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姐弟密談
- 大明:我真沒想當首輔啊
- 吃蝦不扒皮
- 2279字
- 2024-07-01 15:59:08
涼國公府
臨行前的這幾日,孔捷都不用去太子府上班了,因為他正奉太子之命,尋找著此次北行,在北地內能對科技改革一事有用的官員。
至于此次北行的出行隊伍,并沒有什么官職太大的官員跟隨,在洪武年間,巡撫只是個臨時性的派遣工作,沒有太大的權力。
隊伍的主要構成也就包括了吏部,禮部各兩位郎中以及文淵閣,文華殿等選出的幾名大學士,方便與北地的各級官員進行溝通。
再加上此時的北平剛獲大捷,朝廷也是派出了幾個專門進行封賞和慰問邊關將士的官員。
所以,此次北行的主要任務就是以科舉改革的事情為核心,作為改革方案的提出者,也是在太子的舉薦下,孔捷有些受寵若驚的成為了此次北行隊伍的總督。
要說高興,那自然是很高興的,出行隊伍的總督可是有實權的正二品大官,雖然只是暫時的,但在此次北行的途中,孔捷都是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但孔捷也沒有光高興,越到出行的時日,孔捷就越深感不安,最讓他苦惱的便是,這種極為強烈的不安感找不到源頭。
也許,是因為來到大明的這些天,孔捷要么是處在生死存亡的恐嚇中(老朱嚇的),要么就是處在水深火熱的朝堂之上,以至于他的神情都是一直緊繃著的。
身處官場的這些時日,孔捷也是設身處地的明白了一個道理:
做官難,做好官更難。
就如同王侍郎那般,辛辛苦苦工作近二十載,若不是太子的直覺敏銳,多半也是會落得不好的下場。
這些時日,孔捷也是打心底的佩服太子朱標,也體會到了身為太子的諸多不易。
現在的孔捷,相比于藍玉案,他更在乎太子的身體。
一個好皇帝,是百官之福,也是天下百姓之福,更是江山社稷之福。
正在思考之際,孔玉的聲音打斷了他的天馬行空。
“衣服都收拾好了沒有,要不要我幫你?”
孔玉有些猶豫,其實她早就在門口站了許久,但是有些話,他不知道該不該和孔捷說。
在她的印象里,自己的這個弟弟從小就跟在自己身邊,可以說,孔捷的成長,是孔玉一直看在眼中的。
不過近幾個月看來,自己的這個弟弟成長的有些讓她害怕,以至于孔玉在聽到孔捷取得的種種成就時,有些懷疑他人口中的那個,造福天下學子的孔學士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弟弟。
男孩到男人的成長往往只在一瞬間。
孔玉是這樣安慰自己的。
也許自己的弟弟真的長大了也說不定。
就在剛剛,她在與府內其他夫人的閑話中,打聽到了一個震驚的消息。
“不用了大姐,我都收拾好了,你要是不放心,就進來檢查一下。”
孔玉聽后,也是推開門走了進去。
見孔捷這么晚了還在看一些書卷,孔玉的眼中不免有些許心疼,她緩緩走到孔捷身前,環視了一圈四周,見沒有其他人,面色凝重了起來:
“我知道你已經長大了,有些事情我不應該過多干預你。“
“但北平不比應天,時刻要以自己的性命為重,切記不可做一些傻事。”
孔捷聽后,有些自戀的撥動了一下自己的頭發,食指指著自己的腦袋,開玩笑似的說道:
“放心,你老弟我可不是能干出傻事的人。”
孔玉見他一臉不正經的樣子,緩緩的抬起了玉手,直接給孔捷來了一個零幀起手,一把揪住了孔捷的耳朵,呵斥道:
“正經一點!”
“哦!”感受著耳朵上傳來的巨痛,孔捷雖然心有不甘,但畢竟是自己的老姐,也只能忍著。。。
見孔捷老實了幾分,孔玉剛有些想笑,卻想起了此次前來的正事,于是她假裝清了清嗓子,平復了一下情緒,認真的囑咐了起來:
“你已入朝為官,有的事情我不必多說,想來你也知道。”
“你姐夫說到底,算是太子的舅舅,所以你受太子器重,有一方面的原因我想是因為這個。”
是的,孔捷細細想來,若不是有藍玉這一層關系,孔捷也不會出現在西安行的出行名單上,也不會有之后的種種事情。
“可以說,涼國公的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特權,并不是因為當今圣上,而是太子!”
此話一出,孔捷甚至有些驚掉了下巴,他從未想過,自己的大姐竟能把事情看的如此透徹!
一時間,孔捷有些期待的點了點頭,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大姐到底已經知道哪一步。
“如果,我是說如果,太子若是有不測,涼國公府會落得什么下場,你知道嗎?”
臥槽!
孔捷此刻的內心已然不知驚訝到了何種程度,他知道孔玉有幾分聰明,因此他從來都沒有低看自己的這位大姐,但孔玉多年在這涼國公府內,以至于自己也沒有太過高看她。
但沒想到,孔玉竟是能在未卜先知的情況下,想到了太子不測這一步。。。
在忐忑的神情下,孔捷緩緩的從口中吐出了:“誅九族”這三個字。
孔玉聽后,頓時有些許惱火,握緊拳頭對著孔捷的腦袋狠狠的來了那么一下,而后咬緊牙怒罵道:
“誅你個大頭鬼啊!”
“太子若有不測,我們自然就是太孫黨的!”
孔捷捂著腦袋,有些委屈的在心中嘀咕了一句:還是高看她了啊。。。
轉念一想,若自己并不知曉后續的歷史發展,是否也會像孔玉一般,就覺得自己是太孫黨的一員呢?
但對于建文帝朱允炆來說,你把自己當作他的支持者,可人家未必把你當臣子啊。。。
“你此去北平,要時刻注意,要與燕王府保持距離。”
嗯???
“若是太子真有不測,對皇位最有影響的就是'秦晉燕'三王。”
“易儲之事暫且不提。”
“以當今圣上的脾性,保不準會提前做出什么舉動。”
“所以你此去北平,切記切記一定要與燕王府的人保持距離!”
自己終是小看了這個大姐的眼界啊!
這樣的分析,已經不是一名尋常的國公夫人能夠想到的!
至少,孔玉有一點猜測的很對,朱元璋不會易儲!
至于太子如有不測,也是在假如的基礎上。
看的出來,孔捷此去北平,孔玉也是為他操了不少的心。
與其他一些瑣事相比,此間話語,無疑是在確保自己的性命!
孔捷頗為敬佩的看著眼前一臉正經的孔玉,他緩緩起身,雙手作揖向她鞠了一躬:
“請大姐放心,大姐說的,小弟定會牢記在心里。”
但,有些事情一旦發生,必然會是另外的結果。
此去北平,自是要見識一下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的風采。
以及那名幫助朱棣奪得皇位,一手策劃了靖難之役的黑衣宰相,姚廣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