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著作,它集中地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早期的成就,創立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為中醫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被后世尊稱為“醫家之宗”。后世歷代醫家精研《黃帝內經》,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健康及繁衍做出了巨大貢獻。

《黃帝內經》由《素問》和《靈樞》兩個部分組成,各九卷。

《素問》共計八十一篇,各篇內容有所側重,各篇篇幅長短不一。歸納整部《素問》,主要闡述了人體生命活動規律、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養生及運氣等,對經絡及針法也有闡述。《素問》的醫學理論博大精深,注重人體生命活動與自然萬物的整體關聯,“人與天地相參”這個對人體生命的獨特認識方法,也使《素問》的醫學理論更具有獨特性。

《素問》研究人體生命規律和疾病規律的指導思想,比較突出地表現為整體系統的恒動觀。一是認為人體生命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把活著的人放到大自然背景下來研究人體生命活動與自然氣候規律的相應性,研究自然規律對人體生命活動的影響性;二是認為人體精氣神及人體臟腑表里上下內外及經絡氣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彼此相互關聯,互生互化,一者出現問題則波及其他,具體歸納為天人相應觀、陰陽辯證觀、形神合一觀。《素問》的方法論內容也比較豐富,主要有解剖觀察、援物比類、直覺思維、司外揣內、揆度奇恒及圖式推演等。

《素問》這部中醫學經典著作不僅包含了獨特的博大精深的中醫學理論,還展現了我國古代天文、歷法、氣象、地理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并將這些自然科學成果與人體生命科學緊密結合,運用于養生保健、預防疾病及治療疾病當中。尤其重要的是,《黃帝內經》運用了古代優秀文化中道家、陰陽家用以闡明自然萬物變化規律的陰陽理論、五行理論及精氣學說,使中醫學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陰陽五行理論能夠闡明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生長消亡規律,那么,人體生命也是自然萬物之一,人體生命是秉承自然陰陽五行之氣而生,所以,陰陽五行及精氣學說就一定能夠說明人體生命活動規律及疾病規律。同時,陰陽五行理論在中醫學中的運用,也豐富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內涵及內容,沒有哪一門學科像中醫學這樣將陰陽五行理論運用得如此充分、如此淋漓盡致。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就從學習《素問》入手,從學習《黃帝內經》入手。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本書以宋顧從德《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為底本,補入第七十二篇、第七十三篇,錄其原文,對難以理解的字詞進行注釋,并在每篇正文前冠以篇解,以便于讀者更好地學習理解。

蘇穎

2023年6月26日

于長春中醫藥大學杏林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霸州市| 响水县| 巴林右旗| 新干县| 周口市| 潍坊市| 临猗县| 河曲县| 万年县| 翁牛特旗| 美姑县| 克拉玛依市| 奇台县| 凤山市| 西华县| 彭州市| 长白| 莱州市| 邵武市| 中超| 湖州市| 皮山县| 牟定县| 石台县| 文化| 平山县| 渑池县| 鹤峰县| 河南省| 永昌县| 渑池县| 临泉县| 巴马| 洛浦县| 大渡口区| 宁陵县| 苍溪县| 宁都县| 沙洋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