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味中藥歷代炮制輯要
- 王洪云 李智輝主編
- 417字
- 2024-06-12 17:45:54
歷代炮制方法輯要
1.大薊:燒灰存性,研極細末,用紙包,碗蓋于地上一夕,出火毒。(《十藥神書》,元·葛可久著,公元1348年)
2.大薊:旋取,微焙用。(《普濟方》,明·朱橚等編,公元1406年)
3.大薊:剉碎用。(《本草品匯精要》,明·劉文泰等纂,公元1505年)
4.大薊:曬干。(《醫學綱目》,明·樓英編纂,公元1565年)
5.大薊根:燒灰存性。(《魯府禁方》,明·龔廷賢編,公元1594年)
6.大薊根:細切。(《濟陰綱目》,明·武之望輯著,公元1620年)
7.大薊:燒灰存性,研細。(《醫宗必讀》,明·李中梓著,公元1637年)
8.大薊:酒洗或童便拌微焙。(《握靈本草》,清·王翃著,公元1683年)
9.大薊:①酒洗。②童便拌微炒。(《本草匯》,清·郭佩蘭著,公元1655年)
10.大薊:燒灰存性。(《本草述》,清·劉若金著,公元1666年)
11.大薊:消腫,搗汁用。止血,燒灰存性用。(《本草述鉤元》,清·楊時泰著,公元1666年?)
12.大薊葉:搗汁,入童便和酒飲。(《得配本草》,清·嚴西亭、施澹寧、洪緝庵同纂,公元17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