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倫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崔瑞蘭 趙麗主編
- 2026字
- 2024-06-14 18:34:35
一、醫學道德概述
(一)醫學道德的概念
醫學道德(medical morality)是社會占主導地位的道德在醫學領域中的具體體現,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醫學道德是指醫學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在醫療衛生工作中形成的具有醫學職業特征的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發揮作用,并用以調整醫務人員與服務對象之間、醫務人員與醫務人員之間,以及醫務人員與社會之間關系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規范的總和。廣義的醫學道德是指在醫學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規范人的行為及其在人身上形成的品德。不僅包括醫學職業道德、醫學科學道德、衛生管理道德,還包括患者道德。
(二)醫學道德的特點
人類社會自有文化以來,醫學道德一直是醫療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醫學的特殊性,醫學道德除了具有一般道德的特征外,還具有自身的特點。
1.全人類性與階級性的統一 醫學需要是全人類性的,沒有國家、階級的差別。醫術無國界,醫學工作者為全人類的健康服務,不受國籍、種族、膚色、年齡、政治派別、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影響。醫學道德的基本理論和觀點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例如,一視同仁是古今中外醫學道德規范的永恒主題。但是在階級社會里,醫學道德也打上了階級的烙印。醫學道德的全人類性只有在消滅了階級的社會中才能得以徹底實現。
2.繼承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醫學道德與醫學相伴而生,醫學的發展伴隨著醫學道德的發展變化。由于醫學的特殊性質和服務對象的相對穩定性,醫學道德的很多內容是可以超越時代而得以繼承的。可以說,繼承并弘揚醫學道德傳統是醫學道德進步的基本條件。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學的發展,醫學道德也在與時俱進,其內容也在不斷修正、豐富和完善,體現出時代的特征。
3.穩定性與變動性的統一 醫務人員的醫學道德品質,是在醫學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習慣,是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的統一體現。盡管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醫學道德規范及醫務人員的品德內涵會有一定的差別,但包含著相對穩定的因素,如醫學絕不能成為殘害人類或者政治黨派的斗爭工具;忠于醫學、仁愛救人、信守諾言、無私奉獻等一般被認為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美德等。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道德的內容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中“不為婦人施墮胎手術”的規定已逐漸被醫學界所摒棄。
4.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 醫學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是單純的技術,而是維護生命的一種道德實踐活動。醫務人員的個人品德也不是個人的某種先天稟賦,而是在長期的醫學實踐中,遵守社會道德規范,不斷錘煉而形成的一種特殊品質,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社會歷史條件和科學技術條件的變遷中,醫學道德經歷了從觀念萌芽到理論形態的轉變,醫學道德理論反過來又指導著醫學實踐。
(三)醫學道德的社會作用
1.對醫學人際關系的協調作用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特別是高新技術應用于臨床,給醫療機構人際關系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加強醫學道德建設,不僅意味著醫務人員要提升醫學道德修養,端正服務態度,嚴守醫學道德規范,做到文明行醫,禮貌待患,尊重同行,團結協作,而且還意味著患者能遵守就醫道德,文明就醫。責、權、利的明確,避免了醫學人際關系沖突,促進了醫學人際關系的和諧,也有利于提升醫療效果。
2.對醫療質量的保障作用 醫療質量是醫療機構的生命線。醫療質量不僅指醫療服務的及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且還包括患者的滿意度、醫療工作效率、醫療技術經濟效益,以及醫療的連續性和系統性等。醫務人員醫學道德修養的高低、醫德醫風的好壞,直接涉及患者的切身利益,影響著醫療質量。在醫學實踐中,醫學道德成為衡量醫務人員職業素養的標準之一,是調整醫學工作內外部各種關系的有力杠桿。醫務人員崇高的醫學道德品質,促進了角色的認同和職責的履行,醫務人員之間分工明確,又通力合作,必然有利于“以患者為中心,患者至上”服務理念的落實,從而保證醫療質量的提高。
3.對醫學學科的促進作用 醫學是一座知識的寶庫,既包括醫學技術知識,也包括醫學道德知識。道德是一種精神力量,精湛的醫學技術往往又是在高尚的醫學道德的指導下獲取的。國內外歷代著名醫家,無不是懷著“普濟眾生”“為病家謀幸福”的醫學理想,投身于醫學事業的。目前,在社會和醫學的發展過程中,醫學的發展面臨著更多的挑戰,這就需要醫務人員不斷提升道德修養,為醫學和醫療衛生事業及醫學學科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4.對社會文明的推動作用 醫學道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必經之路。醫療行業是一個救死扶傷的特殊行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窗口。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以醫謀私、以醫牟利的現象時有出現,影響著醫療行業的形象,也不利于社會的和諧。良好的醫學道德,有利于醫務人員自覺抵制利己主義思想,自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此外,人的情感是相互傳遞的,醫務人員高尚的道德情感以一種示范姿態,可以傳遞給患者,患者因此而心情舒暢,并把這種情感體驗轉化為自己的行為依次傳遞下去,促進社會風氣的凈化,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與進步。
- 體重管理(互聯網中醫院醫護人員培訓系列教材)
- 護理心理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科)規劃教材)
- 醫療護理員崗前培訓手冊
- 衛生法學概論(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高等數學習題集:新世紀第五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管理心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醫藥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生物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社會醫學:新世紀第二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兒科名家與學派薈萃(中醫師承系列教材)
- 介入超聲學科建設與規范
- 綜合醫院突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防控培訓教程
- 壯醫針灸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 腹腔鏡胃腸外科手術學(第2版)
- 醫院藥師基本技能與實踐引導式教學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