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難得的機會
- 重生人皇,功德拉滿打造不敗殷商
- 溫暖晴空
- 2034字
- 2025-08-30 23:00:00
“道家三寶,其一不敢為天下先”,大王卻與之相反,而商容如今既不能作為一閑人歸去,命運所沾又不能違仙神之意。
一去難作,一作兩難。
想之仙神皆悠然塵外,貌似人族對仙神的信仰天經地義。
黎庶無知,大王又狂妄自大。
周圍人有意粉飾,加上刻意蒙蔽,大王難免忘乎其形。
可大王發布巽令,為什么感覺有扭轉乾坤之力?
其中又有何玄機,他就更無法清楚了。
滿朝卿士大夫隱隱感覺大王是有道之君,只是對他們不太友好。
人間歷歷所生之事,在女媧宮中抬頭的一瞬間便注定。
與其說是舉止失當,倒不如說是空有人皇之名的他,對女媧的一種慕羨。
但今時不同往日!
楊任角立杰出,聽出大王語帶玄機,“莫可究詰過深”,自無曲備之意,手持詔命,文武皆至,朝里更是有不少前輩,為政一絕。
即奏:“臣雖刻己,但恐諸事粘著,大王獨出心裁,六部乍設,各位空虛,有能者擔之,臣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也難得其所哉,而大王日理萬機,觀于既往,下聽群臣看誰可暫任。
若大王不與,則另論。
六部個個主管,看誰能勝任空位。”
莫教事頻頻,般般非等閑。
就連王后身邊的侍婢,都知道楊任的意思是,在朝中定下六部人選。
“君無戲言”,那定就是定了。
至于什么人適合,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主管,不能不好好忖度。
同朝為臣,楊任對一些朝堂大臣的能力也更為了解。
子受準其所奏。
鑒往知來,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主管,并非無可任之才,經一覽,自然有可以勝任之人。
也無障阻,被提為六部主管,可以說子受對他們恩深似海。
更無人敢在此時阻于六部之制,妨礙江山社稷。
六部主管無不是受激賞之人,可一一而定,橫絕奮飛方能任六部之職。
此前俱是無能之輩!
其令昏昏,使人昭昭。
每況愈下,朝政日非,慕古薄今,死守成制,小不知大體,用時不勝其任。
而定六部后,其再也不能肆無忌憚。
只有這樣,六部交給他們,子受才算放心。
只是不知……
如今國庫入不敷出,關鍵還是戶部主管。
比干為正相,商容本可為副,使之戴罪立功。
但商容深陷其罪。
賊計陰謀中,商容可是很重要的。
人盡其才,就讓商容擔任戶部主管,也不算可惜。
如果商容不能以身作則,便知其罪如何,同時以解眾惑!
縱使三公也不能違律屈法,丞相、六部主管更應謹守職責。
一切皆是楊任所奏、所議、所提,子受點頭。
而楊任心中直贊大王英明果斷。
疑賊奸計,遂用之懲之,而非殺之。
法不可廢,丞相和六部之間,權利漸渡,從而不能以意為之,乘間作禍。
維護江山社稷,分散了一人治權的危害。
顯然子受更注重“人治”,而非“天隨人愿”!
大王神情漠漠,語氣淡淡。
“春色融冶,景鮮物妍,孤即日便打算帶王后外出游玩一番,正值三月,不知諸位愛卿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
春上國事繁多,大王竟有心出游?
大王出人預料的事情,群臣早已司空見慣,滿朝卿士大夫,只有商容感受不一樣。
子受一言,商容知道這是難得的機會!
但商容自知其非,之前他一直按耐,不發一言,不是他寵辱不驚,而是他一直在等待適合發揮的時候。
如今他屈居戶部,滿朝卿士都在看著他。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雖然自身有些慘淡,相比于之前朝政獨攬,如今已是千古罪人。
而大王之所以沒有不依不饒,只是大王需要暫用他,暫任戶部。
雖然不能濯洗其罪,但朝中言奏,間有國事,就應奏報出來。
子受面無波瀾,但對商容而言,大王天
威難測,恐有外露,殊不知子受一切盡知。
以看風景的名義出游顯然不合適,開門見山直言,朝堂照見,
整頓朝堂之后,以罪臣之身,漸入苦境的商容稟道:“人有所長,物有所短,如今大王設六部,各司其事,非天賦所能賜,如大王這般圣明,古之少有,春色融冶,大王所言極是,但明日三月十五,乃女媧誕辰,女媧生有圣德,乃人族圣母,朝中諸臣雀立,為民衣食父母,宜為大商祈福。
罪臣商容請奏,大王當降身前往女媧宮,親自降香。”
商容既然上奏,子受自然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當然不能令人寒心,他也不能食言。
明日三月十五,家家結彩,戶戶鋪氈,其中的花費當然也很大,可不是毛毛雨。
聽完商容所奏,子受大大落落的樣子。
無論是女媧宮,還是泥胎塑身的女媧像都花費不小。
別看子受滿不在意,整個大商對女媧的信仰絕對虔誠。
這也是商容請奏進香的理由。
為了穩固人心,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大商的長治久安,他也得做做樣子。
當然,他要潑冷水也行,只是違背民意而已。
子受想悠悠洋洋外出是不可能的。
客觀情況是,不管他想不想,都得去降香。
商容如今已經不是丞相,地位一落千丈,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子受痛恨一些祭祀,但對大商一些正常的供奉信仰是不能阻止的。
朝堂一時無聲,從女媧宮到朝歌城相距五十里地,女媧誕辰乃大商普天同慶的日子,介時上下同歡,春明景和,朝露正起之時,會有種種儀式和活動,今方春,人間諸事頻頻,且棄游,降香女媧宮似乎符合道理。
屬(zhu三聲,著意,關心)意于仙神,適逢其會,祈神奉祀,多謬悠之說,女媧宮長年香火鼎盛,作為女媧塑身的女媧神像并非女媧化身降臨之所,鳳羽臨朝,而有人則會無風生浪。
進香之事,若商容所言,“祀此福神,造福國家,則迎四時康泰。神仙庇護,則國祚綿長,風調雨順,災害潛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