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討個公平(下)
- 大明:我真沒想當首輔啊
- 吃蝦不扒皮
- 2175字
- 2024-06-23 15:40:31
科舉改革,乃天下大事。
朝堂之上,例如王侍郎這樣的人有很多,太過超前的思想,會讓他們出于本能的從內心中得以抗拒。
可以說,大多數文人士子,思想是被禁錮的。
究其原因,與明朝科舉制度有很大關聯。
科舉采用八股文形式,形式固定,且內容僅限于四書五經。
其核心思想為“代圣人立言”,即考生不可帶有自己的理解。
后世在研究歷史中,對八股文的評價都是“弊大于利”的。
就目前朝中大臣們的反應來看,一個看似合理且十分合理的南北分科,對于他們來說,都是極為超前的思想。
若是孔捷在此刻提出改革八股文這樣的想法,大抵是會被認定為瘋子。
總要一步一步來。
此時,青花瓷的故事講完后,朝中又開始議論紛紛。
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也有人秉持中立的態度。
有人說,孔捷是在偷換概念,也有人說孔捷所言過甚,認為科舉并不存在不公之處。
有人認為,天下一張卷就是最大的公平公正。
但凡事要看事實,南多北少,就是事實!
孔捷不知道的是,在這朝堂之上,不只有君臣之分,大大小小的黨派分宗錯雜,其中自然也有南北黨派之分。
洪武三十年南北榜一案前,每年通過科舉入仕的北方士子僅有不到四分之一。
而南北榜一案中,更是無一人來自北方,這才引得朱元璋震怒。
相較于談論到水深火熱中的文官,一旁的武將倒是顯得有些許冷清。
于是乎,孔捷決定,給他們也添一把火:
“我知道,在此的各位大臣都是心有余悸,有想法,但不敢說,我不妨猜一下各位的心里。”
“你們當中,曾經也有滿腔熱血,仗義執言的時候,是因為你們心里有底氣,有依仗。”
“之所以現在有言不發,是因為底氣沒了,依仗沒了。”
“讓我猜猜,你們的底氣,是先皇后!”
提到馬皇后,在場的幾乎所有人眼中都閃過一絲光亮。
一些人原本垂下的頭,也漸漸抬起。
“陛下賢明,先皇后仁慈,這才使得你們有底氣,有膽量。”
“而現在,你們礙于陛下天威,就想做懦夫了嗎?”
“科舉改革,事關天下學子,看著你們現在唯唯諾諾的樣子,對得起先皇后和陛下的信重嗎?”
“摸一摸你們還能挺起來的脊梁骨,捫心自問一下,有沒有一根是陛下給你們的?”
話音未落,文武官兩方隊伍中,站在最前列的兩名大臣幾乎是同時出列。
其中一人身形壯碩,目光堅毅,正是不久前應召歸來的宋國公馮勝。
而另一人,則是當朝吏部尚書詹微。
吏部尚書見宋國公與自己一同出列,也是識相的退了回去。
宋國公馮勝,右柱國,明朝開國名將,就連皇帝都要給予幾分薄面。
馮勝沒有多余的動作,只是彎腰行禮,而后用雄厚的語氣說道:
“陛下,老臣不懂什么改革,也不懂科舉但聽了這么久,也有話說。”
朱元璋見狀,趕忙擺了擺手:“宋國公不必多禮,但說無妨。”
心里卻一陣納悶:咱可沒安排你這老小子演這出戲啊,別給咱弄出什么幺蛾子。
“老臣在外征戰多年,朝中大事老臣本不敢多說,但正如眼前這小子所說的,臣若不說,豈不是對不起陛下信重?”
接著,宋國公馮勝環視了一下四周,高聲問道:“在此的各位文官大臣們,可有云南出仕來的啊?”
文官們相互一看,紛紛搖了搖頭。
“正如陛下所看到的那樣,咱。。老臣自鎮守永寧以來,眼中也注意到云南各地百姓的生活,恕臣大膽,陛下!”
說著說著,這位當朝國公,竟是直接跪下叩首,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了起來:
“云南的百姓,能活著已是不易,更不用說參加科舉了!”
孔捷也是被宋國公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弄得一愣,抬頭看了看朱元璋,又看了看太子,一臉震驚的抿起了嘴:神助攻!
孔捷心里知曉,此時的云南,應該已經完成大部分的本土遷移以及漢化。
生活條件可能并沒有那么差,但也不至于如宋國公口中的那般。
但,有一點是對的,滿朝文官竟無一人來自云南!足以說明很多事情。
朱元璋眼見馮勝放聲大哭起來,強忍著心中的笑意,剛欲抬手阻止。
只見一眾武將也是立馬站了出來,講述著各地百姓以及學子的生活狀況。
讓朱元璋差點沒憋住笑的是,馮勝見自己的帶頭作用已出,趁其他武將上奏之時,竟是自己站了起來回到隊伍中,一邊聽著,一邊抹了抹自己的眼淚。
宋國公馮勝是何人?朱元璋平定中原之時,負傷無數,刀架脖子上都不會出一滴眼淚的人!
見時機差不多,朱元璋重重的吭了兩聲,開口問向一旁的吏部尚書:“詹愛卿,你有何事要奏啊?”
吏部尚書詹微也是瞬間心領神會,出列后奏道:
“臣以為,確實應該給天下學子討個公平!”
“科舉改革一事,臣覺得可行!”
朱元璋見狀,也是大方的笑了笑:“既然如此,那么科舉改革一事,朕,就這樣定下了!”
“改革方案定下后,朕便要擬旨,昭告天下!”
到此,這出朝堂大戲,才算謝幕。
科舉改革的消息一出,天下學子無不激動萬千。
但問題來了,具體應該改什么,如何改,確實給各位大臣們上了難題。
早朝結束后,已經是快到了午膳的時間,孔捷也早就快撐不住了。
衣服是不合身的,早飯是沒有吃的,嗓子是喊啞了的。
孔捷還是很慶幸,洪武大帝朱元璋不愧為一代明君。
自己昨天提出的科舉改革之事,今天早朝便開始討論,并且整了一個搭臺唱戲,可見在朱元璋心中,是以百姓為先。
回想朝堂上的種種,除了朱元璋父子二人,孔捷能夠確定的演員有三人,一位是宋國公馮勝,一位是吏部尚書詹微,還有一位自然是吏部侍郎王軒。
若是真要評個mvp的話,宋國公馮勝當之無愧,他那世紀一哭,拿個奧斯卡都沒問題!
殊不知,今天的朝會,原定的演員只有孔捷一人登場。
其余人根本沒有出演的機會。
圣心難測,但對于老戲骨而言,卻是可以猜上那么一猜。
孔捷正欲走出應天殿的大門,卻見劉公公迎面快步走了過來。
“孔大人!陛下請您用午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