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苗醫(yī)臨床學(xué)
  • 唐東昕 夏景富主編
  • 757字
  • 2024-06-21 19:48:19

第四節(jié) 疾病分類與命名

一、疾病分類

苗族醫(yī)學(xué)中廣泛流傳著冷熱兩綱、三十六癥、七十二疾病、一百零八小癥之說,但因苗族的地域差異,分支略有不同,疾病分類也有所差異,后來歷代苗醫(yī)學(xué)者根據(jù)某些共同屬性而將疾病進(jìn)行整理歸類,分為癥、風(fēng)、驚、痧、翻、小兒十二胎病、新生兒十二抽病、癀、疔、丹毒、花、瘡等。

二、疾病命名

1.以取類比象命名

(1)以動物形象命名:如坐臥不安,行走如荒野的兔子叫作“兔子翻”;雙上肢抽搐像鷂鷹閃翅的稱為“鷂子經(jīng)”;胸腹如火燒,叫聲如小狗者稱為“狗兒癥”;膝關(guān)節(jié)紅腫發(fā)亮、形如貓頭者叫作“貓頭癥”。

(2)以植物形象命名:如皮膚紅腫潰爛外翻突起如花狀,稱之為“花”。發(fā)于乳房者,稱為奶花;發(fā)于背部者,稱為背花;發(fā)于腰部者,稱為腰花;發(fā)于腹部者,稱為肚花。

(3)以家常使用物品命名:如皮膚病灶頑硬,行小根深,如釘子狀稱為疔類疾病,如火疔、水疔、銅疔等疾病。

2.以病因命名

如男子縱欲過度所產(chǎn)生的疾病稱為“男色癥”,婦女在經(jīng)期行房事所產(chǎn)生的疾病叫作“月家樂癥”,因外感風(fēng)寒引起的腹痛、腹瀉稱“寒風(fēng)經(jīng)”等。

3.以病位命名

如頸部生癀叫作“頸癀”;咽喉癢痛,吞咽困難,聲嘶者,稱為“哈喉癥”;陰莖縮入小腹部所引起的疼痛,稱為“縮陰癥”。

4.以主要癥狀命名

如患者喜食生米,面色萎黃者,稱為“米黃癥”;腹大骨瘦,皮黃無神者,稱為“黃臌癥”;皮膚瘙癢,皮屑多如雪花者,稱為“雪皮風(fēng)癥”;發(fā)病時角弓反張者,稱為“翻腰驚”;抽搐時腳向后翻者,稱為“翻腳驚”;全身發(fā)癢難忍,心燒煩躁者,稱為“奇癢癥”;舌縮入喉,陰縮入腹者,稱為“下扯上,上扯下癥”。

5.以病灶的色澤命名

如患者局部皮膚略高出皮面,邊緣清楚,光亮灼熱,紅如涂丹等,稱為“丹”類疾病;滿口皆生白色斑點(diǎn),甚至白膜滿口者,叫作“白口瘡”;高熱,遍身有出血點(diǎn)如紅砂粒者,叫作“紅痧癥”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原市| 海原县| 通化县| 泽普县| 上林县| 阳曲县| 富民县| 邓州市| 科技| 汉源县| 安仁县| 鹤岗市| 石泉县| 灌阳县| 房产| 河西区| 大新县| 边坝县| 威远县| 广宗县| 凤阳县| 文昌市| 米脂县| 泌阳县| 饶阳县| 嵊州市| 广昌县| 资中县| 祁东县| 弋阳县| 巴彦淖尔市| 迁西县| 会理县| 镇坪县| 仙桃市| 平安县| 西昌市| 东乡族自治县| 保德县| 四子王旗|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