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外科四畔療法
- 劉明等主編
- 310字
- 2024-06-14 19:15:46
第三章 中醫四畔療法的歷史沿革
在中醫學的歷代文獻中積累了有關四畔的許多豐富的資料,尤其是在中醫外科疾病領域。諸多醫家從病灶四畔的病因病機、癥狀和治療都論述頗豐。我國現存的最早醫學方書《五十二病方》就記述了藥物圍敷病灶四畔的治療方法。晉代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首先提出了“四畔”一詞。南北朝時期的《劉涓子鬼遺方》對瘡瘍的四畔描述了其臨床表現,并且采用灸法和圍藥聯合應用于四畔施治。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將四畔的表現作為有頭疽和發背等疾病的診斷要點。明清時代學術流派紛呈,對病灶四畔的認識進入了繁盛時期,在四畔的辨證和治療上也充分地反映了醫家的學術觀點。這些醫籍的記述為后世總結四畔的診治經驗、形成四畔理論都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