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黃天化手中有一飛標,其長約七寸有余,寬窄相濟。
外觀銀光燦燦,好似用精金鍛造而成,光華奪目,閃爍著玄妙之光。
其上鐫刻有龍形圖案,為龍吐焰而飛。
標體古樸厚實,龍形紋飾雖矯矜飄逸,卻蘊含剛柔并濟之意。
見銀標模樣后,黃天祥滿臉喜色,伸手將其接過,好奇問道。
“這便是之前打傷父王和周叔叔的【火龍標】嘛?”
“竟如此漂亮!!!”
“那陳桐還蠻有眼光的嘛!”
說罷,又朝著黃天化拱手道。
“多謝大哥。”
隨即雙手不斷揣摩細看,分外愛惜,忍不住炫耀的想到。
“待會拿給大哥二哥,不對是二哥三哥看,羨慕死他們。”
潼關往西直行便是穿云關。
一路上。
黃天化與三位弟弟相處時光逐漸增多。
乃因黃天化將【火龍標】送與黃天祥后,其便忍不住在眾人面前炫耀。
此情況,使得年方十四的黃天祿及年方十二的黃天爵。
心中滋生起難以遏制的羨慕之情。
不時又聽見,黃天祥滿臉得意的言語。
“大哥答應我,日后要給我也尋一如‘玉麒麟’那般神俊的做騎!!!”
聞此消息,黃天祿與黃天爵立即不能自已,來尋覓黃天化。
因身居將門,二少年雖尚年幼,然已能出征沙場,上陣對敵。
見到黃天化后,先是求大哥指點,切磋武藝,不一二日,兄弟間便相熟起來。
遂祈求大哥黃天化也能幫其尋找一二異獸,以做代步之用。
因將帥上陣,良駿難尋,況乃異獸乎。
黃天化對此亦能理解,譬如后世名聞遐邇的七殺星張奎。
能夠獨戰黃飛虎、崇黑虎、聞聘、崔英、蔣雄五岳大神,并將其斬殺,即是倚賴坐騎之利也。
其坐騎【獨角烏煙獸】,天生有瞬移之能。
張奎與人對敵時,其能夠瞬移到敵人身后,而后用刀一斬,便可殺敵。
黃飛虎便是如此死在其手的。
而通過這幾日相處,年紀最小的黃天祥。
因備受黃天化關懷,如今已然是日日纏著,如跟屁蟲一般。
曾被視為珍寶、能日行千里的赤紅馬,如今也不再受其青睞。
每日行軍只愿隨黃天化騎‘玉麒麟’而行。
終于這一日,黃飛虎一行終于到了穿云關前。
黃天化抬眼望穿云關,見四周地勢險峻,群山環抱。
此關卡建于絕嶺之巔,擋山關隘,如屹立天峻之鐵壁。
可謂是前途陡峭,曲折莫測,車馬難行。
身處關下可見,風吹峭壁,云煙繚繞,似乎穿云而過之天梯。
傳聞此關得名自遠古之時,一位仙人在四周山中修行。
煉成雷法,而后循著雷霆之道穿越云層,破云霞而去,因此得穿云之名。
不過就是如此險峻的雄關,在看到黃飛虎一行之后,也是瞬間風聲鶴唳起來。
此時穿云關內。
主將陳梧端坐在官衙內。
兩班武將分立于兩旁,身披鐵甲,手持長槍短戟,凝神屏息,如山靜立,威儀凜然。
有一小校正跪在地上稟報關外情況。
“一彪人馬,極其雄壯,打黃字旌旗,已到穿云關下。”
聽罷,陳梧頓時叁尸神爆燥,七竅內生煙,咬牙切齒道。
“黃飛虎殺我兄弟,今又來闖關,決不能相干。”
“我欲出關與其決一死戰,逐位可愿跟隨?”
這時內班中一黃臉細眼,神情狡詐之人,乃是偏將賀申,出言道。
“主將不可造次!”
“黃飛虎勇冠叁軍之人,周紀等又是熊羆之將,所謂寡不敵眾,弱不拒強。”
“日前收攏潰兵,皆言黃飛虎,還有騎異獸道人相助!”
“以二爺之勇猛,都死在此道人手中,以愚意觀之,當以智擒。”
“君要力戰,恐不能取勝,還會有不測!”
陳梧聽罷,偏將賀申之言,自覺有理,乃問道。
“賀將軍言雖有理,可計將安出?”
賀申聞言,好似胸有成竹一般,來到陳梧案前,在其耳側輕聲細語道。
“須得如此如此,不用刀兵箭矢,便可絕黃氏一門也?”
陳梧聞言大喜,遂決定依計而行。
不一時又有小校報到。
“黃家人馬,正在關外叫陣。”
陳梧隨即對兩班將領,傳令道。
“掌金鼓,眾將上馬,隨我出城迎接。”
穿云關外,黃飛虎騎著五色神牛,黃天化騎著‘玉麒麟’,身后坐著黃天祥。
不一刻,黃天化便看到關門打開。
一眾兵將從中奔出。
前遮後擁,五色搖。
桶子槍朱纓蕩蕩,朝天蹬色輝輝。
左邊鉞斧,右邊刀叉;前擺黃旄,後隨豹尾。
擺開陣式。
而后一員大將,面如紫棗,須似金針,身不披甲,手不提矛戈。
騎著逍遙馬,獨自而來。
那人在數丈之外停下。
下了馬,來到黃飛虎數米遠處,跪拜在地道。
“大王!”
“陳梧知大王數世忠良,赤心報國,今乃是君負於臣,何罪之有?”
“吾弟陳桐不知禮數,抗阻行軍,不識天時,理當誅戮。”
“末將已令關內設飯備宴,請大王暫停鑾輿,少納來將虔意,則陳梧不勝幸甚。”
聞聽此言,黃天化知此人乃是詐降,但因還有要事靠此人完成,也不拆穿。
便在旁邊十分配合,嘆息道。
“一母之子,有賢愚之分;一樹之果,有酸甜之別。”
“似這等觀之,陳將軍勝其弟多矣。”
“當日若知陳桐有如此賢明的兄長,我定會饒其一命。”
陳梧聞言,心中三尸神暴跳,又強自壓下怒火,勉強維持住神情,而后問道。
“不知這位道長是?”
黃飛虎聽后,立時答道:“此乃我之長子,幼年曾遺失在外,如今方才相認。”
聽罷,陳梧心中反而冷靜下來,暗自想到,且讓你父子高興一陣,待會送你歸西。
又違心言道:
“請大王,公子入府衙,受用酒宴。”
“稍待,便送大王父子歸西岐,投明主,如何?”
黃飛虎聞言,拱手至謝道。
“黃飛虎蒙將軍盛賜,何以克當?”
“此恩此德,不知何日能報萬一耳。”
隨即一彪人馬,入了關內。
眾將用飯罷,黃飛虎隨即開口告辭道。
“承蒙雅愛,恩同泰山。”
“黃飛虎日后若有寸進,決不忘將軍今日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