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昆侖山
- 封神之黃天化傳
- 龍語春秋
- 2038字
- 2024-07-03 18:15:54
黃天化正暗自感嘆時。
又瞥見遠處李興霸將金光磕飛,正騎猙獰奔騰而來。
遂先將姜子牙放下,面色一變,滿臉殺意,道。
“李興霸,我要你為我?guī)熓鍍斆!?
說罷,取出【青龍破天戟】步戰(zhàn)李興霸。
見殺兄仇人迎面而來,李興霸也是勃然大怒,道。
“賊道,正要去尋你,不想自己送上門來。”
而后二道,身形交錯,爭斗在一起。
李興霸的猙獰奔馳迅疾,金锏揮灑金光,道力凜冽。
黃天化雖是步行,卻身法靈活,手中【青龍破天戟】翻滾猶如長虹貫日,山河激蕩。
二者對決,如雷霆萬鈞,谷中傳來陣陣回響,十余合,未見勝負。
李興霸見久戰(zhàn)不下,想要暗中使用【劈地珠】。
又思及這賊道能落人法寶,武藝高強,身上法寶眾多,自己一人怕是無法將其拿下。
且此行是為了取姜尚性命,如今目的達到,便思退去之念。
那邊黃天化步戰(zhàn),雖然靈動,卻無法借坐騎之力,爭斗起來卻也吃虧。
心中暗思,非得出奇招才能快速制勝。
想罷,口中立時念動咒語。
其頭頂碧玉蓮花冠中的【紅霞丹珠】,立時發(fā)出一道紅光,直奔李興霸面門。
此光璀璨如丹絳,正中李興霸面門,而后只聽見一聲慘叫。
“啊.....”
李興霸被此光罩住,頓時目眩神迷,身形搖晃,暫喪視覺。
黃天化手中大戟猛然刺出,誰知猙獰護主心切,見主人危險,猛烈躍起,將李興霸巔落,躲過了必殺一擊。
可惜卻折了自己,撞上了【青龍破天戟】,頓時鮮血噴涌,猙獰身軀瞬間倒地殞命。
另一邊,李興霸跌落坐騎,緩了片刻,雙目已然復見光明,正見猙獰異獸死于黃天化戟下。
又見黃天化臉上,道袍已被血染,如同神魔一般,心中駭然,立時使出遁法逃離。
黃天化見李興霸使遁法逃離,不見蹤跡,忙念動咒語,解開頸下的【攝心法螺】,化作牛角大小,猛然吹響。
法螺內(nèi)發(fā)出悠揚音波,頓時朝著四周籠罩過去。
音波如流水般蔓延,更快過遁法。
須臾間,蔓延數(shù)里。
那李興霸立時被音波籠罩,頓感心神受震,頭昏眼花,腳下虛浮,身軀瑟瑟發(fā)抖。
已然駕不得遁光,一頭載下。
黃天化見李興霸于數(shù)里之外,跌落遁光,身軀急墜。
飛身向前,伸手一指,手腕上金鐲【飛天蜈蚣鎖】,化作金光蜈蚣。
其身形蜿蜒,虛實交錯,凌空撲殺過去,如行云流水,蜂腰搖曳間,立時纏住李興霸。
而后用力一絞,李興霸身軀顫動,驚駭之態(tài)溢目,立時斷為數(shù)節(jié),氣息消散。
只有一道神魂飛出,飄向封神榜。
見李興霸已死,黃天化松了一口氣,收了諸寶。
本來還想找找看能否發(fā)現(xiàn)李興霸的【劈地珠】,結(jié)果一無所獲,想來是隨著其神魂一起飛入封神榜了。
看來這法寶,若是身死之時還在自己手上,那死后也不會被奪。
若是身死之前,便失了法寶,那封神之后,也不會在出現(xiàn)。
這一點從燃燈謀取趙公明的【定海神珠】便可看出。
雖然無寶,黃天化也不在意,來到姜子牙身旁。
望著已然涼了的姜老頭,心中卻不慌亂,只是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
遂朝著四周望去,只見: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明返照,雨收黛色冷含煙。
景色雖美,然半個人影也無,只有偶爾傳來的鳥鳴之聲回響,心中暗暗吐槽道。
“不對啊!”
“姜子牙作為主劫之人,固然有七死三災(zāi)之厄。”
“但按照常理來說,此時該有未知或已知的仙家前來,將其救活才對?”
“怎得毫無動靜呢?難不成要我將其背回才行?”
“只是去哪里好呢?回返西岐?還是前往昆侖?”
又等了半晌,見四周還是毫無動靜,思慮片刻,心中嘆息道。
“罷,罷,罷....”
“還是我來吧!”
隨即,將已然有些僵了的姜尚背在身上,只覺得分外沉重,好似被人使用移山之法壓身一般。
心道果然如此,這種主劫之人,都有萬千劫炁纏身,和尋常之人完全是兩個概念。
這也是為何,后世唐僧過黑水河時,三個徒弟都不愿意馱其過河的原因。
背著姜子牙,看準了方向,架起遁光,朝著昆侖山而去。
一路行,只覺路途氛外遙遠,好在黃天化【五行大遁】已然大成。
且下山之后,功課不歇,每日煉法,雖然煉化那‘先天太白元炁’沒有什么成果。
但周身法力卻是日日增長,如今已然要有千年法力了,不然還真堅持不住。
如此慢行,數(shù)日后,黃天化已然有些氣喘吁吁,終于看見遠處一座大山,高聳直入云霄。
正是此方世界祖脈之一,昆侖山。
又行了數(shù)個時辰,來到山中一處懸崖。
見此處是:
煙霞散彩,日月?lián)u扁;千株老柏,萬節(jié)修篁。
千株老柏,帶雨滿山青染染;萬節(jié)修篁,含煙一徑色蒼蒼。
遠處更有,仙鶴唳,瑞鸞翔;仙鶴唳時,聲振九臬霄漢遠;瑞鸞翔處,毛輝五色彩云光。
如此美景,黃天化不由贊嘆道。
“果真是好景色,好福地,不愧是道廷祖脈所在。”
見旁邊正有一巨石,數(shù)丈之長,光滑如鏡。
遂把姜子牙暫且置在石上,歇息片刻,況且自己從未上過昆侖山。
而這昆侖山更是不知多少萬萬里,一時且找不到玉虛宮呢。
另外,黃天化猜測元始天尊此時定然知道,自己背著姜子牙到了。
但是,他老人家若不想見自己,那自己一輩子也到不了玉虛宮。
正想著,忽然聽得半山下作歌而來:
“性似浮云意似風,飄流四海不定蹤;或在東洋觀皓月,或臨南海又乘龍。
叁山虎豹俱騎盡,五岳青鸞足下從;不富貴不簪纓,玉虛宮內(nèi)也留名。”
黃天化聞聽歌聲,知道帶路的來了。
轉(zhuǎn)身看時,便見一道人,怎生模樣?
扇云冠,仙鶴袍,腰系絲絳,相貌清奇,額大且前凸,手拿鹿頭拐杖,上系一長生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