譯應與《法意》的翻譯之間存在著某種關系。就《社會通詮》而言,史華慈指出它是對《法意》的一種補遺,注34是否可以說,翻譯希利的著作同樣是一種補遺呢?如果是,那它又是對什么的補遺呢?

答案或許可以在嚴復的《論英國憲政兩權未嘗分立》及其續篇中找到。在《法意》最初,嚴復加上了《孟德斯鳩列傳》,其中提到孟德斯鳩在倫敦居住過兩年,傾倒于英國的法治,感嘆道:“惟英之民可謂自繇矣。”注35可以說,孟德斯鳩三權分立論的提出離不開英國這一模型。但是從這兩篇文章的題目也可看出,嚴復是通過借用19世紀希利的學說來說明,現實中的英國國制與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論其實并不相符。他強調,其實在英國的國制中,立法與行政二權并未分立。也就是說,嚴復通過希利的主張來對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論進行了修正性的補遺。事實上,希利關于英國憲制的主張與前面提及的白芝浩的見解同屬一個脈絡,即認為行政權與立法權分離的主張不符合現實。這種認識在同時代的英國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注36

在《法意》第11卷第6章的《英倫憲法》中,孟德斯鳩從洛克的《統治二論》的后篇出發,展開了他的三權分立論。孟德斯鳩認為:“立法權和行政權如果集中在一個人或一個機構的手中,自由便不復存在。”注37對此,嚴復在譯出了原文的同時,借由希利的理論來說明:在英國,立法與行政之權并未分立。

在《政治講義》中,嚴復借希利的主張明確地闡述了他的議會觀。他認為一國之中不僅有“治者”(the government)與“受治者”(the governed),二者之間還有“扶治”(the government-supporting body)。注38所謂“扶治”,即“建造、扶持、破壞政府的權力”(government-making power)。無論哪個國家都有這種權力,但是在清朝這樣的專制國家中所缺乏的正是“扶治”的機關(government-making organ)。這里的“扶治”機關指的就是議會。嚴復說:“立憲之國會,于國事無所不問也。其實乃無所問,要在建造、扶持、破壞見行之政府,以此為天職而已。”注39而在他看來,現實中的英國議會正是“成毀政府之機關”注40。這顯然不是基于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論所理解的立法機關。

在文中,嚴復對英國政治的實際狀況做了進一步論述。一方面,雖然內閣在名義上是行政機構,但實際上,行使執政權的內閣在立法過程中也掌握主導權,發起所有的政策與法令,其立法的權力高于議會。議員在立法上僅僅是對此進行討論,各抒己見,各表贊同或反對之意。注41因此,嚴復認為:“議院立法,名然而實不然,而宰相之為立法主者,其權又從議院而得之。”注42但是,另一方面,英國政府的施政沒有不經過議會討論的。議會最大的權力在于監督行政,議會的作用實存于“禁制”(veto)注43,這也就是擁立或改廢政府的權力。在嚴復看來,這樣的權力近于執行政治的權力。

嚴復認為,如果英國的國政如《法意》中所說的那樣,將內閣諸行政大臣排除在議會之外,那么,它的整體按說早就崩壞散架了。英國憲政中的各權實際上并未分立,如果忠實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來實施的話,內閣與議會之間勢必會產生很大的鴻溝。這種互相牽制會妨礙各個政治機關間的通暢,對政治是有害的。因此,英國的憲制中“閣部議院,雖若分職,而其實于國家要政,初無畛域可言”注44。所以,他說:“豈知英之憲制,于立法、行法二者之權限固至嚴,然而有調劑之術焉。故有以收人才之用,而又有以通二權之郵,使常相資,而無至于相軛,是則英之憲法而已矣。”注45相反,忠實遵循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論的法國憲政,從一開始行政與立法就相互對峙,結果導致政治混亂。因此,嚴復評價說:“孟說確有其不可通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阳县| 洮南市| 淮安市| 台北市| 龙陵县| 正定县| 南投市| 浮山县| 曲阜市| 西藏| 五家渠市| 白水县| 双峰县| 阿拉尔市| 卫辉市| 泰和县| 冷水江市| 新沂市| 双鸭山市| 广河县| 治县。| 江安县| 银川市| 乐安县| 岳阳县| 玉山县| 南溪县| 宣威市| 米泉市| 扎囊县| 洞口县| 嘉鱼县| 鄂托克前旗| 勃利县| 河西区| 江孜县| 嘉禾县| 伊春市| 潮安县| 肇东市|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