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何氏婦科專著校評(何氏二十八世醫著新編)作者名: (清)何應豫等著 何新慧等校評本章字數: 1012字更新時間: 2024-06-14 19:35:21
總序
何氏中醫是吾祖輩世代傳承的家業,自南宋至今已有870余年,歷三十代,曾醫生群出,事業輝煌,成就顯赫,令人自豪。傳到吾八世祖元長公已二十二世,定居青浦重固,一脈相承,名醫輩出,記憶中二十三世有書田公、小山公等,二十四世有鴻舫公、端叔公等,二十六世有乃賡公等。小山公是我七世祖,一生濟世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不僅醫術精湛,且詩賦甚好,著有《七榆草堂詩稿》,手邊這份今已泛黃的詩稿乃三叔維儉手抄。在詩稿末頁,三叔講述了抄寫經過:詩詞原稿由父親補榆(承耀)公贈之,收藏篋中。時隔22年,在1963年春節,維勤(按:我的父親)哥到訪說時希(按:其六世祖是書田公)弟在編輯何氏醫藥叢書,需要我們弟兄收藏的有關何氏醫書藥方、文物照片等。對此,我們應大力支持。于是維勤哥獻出先祖乃賡(端叔之孫)公照片,維馨(按:我的二叔)哥獻出鴻舫公藥方32張,維儉則獻出此詩稿。翌日即送到時希府上,同觀,并抄錄保存。三叔還感慨道:“祖先的偉大成就世傳不絕,至今第二十八代,代代有名醫,活人無算。但目今來說,何氏的醫生太少了,二十七世何承志一人,二十八世何時希一人,只二人。希何氏子弟應竭盡智能,發掘何氏醫學寶庫,把醫學發揚光大,為民服務,能有更多的傳人為廣大人民康健幸福而努力貢獻。”
我作為何氏二十九代,一生從事生物學,研究動物、植物,成為這方面的權威專家,雖與醫學有點關聯,但終不能為醫救人。所幸的是吾四叔維雄之女新慧,1977年考人上海中醫學院(今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系,成為中醫師而繼承祖業,二十九世有傳人了。她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努力奮斗,晉得教授、博導;2014年“竿山何氏中醫文化”人選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她是代表性傳承人。更令人興奮喜悅的是,新慧傾其智能,殫精竭慮,廢寢忘食,歷時五載,主編了《何氏二十八世醫著新編》,洋洋數百萬字,分列11冊,有中藥、方劑、外感病、內傷病、婦科、醫案等專著;以及醫家專著,如十九世何炫、二十二世何元長、二十三世何書田、二十四世何鴻舫、二十八世何時希等。收錄的醫著較全,現存的何氏醫著基本無缺,并對這些醫著做整理校注以及評析,不僅使諸多抄本、影印本得以清晰明了,更釋疑解難,使讀者讀之易懂易學,尤其是《何氏內婦科臨證指要》一冊,集何氏醫學之大成,是傳承發揚何氏醫學的典范,能對臨證指點迷津。至此,前輩的心愿得以實現,即如新慧所說:“此套著作既告慰先輩,又啟示后學,何氏醫學代代相傳,永葆輝煌。”
故樂以為序!
二〇二二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