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眾生”指的是所有的生命,常用于佛教語境中,表示對所有生命的平等關懷和慈悲。
在古代,有一個名為慧心的年輕僧侶,他住在一個偏遠的寺廟里,以修行和傳播佛法為生。
慧心僧侶每天都會在寺廟的庭院里播種,他種植的不是普通的花草,而是各種草藥和蔬菜,用來救濟周圍的村民和路過的旅人。他相信,通過這樣的行為,可以培養自己的慈悲心,也能利益一切眾生。
一天,一個疲憊的旅人來到寺廟,請求慧心僧侶給予食物和庇護。旅人看起來非常憔悴,顯然是長途跋涉后疲憊不堪。慧心僧侶立刻為他準備了食物和休息的地方,并詢問他的情況。
旅人告訴慧心,他是一個商人,因為戰亂和盜賊,他的貨物被搶,現在身無分文,只能四處流浪。慧心僧侶聽后,不僅沒有嫌棄他,反而更加熱情地招待他,并鼓勵他不要放棄希望。
在旅人休息期間,慧心僧侶帶他參觀了庭院,并向他解釋了自己種植草藥和蔬菜的初衷。他說:“這些植物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一切眾生。我希望它們能夠治愈人們的病痛,滋養他們的身體,給予他們力量。”
旅人被慧心僧侶的慈悲和無私所感動,他決定留下來幫助慧心僧侶,一起種植和照顧這些植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旅人也逐漸領悟到了慧心僧侶的教誨,他開始學習佛法,并幫助傳播慈悲和愛。
幾年后,旅人也成為了一名僧侶,他和慧心僧侶一起,將慈悲的種子播撒到更遠的地方,幫助了更多的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