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藍皮書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 1077字
- 2024-06-11 13:25:45
第二節 發展特點
一、5G+千兆光網賦能傳統產業轉型發展,網絡供給能力持續增強
5G、千兆光網等新型信息通信設備建設增加,行業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2年,全球共有96個國家/地區的243家運營商開通5G商用服務,5G覆蓋率超過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我國5G基站共有231.2萬個,2022年新建5G基站88.7萬個,5G網絡建設穩步推進;千兆光網“追光計劃”初見成效,目前共建成110個千兆城市,網絡覆蓋能力持續增強,5G、千兆光網不斷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發展。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數字經濟時代,以5G、千兆光網為代表的新型信息通信技術逐步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的關鍵。
二、網絡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全光網建設加快推進
網絡基礎設施進一步優化。2022年,新建光纜線路長度477.2萬千米,全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5958萬千米。其中,長途光纜線路、本地網中繼光纜線路和接入網光纜線路長度分別達109.5萬、2146萬和3702萬千米。截至2022年年底,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達10.71億個,比上年末凈增5320萬個。其中,光纖接入(FTTH/O)端口數達10.25億個,比上年末凈增6534萬個,占比由上年末的94.3%提升至95.7%。截至2022年年底,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10GPON端口數達1523萬個,比上年末凈增737.1萬個。
三、行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新興業務收入增勢突出
電信業務量收呈較快增長態勢。2022年,我國電信業務收入累計1.5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0%,保持自2014年來較高增長水平。按照上年不變單價計算,全年電信業務總量完成1.7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1.3%。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業務快速發展,2022年合計完成業務收入3072億元,同比增長32.4%,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6.1%提升至19.4%,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5.1個百分點。其中,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業務收入比上年分別增長11.5%、118.2%、58%、24.7%。
四、行業投資和融合應用發力,拉動數字經濟需求增長
行業投資保持增長,2022年通信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193億元,同比增長3.3%。投資進一步向“新基建”傾斜,其中完成5G投資超1803億元,占比達43%;互聯網及數據通信投資增長最快,同比增長26.2%。數據流量消費活躍,2022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2618億GB,同比增長18.1%,月戶均接入流量(DOU)達到15.2GB/(戶·月),同比增加1.84GB/(戶·月);固定寬帶的接入流量增速達47.2%;物聯網終端的接入流量增速達64.4%。融合應用不斷拓展,2022年全國投資建設的“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超4000個,打造了一批5G全連接工廠。電信企業利用5G切片技術提供了超1.4萬個5G虛擬專網,助力各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1] MIMO:Multiple Input Mulitple Output,多輸入多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