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面見朱棣
- 大明:我真沒想當首輔啊
- 吃蝦不扒皮
- 2082字
- 2024-07-18 20:00:00
北平城,三千營校場
“高煦,高燧你二人可要好好看看張指揮使是如何統兵的?!?
此時,一身戎裝的朱棣正在三千營校場的將軍臺上,與朱高煦,朱高燧一起檢閱著三千營的訓練成果。
校場內,兩百名整肅的騎兵目光如炬,眼神死死的盯著將軍臺前指揮使手上的令旗,手中長槍在陽光下寒芒盡露,似乎下一秒即刻就要槍出如龍。
將軍臺前,一名身穿戎甲的男人冷著臉,雙眼緩緩的掃視著校場上的每一名士兵,從他的眼神中,就能夠看出些許殺氣。
如果孔捷在場,單看面相,他應該不知道這位手持令旗的指揮使是何許人也,但要是提前他的名字,孔捷便能立馬反應過來。
張玉,現任燕山左護衛軍指揮僉事,早年曾任元朝樞密院知院,洪武十八年歸附于明朝,現在北平邊軍中,功名赫赫,鮮為人知。
正因如此,朱棣才將調教三千營這樣重要的事情交予他。
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張玉之名,會在靖難之役中大放光彩。
張玉用他那如雄鷹一般尖銳的眼睛掃視完全場士兵后,右手緊緊的握緊了手中的令旗,他知道,此時此刻,三千營內各位將士的心已然緊繃,士氣也達到了最飽滿的時刻。
三千營操練數月,能否如朱棣期望的那般,成為一支能夠馳騁于草原上,所向披靡,攻無不克的騎兵隊伍,就在今日。
微風徐徐,校場內的沙礫隨之飄動。
但所有士兵的耳中,只能聽的到軍令。
狩獵之時已然到來。
只見張玉右手青筋暴起,似乎將全身的力量集中到了右手上。
“嗖!”
一瞬之間,張玉手中的令旗猛然頂在了上空。
來了!
校場內的全部人員此刻全都萬眾一心,就連朱高煦,朱高熾兩兄弟也不免神情緊繃,瞪大了雙眼。
令旗舉頂,視為預備。
下一秒,只見張玉黝黑的臉上瞬間脹紅,右手的令旗此刻化為利劍。
“殺!”
隨著狼王的一聲怒吼,手中令旗也如利劍般向下揮砍九十度。
旗令,即軍令。
全體士兵聞旗而動,手中的韁繩奮力一甩,雙腿在此刻也緊緊的夾起。
最前方的十名領軍輕俯身子,右手的長槍整齊劃一,槍尖直直的對準前方。
一點寒芒先到,隨后槍出如龍!
“殺!”
一時間,校場內殺聲震天,一匹匹戰馬猶如利箭般飛射而出,瞬間激起了漫天的沙石。
如果說戰馬是一支騎兵隊伍的魂,那么沖鋒就是一支騎兵隊伍的戰魂!
三千營是以蒙古騎兵為方向所打造的。
而此刻在朱棣眼中,宛如群狼捕食一般向前方英勇沖殺的三千營已然遠超蒙古騎兵。
他的內心無比振奮!
朱棣堅信,眼前的這支隊伍,就是自己想要打造的完美騎兵隊伍!
朱高煦朱高燧兩兄弟面面相覷,相互震驚的點頭致意。
你以為僅僅沖殺就要結束了?
當然不!
張玉的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枚令旗,面對眼前的戰馬朝著自己沖來,張玉此刻宛如一尊不動明王。
在距離前軍的沖鋒隊伍還有不到二百米時,他左手的令旗止不住的顫動。
前方的戰馬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后,進入了二百米的范圍。
二百米!
張玉的眼中瞬間變得堅毅無比,雙手的令旗宛如蛟龍出海,在胸前交叉一圈后,朝著校場兩側揮砍而出!
陣型變換,蛟龍出海!
旗令一出,位于隊伍后方的騎兵立馬加快了速度。
除了最中間的騎兵隊伍速度保持不變外,兩側的士兵由內而外迅速趕上了前軍,直至一字排開。
這一刻,沖殺之陣已然形成。
隨著張玉雙臂交叉,令旗也在空中打了個轉,而后朝著下方甩去。
整個騎兵隊伍勒住韁繩,在距離將軍臺不到五十米的地方輕輕躍起,又重重落下!
這一刻,全體騎兵將士與他們最親密的伙伴一齊,宛如天神降臨!
此時,將軍臺上的朱高燧雙眼放光,剛欲起身鼓掌,卻被身旁的朱高煦一把按住。
朱高煦皺起眉頭,擺出了一個“噓”的手勢,一邊搖頭,一邊將用眼神示意朱高燧接著看
似乎在說:“你以為三千營這幾個月只練了這些?”
朱高燧見狀,乖巧的點了點頭。
沖殺過后,自然就是布陣。
隨后,張玉手中的令旗緩緩而動,在天上宛若游龍般畫了個圈,全體騎兵隊伍皆是一齊向左調轉了方向。
殊不知,從此刻開始,才是校場內全體士兵的高光時刻。
。。。
孔捷還未到達校場門前,就聽到十里之外的校場內傳來了漫天的沖殺聲,聲勢浩大的好似漫天的沙石都要為之震顫。
多方打聽未果后,孔捷還是從馬三保那里得知,燕王今天正在城北校場檢閱三千營的訓練成果。
這也難怪朱棣沒讓朱高煦,朱高燧前去迎接北行隊伍。
對于朱棣這樣一位終于一生都在馬背上的皇帝而言,兵事已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事之一。
所以三千營的重要性,想來不必多言。
其實孔捷此番前來北平,其實并不想與朱棣打太多的交道,或者說是走的太近。
太子朱標健在,無論是從自己身份的角度,還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自己都屬于太子門下。
但就在昨日晚間,孔捷也是正如姚廣孝所言一般,在夜空上看到了朱標的命星。
孔捷其實知曉,無論自己是否學習衍星之術,太子朱標的身體情況自己的內心都會有一個大概。
但朱標的命數,似乎已經成為孔捷心中的一個執念。
從星象上看,朱標的命星就好像是一顆搖搖欲墜的流星,不知何時就會閃落于天際!
所以朱標的身體一旦出現什么差池,那么身處北平的自己也會立馬卷入皇權的爭斗之中。
此時此刻,早早結束北平的任務,返回應天府,才是上上之策。
孔捷之所以沒有在知曉北行隊伍消失的消息后立刻前去尋找,是因為他知道,此時此刻,無論是哪方出手劫走了北行隊伍,能夠幫助自己的也只有朱棣。
所以見朱棣,是孔捷不得不打的一場仗。
也是因為據孔捷猜測。。。
朱棣也是劫走北行隊伍的人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