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朝廷內(nèi)憂外患,朝政被宦官把持,民不聊生。這時,一個名叫董卓的軍閥崛起,他手握重兵,野心勃勃,意圖一統(tǒng)天下。
董卓出身于涼州豪強,性格兇狠殘暴,卻又善于逢迎。他通過收買官員和武將,逐漸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董卓甚至不惜廢黜少帝,另立陳留王為漢獻帝,自己則擔任相國,掌控朝政大權。
董卓一手遮天,他的野心和權力欲望讓他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他不僅在朝中橫行霸道,還縱容手下士兵在京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怨聲載道。
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董卓甚至不顧國家安危,擅自廢除了漢朝的貨幣制度,發(fā)行了名為“小錢”的劣質貨幣。這導致了經(jīng)濟秩序的混亂和通貨膨脹的加劇,百姓們的生活更加困苦。
然而,董卓的暴政并沒有持續(xù)太久。他的殘暴行為引起了天下人的共憤,各地諸侯紛紛起兵反抗。其中,以袁紹、曹操等人為首的聯(lián)軍更是誓要討伐董卓,恢復漢室江山。
在一次戰(zhàn)役中,董卓被聯(lián)軍擊敗,倉皇逃往長安。然而,他的殘暴行為已經(jīng)引起了天下人的公憤,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難以逃脫被追殺的命運。
“一手遮天”意思是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權勢,玩弄手段,蒙蔽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