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講 懸壺濟世

不炫虛名,惟其博濟;不計其功,不謀其利。

——明·龔信《古今醫鑒》

遣方用藥,不分貴賤,一視同仁,不謀取任何錢財。

小郎中探究(一)

你知道“懸壺濟世”的典故嗎?

懸壺濟世銅像

傳說東漢時期,一個叫費長房的人想學醫。一天,他見集市上有一位掛著葫蘆的賣藥老翁,據稱醫術高明,凡施藥必藥到病除。于是,他悄悄跟隨老翁。后見老翁在集市關閉后就化作一道煙鉆進葫蘆里。費長房覺得老翁絕非凡人,更加堅定了拜師之心,他便在葫蘆邊擺了一桌宴席恭候老翁。不多時,老翁便從葫蘆中跳了出來,費長房立即磕頭跪拜。老翁見費長房心誠,便收他為徒,將自己的醫術傳授于他。后來,費長房便成了遠近聞名的一代神醫。

為了紀念老翁,費長房在行醫時總把葫蘆掛在身上。久而久之,郎中行醫,便用葫蘆做招牌,以示醫術高超,人們也因此把葫蘆當作名醫招牌。

原來“懸壺濟世”的“壺”最早指的是葫蘆??!

醫者“懸壺”只是形式,治病救人才是實質!

小郎中探究(二)

你們認識古代哪些懸壺濟世的名醫?

杏林始祖——董奉

三國時期,吳國有一位醫生,名叫董奉。他行醫時從不索取酬金,治好后只要求患者在他的住宅周圍種杏樹。重病愈者栽杏5株,輕病愈者栽杏1株。數年之后,有杏萬株,郁然成林。

董奉為什么要讓患者種杏樹,而不是其他果樹呢?

杏仁,別名苦杏仁。杏仁入藥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自古以來,杏仁是一味常用的重要中藥,性微溫,味苦。具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功效,常常用于治療咳嗽、氣喘、腸燥便秘等疾病。

東漢末年,中原群雄割據,戰亂連年,傷寒肆虐。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治療傷寒的名方就有杏仁這味藥。所以杏仁在那個年代的需求量很高。

董奉身處那個時代,深知百姓流離失所,十分困苦。于是,他用這些杏子換來的糧食來救濟周邊的貧苦百姓。據記載,每年因此而受到救濟的貧苦百姓有兩三萬人,此舉真是功德無量。

后來,人們用“杏林”稱頌醫生,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等成語來贊揚醫生的高明醫術和高尚醫德。

外科鼻祖——華佗

華佗是東漢末年的著名醫者,相傳他以高超的醫術和“專治窮人”的高尚醫德流芳百世,在民間更有“華神仙”的美譽。

刮骨療毒

三國時期,華佗得知關羽大將中了毒箭,特來醫治。華佗看過關公的箭傷,需刮骨療毒才能根治。關羽伸出右臂,請華佗治療。華佗手法嫻熟,用刀把毒刮盡,敷上藥,并把傷口縫合。關公對眾將說:“此臂伸舒如故,一點也不痛。先生真是神醫!”并拿出黃金百兩酬謝,設宴款待。但華佗婉拒說:“某聞君侯高義,特來醫治,沒有希望要回報!”堅辭不受,留藥一帖,辭別而去。

制作麻沸散

華佗收治了許多戰場上受傷的人,為了減輕傷員們接受治療時的痛苦,他走訪了許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藥物,經過多次不同組方的調配,終于把麻醉藥試制成功。后來,他又把麻醉藥和熱酒進行配制,讓患者服下,等患者失去知覺后,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疾,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涂上藥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因此,華佗給它起名——麻沸。華佗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后世尊為“外科鼻祖”。

小郎中實踐(一)

各位小郎中,疫情來襲時,“逆行者”們挺身而出,哪里需要他們,他們就去哪里。對于他們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說的?

2021年12月,突如其來的鎮海本土確診病例,讓寧波一夕之間成了疫情的“風暴眼”。疫情就是命令!一個個醫務人員再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連夜馳援鎮海。

海曙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徐醫生在生日當天毅然選擇前往抗疫一線,舍小家,顧大家。

24小時待命,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加油,鎮海!加油,寧波!

對于他們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說的嗎?趕緊來向他們“表白”吧!

小郎中實踐(二)

如今,我們能坐在教室里學習,在操場上嬉戲,都離不開那些抗疫一線英雄們的努力與犧牲。是的,他們是國家的棟梁,也是了不起的中國人。作為小學生的我們要怎么做才能像他們那樣為祖國的抗疫戰爭貢獻力量呢?

宣傳防疫知識,讓身邊的人一起動起來。

我們要做好個人防護,保護自己就是在戰斗。

請設計一份宣傳小海報。

小郎中公益驛站

帶上防疫宣傳小海報,約上同學,到附近社區去給那里的老人們宣傳防疫小知識吧!

請你把宣傳的過程拍成照片放到之江匯平臺自己的學習空間,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阳县| 海林市| 闽清县| 威宁| 无棣县| 琼结县| 库尔勒市| 林甸县| 灌阳县| 南丹县| 日喀则市| 沁源县| 霍城县| 宣化县| 射阳县| 嵊州市| 开化县| 万载县| 昔阳县| 永仁县| 西峡县| 明溪县| 房产| 吉隆县| 绥滨县| 鹤峰县| 通河县| 禄丰县| 东宁县| 通江县| 北安市| 龙南县| 视频| 新安县| SHOW| 大庆市| 西峡县| 邻水| 昔阳县| 孙吴县|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