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學實驗(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章新友 侯俊玲主編
- 7字
- 2024-06-21 20:58:32
實驗一 基本測量
1-1 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計的使用
[實驗目的]
1.掌握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計的原理。
2.學會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計的使用方法。
3.運用誤差理論和有效數字的運算規則完成實驗數據處理,并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
[實驗器材]
游標卡尺、螺旋測微計、待測物體等。
[儀器描述]
長度是基本物理量。從外形上看,各種測量儀器雖然不同,但其標度大都是按照一定的長度來劃分的。如用各種溫度計測量溫度,就是確定水銀柱面在溫度標尺上的位置;測量電流或電壓的各種儀表,就是確定指針在電流表或電壓表刻度上的位置。總之,科學實驗中的測量大多數可歸結為長度測量。長度測量是一切測量的基礎,是最基本的物理測量之一。
常用的簡單測量長度的量具有米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計和讀數顯微鏡等。它們的測量范圍和測量精度各不相同,學習使用時,應注意掌握它們的構造特點、規則性能、讀數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維護知識等,以便在實際測量中,能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選擇使用。
[實驗原理]
1.游標卡尺 游標卡尺簡稱卡尺。它可以用來測物體的長、寬、高和深及圓環的內、外直徑。測量的長度可精確到0.02mm、0.05mm或0.1mm。本實驗以0.02mm為例,介紹游標卡尺的基本結構,測量精度的確定,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游標卡尺的構造如圖1-1所示,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刻有毫米刻度的直尺D,稱為主尺,在主尺D上有量爪A、A';另一部分為附加在主尺上能沿主尺滑動并有量爪B、B'的不同分度尺,稱為游標E。量爪A、B用來測量物體的厚度和外徑;量爪A'、B'用來測量內徑;C為尾尺,用來測物體孔深或槽深,待測物體的各種數值由游標零線和主尺零線之間的距離來表示。M為固定螺釘,用螺釘固定后,可保持原測量值。

圖1-1 游標卡尺的外形與構造
游標尺與主尺有如下關系,若游標尺上最小總格數為A時,且A個最小分格的總長等于主尺上A-1個最小分格的總長。如果X、Y分別為游標尺、主尺上最小分格的長度,則有
AX=(A-1)Y
所以有

主尺上一個分格長Y與游標尺上一個分格長X之差值如果用ΔK表示,則有

即主尺上的最小分格長度除以游標尺上的總格數。ΔK叫游標尺的精度。
許多測量儀器上都采用游標裝置,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等。有的游標刻在直尺上,也有的刻在圓盤上(如旋光儀、分光儀等),它們的原理和讀數方法都是一樣的。一般來說游標尺的精度可用下式計算。

例如:游標卡尺的主尺上一個最小分格為1mm,游標尺上共刻有50個最小分格,則該游標卡尺的精度為

精度0.02表示游標尺上一個最小分格比主尺上一個最小分格長度小0.02mm。
游標卡尺的讀數包括整數部分(L)和小數部分(ΔL)。如圖1-2所示,在測物體的總長度時,把物體夾在量爪之間,被測物體的總長度是游標尺零線與主尺零線之間的距離。

圖1-2 游標卡尺的使用
具體讀數方法可分兩步進行。
(1)主尺讀數 讀出主尺上最靠近游標尺“0”刻線的整數部分L。
(2)游標讀數 找出游標尺上“0”刻線右邊第幾條刻線和主尺的刻線對得最齊,將該條刻線的序號乘以游標尺的精度,即為小數部分ΔL。
如圖1-3所示,游標卡尺的精度是0.02mm,主尺上最靠近游標“0”線的刻線在33.00mm和34.00mm之間,主尺讀數為L=33.00mm;游標尺上“0”線右邊第23條刻線和主尺的刻線對得最齊,游標部分的讀數ΔL為23×0.02=0.46(mm)。被測物體長度為:
L+ΔL=33.00+0.02×23=33.46(mm)

圖1-3 游標卡尺的讀數
2.螺旋測微計 螺旋測微計也叫千分尺,是一種比游標卡尺更精密的量具,較為常見的一種如圖1-4所示,分度值是0.01mm,量程為0~25mm。
其構造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曲柄和固定套筒互相牢固地連在一起;另一部分是微分筒和測微螺桿牢固地連在一起。因為在固定套筒里刻有陰螺紋,測微螺桿的外面刻有陽螺旋,所以后一組可以相對前一組轉動。轉動時測微螺桿就向左或右移動,曲柄附在測砧和固定套筒上。微分筒后端附有測力裝置(保護棘輪)。當鎖緊手柄鎖緊后,固定套筒和微分筒的位置就固定不變。

圖1-4 螺旋測微計的外形與構造
1.尺架 2.測砧 3.測微螺桿 4.隔熱裝置 5.鎖緊裝置 6.固定套筒7.微分筒 8.測力裝置 9.扳子 10.曲柄
固定套筒上刻有一條橫線,其下側是一個有毫米刻度的直尺,即主尺;它的任一刻線與其上側相鄰線的間距是0.5mm。在微分筒的一端側面上刻有50等分的刻度,稱為副尺。測微螺桿的螺距0.5mm,即微分筒旋轉一周,測微螺桿就前進或后退0.5mm,因此微分筒每轉一個刻度,測微螺桿就前進或者后退0.01mm,這個數值就是螺旋測微計的精密度。
若測微螺桿的一端與測砧相接觸,微分筒的邊緣就和固定套筒上零刻度相重合,同時微分筒邊緣上的零刻度線和固定套筒主尺上的橫線相重合,這就是零位,如圖1-5(a)所示。當微分筒向后旋轉一周時,測微螺桿就離開測砧0.5mm,固定套筒上便露出0.5mm的刻度線,向后轉兩周,固定套筒上露出1mm的刻線,表示測微螺桿和測砧相距1mm,依此類推。因此根據微分筒邊緣所在的位置可以從主尺上讀出0.5mm以上的讀數(0.5,1,1.5…),不足0.5mm的小數部分從副尺上讀出。

圖1-5 讀數示意圖
如圖1-5(b)所示,在固定套筒的主尺上的讀數超過5mm不到5.5mm,主尺的橫線所對微分筒邊緣上的刻度數已經超過了38個刻度,而還沒達到39個刻度,估讀為38.3,因此物體的長度為結果中最后一位數字3是估讀的。
l=5mm+38.3×0.01mm=5.383mm
在圖1-5(c)所示中,在固定套筒的主尺上的讀數已超過5.5mm不到6mm;微分筒邊緣上的刻度讀數為38格多,還沒達到39個刻度,多出的部分約為一個格的十分之七,所以估讀為38.7。它的讀數應為
l=5.5mm+38.7×0.01mm=5.887mm
最后一位數字7是估讀的。在這里請特別注意上面兩個讀數的區別。
[實驗步驟]
1.游標卡尺的使用
(1)先使游標卡尺的兩量爪密切結合,測零點讀數,若游標上的零刻線與主尺上的零刻線重合,則零點讀為零。右手握主尺,用拇指推動游標尺上小輪,使游標尺向右移動到某一任意位置,固定螺絲M后讀出長度值。在掌握操作方法和讀數方法后開始測量。
(2)用游標卡尺測圓筒的內徑、外徑、深度和高度,填入表1-1。注意要取不同的位置反復測五次,按表中的要求填寫各項,并求出圓筒內體積、絕對誤差、相對誤差和測量結果。
2.螺旋測微計的使用
(1)掌握螺旋測微計注意事項,熟悉使用方法和讀數方法后,再開始測量。
(2)記下零點讀數,測量小鋼球和金屬絲的直徑各五次。將測量值填入表1-2,并求鋼球的體積和金屬絲的截面積以及它們的絕對誤差、相對誤差和測量結果。
[數據記錄與處理]
1.游標卡尺的使用
表1-1 游標卡尺測量圓筒 精密度:_______mm

續表

圓筒內的體積

相對誤差

絕對誤差

測量結果

2.螺旋測微器的使用
表1-2 螺旋測微計測量直徑 精密度:______mm

鋼球的體積

相對誤差

體積的絕對誤差

測量結果

金屬絲的截面積

相對誤差

截面積的絕對誤差

測量結果

[注意事項]
1.游標卡尺
(1)不要用游標卡尺測量運動中或過熱的物體。
(2)推游標尺時,不要用力過大。可用左手拿著被測物體,右手拿著卡尺,用右手大拇指輕輕推游標尺,使量爪觸靠物體,切記不要夾得過緊和在量爪處來回擦動,以免損壞刀口。
(3)讀數時要將固定螺釘M固定;移動游標尺時,應松開固定螺絲M。
(4)用完后,必須揩凈量面,上油防銹,放回儀器盒內,切勿受潮濕,這樣才能保持它的準確度,延長使用壽命。
(5)卡尺存放應避開磁體、熱源和有腐蝕性環境。
2.螺旋測微計
(1)測量時手要握住隔熱裝置,不要接觸尺架,以免影響測量精度。
(2)當使測微螺桿的一端靠近并接觸被測物或測砧時,不要再直接旋轉微分筒,一定要改旋保護棘輪,當聽到“咔、咔”的聲音,就不再旋轉保護棘輪了。這樣可以保證測微螺桿以適當壓力加在被測物或測砧上,不太松又不太緊。
(3)測量時,不足微分筒一格的測量值可估讀。
(4)測量前要調好零位,記錄零點讀數。如果微分筒邊緣上零線與固定套筒主尺上的橫線相重合,恰為零位,零點讀數為0。如果活動套筒邊緣上零線在主尺橫線下方,則零點讀數為正值。例如:主尺上橫線與活動套筒邊緣的第5根線重合,零點數是+0.050mm;如果活動套筒邊緣零線在主尺橫線的上方,則零點讀數為負值。例如,主尺上的橫線與活動套筒邊緣的第45根橫線(即0線下方第五根線)重合,零點讀數為-0.050mm。實際物體長度應等于螺旋測微器的讀數與零點讀數之差。
(5)用完后,測微螺桿和測砧間要留有一定縫隙,防止熱膨脹時兩者過分壓緊而損壞螺紋。再將其擦凈放入儀器盒中,置于陰涼干燥的環境中妥善保管。
[思考題]
1.游標尺精密度如何計算?用游標卡尺進行測量時,如何讀數?
2.螺旋測微計的精密度如何確定?用它進行測量時如何讀數?
3.使用游標卡尺、螺旋測微計,應注意哪些事項?
- 專科技能培訓教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冊
- 體重管理(互聯網中醫院醫護人員培訓系列教材)
- 中醫藥創新創業指導教程(全國中醫藥行業職業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臨證實用學苑藥性賦
- 公眾衛生應急技能培訓教程
- 病原生物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
- 溫病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精神疾病專輯
- 2018年中醫、中西醫結合執業(含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通關寶典
- 針刀醫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醫用影像設備(CT/MR/DSA)成像原理與臨床應用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規劃教材:婦產科學
- 中醫診斷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疫苗的質量控制與評價
- 男性生殖健康管理(互聯網中醫院醫護人員培訓系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