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北宋的一座宮殿不幸著火,成了一片廢墟。亟需修繕,于是這個任務被宋真宗交給了丁渭。然而,丁渭心里其實一點也不想接這個活,因為這個任務有三大難題。
首先,面對著火成的廢墟,如何處理?其次,重建宮殿需要大量的土和木材,但從何處獲得?如果時間拖得太久,就會影響工期,可宋真宗卻沒有給予太多的時間。這樣的情況下,該如何是好?
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丁渭猶如頭發都要愁白了。后來,他左思右想,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命人到大街上挖土,因為離宮殿最近,兩三天就解決了土的問題。的批等到挖到足夠的土后,他又命令繼續挖,在原來的大街和東京城外的汴梁河之間連接了一條大溝,這樣木材就可以直接運送到城里,木材問題也很快解決了。
現在只剩下一個問題了,就是那片被火燒成的廢墟。丁渭也有法子,他命人把那一片廢墟填到溝里,大河(通上水的大溝)又恢復了一條大街的面貌。因為丁渭的奇思妙想,他成功地完成了任務。
此事記載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丁渭在這個故事中的處理方式,多彩的想法一下子解決了三個難題,工期又沒有延誤反而提前了。因此,開動腦筋是至關重要的。
“一舉三得”就是指通過一個行動達成三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