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編寫說明

中國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國傳統文化是學好中醫學的文化之根、思想之源。教育部及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倡導要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與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修養,彰顯民族自豪感。隨著時代的發展,醫學的人文性逐漸彰顯。醫學應當是有溫度的科學,中醫學一貫倡導的“醫乃仁術”“大醫精誠”的思想正是醫學人文性的集中體現。在當今網絡時代,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模式發生了變化,討論、互動、協作成為最常見的學習模式。由此,本教材應運而生。

本教材是醫學與人文精神的有機結合,其主要特色有二:一是精選中國傳統文化的有關知識,使醫學生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了解中醫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思維方法;二是通過對中醫學基本內容的講述,使非醫專業的大學生和廣大的中醫愛好者,通過對文化的認同了解中醫學,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進而普及中醫學防治疾病、維護健康的理念,激發學習研究中醫學的興趣。本教材的學習,能強化學習者的中醫思維,深化學習者對中醫基礎理論的認識,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豐富并發展中醫理論;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學生人文素養,了解中醫學的理論淵源;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學習中國經典的興趣;傳統文化與中醫學的比較研究,可培養和鞏固學生的中醫思維,為中醫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醫特色文化,更好地服務臨床,提高防治效果。

本教材的主要內容包括易學思想與中醫學、道家思想與中醫學、儒家思想與中醫學、佛家思想與中醫學、兵家思想與中醫學、宋明理學與中醫學六個專題,每個專題分為概說、主要思想及其對中醫學的影響三部分。

本教材主要適用于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臨床醫學、護理學等專業研究生、本科生,也可作為非醫學類大學生、廣大中醫愛好者、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的選用教材。本課程在山東中醫藥大學研究生中開課十余年,現為臨床研究生的必選課程,每年約1000人選課,且規模持續擴大。中醫藥院校如開設同類課程,也可作為選用教材。

全體編寫人員遵循嚴謹求實、認真負責的原則,群策群力,精益求精,共同制訂教學大綱與編寫原則,根據各位編委的專業與學術特長進行分工。緒論由張慶祥、劉明完成,第一章易學思想與中醫學由趙榮波完成,第二章道家思想與中醫學由張慶祥、鮑霞完成,第三章儒家思想與中醫學由鄭紅、徐婉梨完成,第四章佛家思想與中醫學由李成華、孫慧明完成,第五章兵家思想與中醫學由張露、劉旭花完成,第六章宋明理學與中醫學由孟慶巖、劉園園完成。初稿完成后,由編寫人員多次交互審稿,全書由主編張慶祥統稿,并由山東中醫藥大學孫廣仁教授審定。

由于編寫倉促,編寫人員水平有限,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師生及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于進一步修改與完善。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編委會

2022年6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平阴县| 介休市| 米脂县| 惠水县| 镇安县| 乌鲁木齐县| 北宁市| 应城市| 徐州市| 平凉市| 军事| 华阴市| 巧家县| 黑山县| 威宁| 施秉县| 永年县| 五寨县| 绥芬河市| 历史| 绥棱县| 靖宇县| 三明市| 平顶山市| 久治县| 容城县| 连江县| 新建县| 周宁县| 浦县| 镇康县| 鹿泉市| 五常市| 丁青县| 柯坪县| 泗水县| 琼结县| 平凉市| 宝鸡市|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