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有料的理財課:戀愛給我的理財啟發
- 落英(杜笑笑)
- 2833字
- 2024-06-11 13:28:57
1.1 選基金經理和選戀愛對象一樣,合適很重要
如果說大學時代有兩道坎要跨過,大概就是考砸和失戀。
考砸讓我們知道,不是所有100分的付出,都能得到100分的回報。努力很重要,努力的程度是可以自己掌控的。機遇也很重要,但是機遇是不由自己控制的。我們能做的就是付出100 分的努力,當然90分也是人之常情,別過度“卷”自己,給自己一點喘息空間。至于結果是80分還是120分,我們要這樣對待:當結果是80分時不自責,別陷入遺憾的內耗;當結果是120分時不“膨脹”(網絡流行語,形容一個人越來越驕傲),不是每次努力都會有溢價。分數很重要,怎么看待分數也很重要,后者可能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
失戀讓我們明白,愛情沒有好壞之分,但有“合適的愛情”和“不合適的愛情”之分。讀書時我特別喜歡一句話:“愛對了固然是運氣,愛錯了那也是青春”,也是這句話支撐我熬過大二的失戀期。
當時我在武漢讀大學,初戀(對象)在長春讀大學,地理距離和性格差異讓這段剛萌芽的感情很快無疾而終。我至今還記得剛分手時那段灰蒙蒙的日子,無論何時何地,想到他就會哭:上課時會哭,坐公交車也會哭。除開那段時光,這輩子再流過的眼淚,加起來都沒有那段時間多。
當時的我失去的不只是一段感情,更是曾經驕傲、倔強的自己。分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想,是不是自己太驕傲了,學不會放下姿態體諒對方?是不是自己太倔強了,明明很想挽留,為什么不敢表達?
后來,我遇到了現在的老公鐘先生,歲月的打磨讓我褪去稚氣,學會了撒嬌示弱,也學會了勇敢說愛。我明白了“感情不是P K(對決),沒有贏家和輸家”,也明白了“愛要讓對方感受到,是付出和理解”。
“合適的愛情”不僅是指遇到合適的人,也是指合適的自己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人。
我們在買基金的時候也是這樣,要明確自己的投資風格,比如更重視收益還是更重視波動,是價值型投資者還是成長型投資者。要明確開始買入的時機,擇時比較復雜,涉及基本面分析,我們在后面的章節會具體講解,剩下的事就是挑選出合適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
根據天天基金網的數據,如圖1-1 所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市場上有超過200家基金公司,有超過1.8萬只基金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數據都還在持續增加中。

圖1-1
對新手來說,在市場上這么多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里挑選,往往都要看花眼了,選擇起來的確有不小的難度。
先思考第一個問題,有哪些比較優秀的基金公司值得我們關注呢?
我們在選擇基金公司的時候,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來考察。
第一,看基金公司的品牌聲譽,有良好聲譽的基金公司才值得信賴。
我們可以通過基金評級和市場口碑來看基金公司的品牌聲譽,比如,天天基金網對全市場的200 多家基金公司做了一個評級,叫天相評級,大家可以參考。
天相評級設有5個等級(分別是1星、2星、3星、4星、5星),如果公司評級達到4 星或5星級,說明這家基金公司的整體實力不錯。如果公司評級只達到1星或2星級,說明實力相對一般。那些暫無評級的基金公司,就要謹慎一些,可能某些方面有缺陷。
第二,看基金公司成立時間和規模情況,一家歷史悠久、資產管理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往往更具實力和穩定性。
對于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規模走勢,需要關注的細節是它是否有太大的波動,以及管理的基金規模是否越來越大。如果基金管理的規模持續上升,就意味著這家公司的管理比較規范,效益相對較好,綜合實力相對較強。
第三,看基金公司的歷史業績表現。
盡管過去的業績不能保證未來的表現,但擁有長期穩定且良好的業績,意味著該基金公司具有較強的投資管理能力。我們可以拿心儀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產品的整體收益,與同類基金平均收益,以及滬深300指數收益做對比。比如,可以分別對比它們近6個月、近1年、近3年和近5年的收益。
第四,看基金的持有人結構。
機構持有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家基金公司的實力,機構持有的比例越大,說明專業人士對這家基金公司越認可。
對于單個基金來說,如果機構持有的比例大,就說明這段時間機構比較看好該基金的投資邏輯。但由于機構對市場比較敏感,反應比較迅速,且進出市場很快,所以機構對基金凈值的波動可能會有較大影響。
第五,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情況。
基金經理是一只基金的靈魂人物,一只基金最終是賺錢還是虧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好的基金經理能讓我們賺得多,因此在基金經理的選擇上要特別注意。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判斷基金經理是否優秀呢?
總的來看,有三個方面可以參考。
第一,基金經理的投資經驗。
一般來說,基金經理的管理經驗在5年以上為好,有10年以上經驗更優。厲害的專業背景往往意味著基本功扎實,如果還能擁有深厚的資歷和豐富的實戰經驗,那么這類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產品的長期收益大概率會是不錯的。原因很簡單,基金經理的基金管理從業年限越長,投資經驗越豐富,對不同市場風格的適應程度就越好。
雖然經驗不能當飯吃,但通常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在應對極端情況時會更加沉穩。尤其是經過牛熊周期洗禮的基金經理,從長期來看,基金業績相對會更加平穩。
第二,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
衡量基金經理盈利能力的指標,主要就是旗下基金的業績。雖然考察基金經理的過往管理業績,并不能起到預測未來業績的作用,但是卻能起到很好的參考作用。我們可以選擇任職以來收益率高的,以及與同類基金相比,與代表市場平均收益的滬深300 指數相比,收益率較好的那些基金的基金經理。
一般來說,可以選擇管理基金過往業績3年期排名、5年期排名都在同類型前1/4的基金經理。同時可以觀察其所管理基金的天相評級是否達到4星級以上,是否獲得過金牛獎等,這些獎項對于基金經理來說是很好的加分項。
第三,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
選擇基金經理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與自己投資風格相符合的基金經理。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最好選擇投資風格為價值型的基金經理。相反,如果你是成長型投資者,最好選擇投資風格為成長型的基金經理。你可以查看基金經理的歷史資料、投資風格、基金行業配置、重倉股及倉位等,這些信息都可以通過第三方基金平臺、基金定期發布的年報、半年報、季報查到。
總的來說,經歷過一輪牛熊周期,并且管理一只基金達到5年以上,業績表現相對較好的那些基金經理,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對象。選擇這類基金經理旗下的基金產品,未來長期的收益情況相對會比較好。
以上就是新手在購買基金的時候,篩選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方法。
我投資基金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了,我欣賞能夠一直堅守自己的投資能力圈,同時不斷迭代投資體系的基金經理。有不少基金經理乃至一些基金管理規模在百億元以上的“明星”基金經理,之前都有過忍受不了不斷逼空的行情,低位賣出手里的持倉股,高位買入熱點題材股的情況。
我不能說這種“追漲殺跌”的行為是對是錯,但是我很少買“跨界”基金經理的基金產品。因為每位基金經理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比如有人專攻消費板塊,有人專攻高端制造板塊,他們都有自己的投資能力圈。相比有些人在做投資時“由于一時漲跌隨意切換賽道”,我更傾向于“術業有專攻”。
忍住寂寞,熬過周期,賺認知內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