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化猛提玉籠,然那玉籠卻紋絲不動。
而后,忽聞悅耳清脆之音:“此籠被幽鶴老道施了【定山千斤法】,非有移山之力,難動分毫。”
聲音正是玉籠中青鸞發出的。
黃天化聞言,詫異之色現,顯身凝望籠中青鸞,心生好奇,開口道:竟然能夠開口說話?看來靈智不凡!!!”
那籠中青鸞,見一面如敷粉,唇若丹朱,額前一點朱砂的俊秀道士突然出現在石臺前。
其周身氣息如朝霞晞之氣,內斂深邃,顯然是修行玄門正宗道法之人。
眼眸中閃過一抹希翼之光,開口道:“這位仙長,小妖名喚青兒,若你能將我救出,我主必定會重謝于你。”
黃天化聞青鸞言,驚訝之色不掩,口中質詢:“爾有主人,是何身份?既有主,為何屈困于幽鶴之手?”
青鸞雖被困,然提及主人,頓時高傲仰首,聲音凜然道:“我主身份高貴,不能輕易宣露,以免牽連。”
“被獲之因,皆幽鶴老道暗中襲擊,若非如此,焉容其庸陋道術捉住本仙女。”
繼而青鸞又陳詞滔滔,述說其因頑而偷偷出游,被一陣異香所吸引,見是一株【鳳霞草】,此草對飛禽有強烈吸引力。
方欲前往查探,忽見一座烏壓壓籠阱自空中降臨,遂即被緝獲于其中。
黃天化聞青鸞言,心生疑憂,語至青鸞道:“爾主身位尊貴,何不親來解困?”
青鸞聞語,神色憂戚,低聲道:“我主有過錯,今被禁足于鳳凰山,未至出山時也。”
知此言難使眼前道士誠信救自己,青鸞旋語略顯含蓄,輕聲道:“方才聞仙長之意欲用我破蜈蜂,此事不難。”
“仙長若救我離此,必定相助,唯望解困之后,能放我離去!”
黃天化聞言,神思俱醇,未發聲音,似在飄游于往事回憶。
青鸞見狀,只得繼續說道:“若是仙長欲得仙禽,可將我送往主人道場處。
主人精于選育禽鳥之道法,仙長如需,可得贈爾。”
黃天化之所思所念,非欲同青鸞斗議,乃因其剛才所言的“鳳凰山“三字所觸動。
鳳凰山,乃龍吉公主之所在之處,洪荒少有知者。
其為昊天上帝之女,乃瑤池金母所生。
本居于天宮,因有思凡之心,又在蟠桃會上失了禮數,所以被貶在鳳凰山青鸞斗闕禁足。
其有兩只坐騎一為青鸞,一為神?(類似海中的鯨魚)。
其也是日后封神大戰中的重要人物。
根據記憶,龍吉公主首次出場,便是解救西岐火厄。
后嫁給手下敗將洪錦。
在攻打萬仙陣時,被金靈圣母用【四象塔】打落馬下,被截教眾仙所殺。
姜子牙歸國封神,封龍吉公主為紅鸞星。
而最重要的便是龍吉公主法寶眾多。
僅在封神中使用的便有【霧露乾坤網】、【四海瓶】、【乾坤針】、【捆龍索】。
【二龍劍】、【鸞飛劍】、【瑤池白光劍】等。
堪稱富婆一枚,且其寶有個特點,專克火系法術。
黃天化思索之后,心中略覺明了,細細觀青鸞之態,結合其含糊的言語,推測其應是龍吉公主之坐騎。
心中不禁感嘆,意外在此遇見龍吉公主之坐騎,不禁頗覺唏噓。
見黃天化還是一臉沉思,青鸞開口叫了兩聲,黃天化才將思緒拉回。
隨后,黃天化面對籠中青鸞,開口詢問:“【定山千斤法】欲解,爾知否?”
青鸞聞言,微現得意神色,道:“昔幽鶴展拙,曾顯神通于我前。唯將籠角符紙揭下,在斷開金鎖,便可解禁。”
黃天化此刻,心中已然有了抉擇,這青鸞大概為龍吉公主之坐騎,既遇其于此,便救她一救。
其若是騙自己,在施展霹靂手段。
如若青鸞果真為龍吉公主之坐騎,今解其困,或可結交龍吉,增彼之善緣。
畢竟自己就算日后能肉身成圣,明面上也算天帝下屬,能與其交好,也不是壞事。
于是黃天化便對這青鸞說道:“我乃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的弟子,一向慈悲為懷,最是反對左道煉邪法,今日便救你一救。”
遂伸手揭去玉籠四角符咒,取出【莫邪寶劍】,猛劈向玉籠上龍紋金鎖。
一聲清脆之音響起,但見金鎖斷為兩截,落于石桌之上。
玉籠內之青鸞見符咒消解,金鎖已開,欣喜之情頓現其眸,嘴中發出一聲悅耳鳳鳴。
頓時翅翼猛振,青翼之間幽幽生風,剎那間斬斷玉牢籠,轟然之聲響如雷霆。
青鸞自玉籠中躍出,化作一丈大小,身披璀璨青羽,神采飄逸,翅膀翱翔在空中。
飛舞盤旋之際,青鸞羽翼輕輕拂動,周身青光閃爍,璀璨耀目。
陣陣鳳鳴聲自其嘴中發出,似含天地靈氣,流暢和諧,如琴瑟之音悅耳動聽,震攝遠近。
而后,其開口對黃天化感謝道:“此番多虧道長救命,之后道長可隨我前往鳳凰山一敘,必有厚報。”
黃天化則拱手道:“無妨,也是機緣巧合。”
就在青鸞脫困之后,杜鵑谷外五百里處。
一鶴形暴眼,臉龐清瘦,頭挽抓髻,腰束麻絳,身披鶴氅的道人大叫一聲:“不好,那孽畜竟然逃了出來。”
隨后招來一陣黑風,快速朝著洞府飛去。
黃天化望著空中盤旋的青鸞,心知此舉,已觸怒幽鶴,如此便不能手軟了,需得給他弄個斷根。
遂對青鸞言道:“此間符咒異動,幽鶴必然已知曉,先離開此地為妙。”
青鸞聞言,輕蔑道:“道長務憂慮,其人不過僥幸得到一灰鶴內丹,以此煉法,略識幾門咒術罷了。”
隨后又恨恨道:“吾需待其到來,當將其正法一雪前恥。”
黃天化深知左道之人老巢兇險,不可輕舉妄動,即開口道:“這洞府之中,有靈神法象,法壇神幻。
且又有縱橫交錯的迷宮甬道,以及隱匿的毒煙毒霧毒火,可謂禁制重重。”
“我等未曾探知,一旦在此處與幽鶴爭斗,恐遭其暗算。”
“況且洞府外又有銅門鋼柵,金閘玉鎖,一旦陷落在此,驀然之間脫逃艱辛,稍有不慎,豈不萬劫不復。”
青鸞聞言,良久默然,亦覺其中深意,頷首表示認同道:“道長此言有理,那我等便先毀了他的洞府,然后去谷口等他。”
說罷,青鸞突然張口吐出一道風漩,將整個洞府吹得七零八落,潔白之境瞬間蕩然無存。
幽鶴洞府中,一眾仆役見狀,立即慌亂逃散,洞府內外一片混亂。
見狀,黃天化也放出一把火焰,整個洞府被烈火吞噬。
須臾之間,烈焰熊熊,煙霧漫空,洞室內諸物,盡化為焰燼。
幽鶴多年布置,立刻毀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