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嘉靖年間,天下文風(fēng)鼎盛,科舉制度深入人心,無數(shù)寒門子弟懷揣著金榜題名的夢想,踏上了進京趕考的征途。其中,有一位名叫李曉的書生,自幼飽讀詩書,心懷壯志,此番遠行,只為那魚躍龍門的一刻。
初夏時節(jié),李曉獨自一人騎馬穿行在蜿蜒的山路上,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長長的,顯得格外孤寂。天色漸晚,四周的山林逐漸籠罩在一片朦朧的暮色之中。正當李曉為尋找宿處而焦急時,遠處隱約出現(xiàn)了一座荒廢的古廟,孤零零地立于荒野之中,仿佛是夜色中唯一的避風(fēng)港。
李曉心中一喜,驅(qū)馬前往。古廟雖已破敗不堪,但門扉尚存,足以遮擋夜風(fēng)。李曉將馬拴在廟外的枯樹上,點燃隨身攜帶的火折子,小心翼翼地步入廟內(nèi)。廟內(nèi)雜草叢生,蛛網(wǎng)密布,唯有一尊殘破的佛像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李曉在佛像前拜了拜,以求得一夜平安。
在清理出一塊稍微干凈的地方后,李曉鋪開了行囊,準備就寢。就在這時,李曉的目光被墻上的一副美人畫所吸引。畫中女子身著華服,眉眼如畫,顧盼生輝,仿佛能洞察人心。李曉不禁多看了幾眼,心中暗自贊嘆畫師的技藝高超。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李曉躺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李曉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出畫中女子的身影,那絕美的容顏如同烙印一般,揮之不去。正當李曉即將進入夢鄉(xiāng)之際,一陣奇異的香氣悄然彌漫開來,緊接著,李曉感到一陣溫暖的氣息靠近,仿佛有人坐在了他的床邊。
李曉猛地睜開眼,只見畫中女子竟不知何時已走出畫框,站在了李曉的面前。她身姿曼妙,容顏傾城,正含笑望著他。李曉驚得說不出話來,只能怔怔地看著她。那女子緩緩伸出手,輕輕撫摸他的臉頰,溫柔地說道:“公子勿驚,小女子乃畫中精靈,感念公子多日相伴之情,特來與公子共度良宵。”
李曉雖感驚訝,但在這幽靜的夜晚,面對如此絕色佳人,他終究還是未能抵擋住誘惑。兩人纏綿悱惻,共度了一夜春宵。天亮?xí)r分,女子如同來時一般,悄無聲息地回到了畫中,只留下李曉一人,在晨光中回味著昨晚的溫柔。
接下來的幾天里,每當夜幕降臨,畫中女子便會如約而至,與李曉共度良宵。她時而溫婉可人,時而熱情如火,讓李曉沉醉其中,無法自拔。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曉漸漸感到身體日漸虛弱,精神恍惚,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吞噬。
李曉開始意識到,這一切或許并非他所想象的那么簡單。畫中女子雖美,但她畢竟是精怪之身,與凡人糾纏,必然會對他造成傷害。李曉心中雖有悔意,但每當夜幕降臨,李曉依舊無法抗拒那股誘惑,再次陷入與畫中女子的糾纏之中。
就在李曉即將被這股力量完全吞噬之際,一位游方異士突然出現(xiàn)在了他的面前。異士聲稱自己名叫黑狐先生,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眼中閃爍著洞察一切的光芒。他手持一柄桃木劍,背負一個布袋,看似普通,卻透著一股不凡的氣息。
黑狐先生一進門便感受到了廟內(nèi)的異常氣息,他環(huán)顧四周,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墻上的那副美人畫上。他走到畫前,仔細端詳片刻后,沉聲道:“此畫非同小可,畫中藏有精怪,已害人不淺。”
李曉聞言大驚失色,連忙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了黑狐先生。黑狐先生聽后眉頭緊鎖,他深知此事棘手,但既然遇到了,便不能袖手旁觀。他讓李曉退到一旁,自己則取出桃木劍和符咒,準備降服畫中的精怪。
隨著黑狐先生的一聲低喝,廟內(nèi)頓時風(fēng)起云涌,電閃雷鳴。他手持桃木劍,腳踏七星步,口中念念有詞,符咒紛飛,化作一道道金光射向畫中女子。那女子見狀,也不甘示弱,從畫中躍出,化作一道黑影與黑狐先生纏斗起來。
一時間,廟內(nèi)劍光閃爍,黑影翻飛,震耳欲聾的打斗聲回蕩在夜空之中。李曉在一旁看得心驚膽戰(zhàn),他從未見過如此激烈的斗法場面。然而,他更擔(dān)心的是,自己是否會成為這場斗法的無辜犧牲品。
黑狐先生顯然經(jīng)驗豐富,他一邊與畫中精怪周旋,一邊尋找著對方的破綻。那精怪雖強,但終究只是畫中之靈,無法與修行多年的黑狐先生相抗衡。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攻勢漸漸變得凌亂,身形也開始模糊起來。
黑狐先生見狀,抓住時機,猛然一劍揮出,正中精怪要害。只見金光大盛,畫中女子發(fā)出一聲凄厲的尖叫,隨后化作一股青煙,重新回到了畫中。黑狐先生見狀,口中念念有詞,手指結(jié)印,一道金光打向畫卷,畫卷頓時被封印,畫中精怪再也無法從畫中走出,只能被困于方寸之間,永世不得超生。
隨著精怪的消失,廟內(nèi)的異象也隨之消散,一切恢復(fù)了平靜。李曉看著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黑狐先生的感激之情,也有對自己過去行為的悔恨之意。他明白,是自己的貪念和欲望,才導(dǎo)致了這一切的發(fā)生。
黑狐先生見精怪已除,便轉(zhuǎn)身看向李曉。他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緩緩說道:“年輕人,世間萬物皆有定數(shù),切莫被一時的貪欲蒙蔽了雙眼。你雖有才情,但若不能堅守本心,終將一事無成。”
李曉聞言,心中一震。他深知自己差點誤入歧途,幸虧有黑狐先生及時相救。他跪倒在地,向黑狐先生磕頭謝恩,并于拜黑狐先生為師,愿學(xué)的奇門異術(shù),收服世間一切鬼魅邪物。
黑狐先生點了點頭,似乎對李曉的決心感到滿意,便收下了李曉為徒。他從布袋中取出一本古籍,遞給李曉道:“此書乃我多年修行心得,內(nèi)有驅(qū)邪避兇之法,你且收好,有什么不懂的及時向我請教即可。”
李曉接過古籍,感激涕零。他明白,這不僅是一本秘籍,更是黑狐先生對他未來的期許與保護。
次日清晨,李曉與黑狐先生,一起踏上了游歷四方的路途。他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堅定與決心。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李慕白埋頭苦學(xué),日夜不輟。他憑借著過人的才智和不懈的努力,最終出師,開始告別黑狐先生,游歷四方,降妖除魔,拯救四方。
而那段在荒廟中與畫中精怪的奇緣,則成了他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每當夜深人靜之時,他總會想起那段經(jīng)歷,提醒自己時刻保持清醒與自制,而黑狐先生的身影,則如同一座燈塔,永遠照亮著他前行的道路。
……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