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李公子請進
- 慶余年:召喚諸天,閣下如何應對
- 一方之地
- 2209字
- 2024-06-06 10:41:58
在座的沒有一個是糊涂的,至少個個消息靈通。
在皇城內,姓李又叫這名字的,自然是家里長輩提醒過要多加注意的那位,就是懷妃娘娘所生的慶國九皇子,李承憲!
一想到這兒,所有的疑問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畢竟,誰敢去質疑皇子呢,更何況九皇子說的在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根本沒必要做這種丟臉的事情。
關鍵是,這些詩的質量實在是高,夸贊起來絕對是發自肺腑!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小少爺的佳作令人自愧弗如,老夫真是老了……”
“小少爺這幾首詩絕對是傳世之寶,應當廣泛流傳!”
“小少爺風度優雅,作詩自成一家,讀來唇齒留香,難以忘懷……”
“沒錯沒錯!小少爺才思敏捷,不由讓人欽佩……”
“詩詞真好!多么豪邁大氣,瀟灑不羈!”
“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一句話道盡了多少錯過與遺憾!”
贊美之聲接二連三,仿佛不用花錢般拼命夸贊,李承憲雖聽不清細節,但也聽得全是好評。
更重要的是,他耳邊的系統提示從剛才開始就沒停過。
【你連續的詩文引起了別人的重視,有人猜測你的身份,聲望+5】
【聲望+5】
【聲望+3】
【聲望+2】
【……】
而在李承憲對面下方的那桌,官員子弟們此刻已是雙腿打顫,恨不得立刻開溜!
“這……居然真是那位……”
先前一直顯得穩重的徐公子,這會兒成了最害怕的一個。
哆哆嗦嗦擠出一句話,整個人已經徹底沒勁兒了。
其他人也沒好哪兒去。
“還好咱們剛才沒大聲嘲笑……”
“你還說!”
“哎,誰能想到這位竟然這么小就獨闖青樓……”
“別提了,別提了!再提下去小命不保!”
“對對對,換個話題,換個話題……對了,九皇子……這位的詩你們怎么看?”
“還能怎么看,絕對是頂尖的!”
“確實,不僅用詞造句妙筆生花,詩的意境更是凝練,讓人如同親見……”
他們開始全神貫注地夸贊這幾首詩,聲音也漸漸響亮起來,一時間歡聲笑語,紛紛搖頭贊嘆。
同時,因為他們整體的文學素養比其他人略高一籌,很快,他們的評價就被其他人附和,一時間他們反而成了頌揚李承憲的中心。
盡管他們嘴上不停地夸贊著,可偶爾相互交匯又閃躲的目光,卻悄無聲息地泄露了各自心底的秘密。
這九皇子剛滿十歲,恐怕是首次離宮,竟然直沖青樓,真是……
“真是”之后便不敢再深思,光是念頭一轉都覺著腌臜。
他們的贊美,不僅讓周圍人跟著應和,就連站在露臺上留意情形的司理理,眼睛里也閃過一絲光芒。
畢竟,她心里清楚這一桌少爺們的背景,個個都是當朝的高官顯貴。
有了他們的認可,這位初來乍到的小公子,在京城最高層的社交圈里,必定能夠左右逢源,風頭無兩。
這樣一個可能身份不凡的小公子,對她接下去在慶國的活動和使命,絕對是極大的助力!
想到這兒,司理理心中馬上有了計較。
她將手中的李承憲所作詩詞仔細整理好,親手放進了侍女捧來的錦盒中,再合上了盒蓋。
隨后,她雙手捧著這錦盒貼近胸口,高高舉起向四周展示了一下,輕施一禮,便轉身離去了。
“哎……”
見此情景,無數賓客的嘆氣聲此起彼伏,匯集成一股龐大的聲浪。
有人不明所以,連連追問:“怎么了?發生了什么事?司理理姑娘為何離去?”
“對啊,這是什么意思?你們嘆什么氣呢?”
有人發問,自然有人解答,那人笑著說道:“你們是新來的吧?司姑娘這規矩叫做‘詩入錦盒’,放進錦盒的詩,就意味著它會被置于司姑娘的閨房,常伴其側,隨時品讀……”
這話未完就被另一人打斷了,那人用一種頗為猥瑣的語氣,急不可耐地說:“嘿,所謂‘入錦’,含義雙關,既是指詩文進了錦盒,也暗示詩文的創作者能成為她的秘密賓客,共臥錦被……”
這番話頗為粗俗,但也不失真實。
因為此時,已有侍女進入李承憲的雅間,低聲對李承憲說:“李公子,司姑娘邀您前往閨房一談……”
李承憲眉毛一挑,輕輕點頭:“請帶路!”
侍女微微行禮,轉身做了個請的手勢。
李承憲步出雅間,在眾人的艷羨目光中,隨著侍女的腳步繞過二樓的畫廊,來到了船尾的廂房門前。
這一路上,樓下的賓客無不眼巴巴地看著這位稚氣未脫的小公子,跟隨著侍女走向船尾,又不由得發出一陣感嘆。
“哎,沒想到今日桂冠竟是被這位小公子摘得……”
“誰讓我們技不如人呢!”
“這家伙將來必是個情場老手,這么年輕就直接逛青樓,一來就做上了花魁的座上賓,我們真是自愧弗如……”
“羨慕也沒用,這小公子即便不是我們猜測的那位,也必定家世顯赫,本就不乏佳人相伴……”
“不過,他的詩確實寫得好……”
李承憲自然聽不清這些議論,但腦海中系統不斷提示聲望增加的聲音,讓他心情格外舒暢。
雖說現在應是下午時分,光線不該暗淡。
但在畫舫二樓的船尾,周圍的光線似是故意被遮擋,讓這里如同夜色一般昏暗。
廂房內點著紅燭,燭光映在紙窗上,映出了一個曼妙無比的女子身影。
“小姐,李公子來了。”
侍女喊了一聲,隨即輕輕推開門。
“李公子……嗯……”
門一開,司理理原想帶著微笑起身迎接,但一見李承憲身旁的趙高,頓時愣住了,笑容凝固在臉上。
“李公子,小女子這里并非龍潭虎穴,您的這位……”
司理理閱人無數,見識過各種權貴,但帶隨從進閨房的,李承憲算是頭一個。
李承憲微微一笑,看似天真地說:“這隨從與我從小相依,他不在身邊,我會感到不安。”
說完,他又像哄孩子似的安撫道:“但你不必害怕,他是個悶葫蘆,不言不笑,不會打擾我們探討詩文的。”
李承憲特意加重了“探討詩文”這幾個字,若出自成年公子之口,無疑是赤裸裸的調戲。
但從這個看似十歲左右孩童口中講出,讓司理理有些好氣又好笑。
她認真地凝視李承憲的雙眼,發現近看之下,這小公子長得確實俊俏。
可這小家伙是真的單純,還是故意裝模作樣,占我的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