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河貍

  • 擬陣:庚甲之戰
  • 板斧戰士
  • 4645字
  • 2024-10-13 09:00:00

‘戰斗勝利,冠軍點獲得’

‘以弱凌強,冠軍點獲得’

‘無損無傷,冠軍點獲得’

‘近戰處決,冠軍點獲得’

‘驚艷三殺,冠軍點獲得’

林海焊接著艦橋上的彈孔,擦著一身臭汗,瞅了瞅冠軍系統結算界面。

一戰就刷了五個冠軍點。

想不到冠軍點其實還挺好賺的嗎,只要冒著生命危險,沖入槍林彈雨的戰場中玩命就行了……

“小海,巡邏隊來了,幫忙掌著舵。”

“知道了叔。”

遠遠看到兩臺昆蟲似的機甲,正破開水浪,從海面高速滑行而來,林海也翻進艦橋,手動操作森林號減緩航速,讓對方登船監察。

這藍白色花紋,還閃著紅藍警燈,和昆蟲似的機甲,是聯邦海岸巡邏隊的黽式機甲,基于仿生學設計,可以像水黽一樣浮在水面,在近海沿岸快速滑行,追擊走私艇海盜船的警用機甲。也可以像螞蚱蝗蟲似的,靈活地攀爬飛躍,輕松跳上甲板,登艦突擊。

此時兩臺黽式機甲,就伸著長長的口器似的針型探測器,來回檢測森林號的甲板和貨艙,確認是否有走私行為。

林海也不怕他們查的。

他早知道那些海盜的津波零式,都屬于非法軍用機甲,貿然拉進港口,搞不好就會被海門前的自動防衛火神炮點名,所以直接沉到海底了。

不過林海查過海岸巡邏隊的懸賞系統,那臺地效飛行器倒并不在懸賞名單上,應該是大災難前的古代設備私自拼裝的。倒是可以當作海洋垃圾申報,直接拖入港中,留著自己用或者拆了賣廢品也沒人管得到。

“偵測到非法改裝的冷聚變反應堆!私拆了在線監控和彈出模組!”

誰知黽式針管插入地效飛行器的殘骸一探,紅燈立刻報警。

好吧,冷聚變電機引擎再怎么說也是核反應堆么,當然是被嚴格監管,環球核能集團生產的每一臺聚變引擎都聯著網,一旦發現非法改裝的聚變引擎,隨時可以遠程拉閘下線,這才叫‘安全可控’么。

好在林貴也早有經驗,拿出EEC的員工證和云端視鏡中的記錄,

“我們是EEC派來打撈,回收核廢料的,而且我之前已經向海事局和警備系統報備過海盜襲擊了。或許那片海域還有海盜的殘黨,你們不去查一下嗎?”

“哼,區區河貍!輪不到你們這些外來人在這指手畫腳的!四十八小時內,將非法反應堆上繳海關銷毀!”

看看證件沒問題,榨不到什么油水,巡邏隊的黽式也干脆得拋下他們,巡游去別處了。

林海冷著臉瞪著那兩只蟲子。

被人罵了當然沒有啥好臉色,雖然林海也沒見過河貍,只知道是一種在大災難中滅絕的生物,但這個詞現在成了一些極端的北聯人,對他們這樣的帝弓人移民的歧視性稱呼。

大概就相當于,‘住在水上的耗子’之類的意思吧。

罷了,不和他們一般見識,畢竟警用黽式標配一挺機載20毫米六管速射火神炮呢……

打發走兩個巡邏的蟲子,‘ARS森林號’拖著俘獲的地效飛行器,緩緩駛出那日晷似的巨大陰影,朝向東方若隱若現,巍峨高聳的落基山脈徐行,回到繁忙的航線上,很快便看到往來船只掀起的白浪。

有來自大洋彼岸的集裝箱貨輪,基于云端網絡全自動制導的無人貨船,兩舷還有防海盜的自動水炮。

也有富人們的高檔豪華游艇,地效飛行器,雙體水翼船,甚至磁懸浮游艇,只要你花錢,沒有買不到的。

當然更多的,還是頂多載個三五人的輕舟快船。越是接近海岸,越是密密麻麻,如魚群一般密集。

這些敞著三角帆,從兩側伸出支架的輕舟,是帝弓的漁民們愛用的螃蟹船,商用冷聚變反應堆才成功十年,就全部換裝了民用冷聚變電機,可以在近海地區,遍布珊瑚,暗礁,垃圾,沉船的復雜水道輕快出入。

而舟艇上的水手,也大多是林貴這樣,上了年紀,換了義體義肢,皮膚曬成棕黑色的帝弓人漁民船工。

不過他們沒有林貴的好運氣,可以給EEC做打工人,沒有正式工作和社保,那只能捕魚,撈蝦,拾荒,偷渡,走私,海盜,什么能撈錢就做什么。總之都是些不愿意受那‘河貍’的鳥氣,在聯邦做下等公民,就在海上飄蕩著的自由民。

這些帝弓海民習慣使用那些中大型的客船和渡輪,幾艘十幾艘連在一起,用大船圍住中間的輕舟快船,形成船隊船團,平時就住船上,自己的客艙里。或者在附近的珊瑚礁,垃圾島上暫住。

偶爾颶風海嘯過境,則可以獲得暫時的入港許可,暫時進入北聯的港口躲避。一旦海岸巡邏隊驅離,就再次抱團,形成船隊船團,沿著海岸線出海,在茫茫大海上尋找可以暫時落腳棲身的土地,就像荒原上尋找綠洲的牧群。

林海駕駛森林號,緩緩駛過為了躲避昨天的1號颶風,聚集在港外的帝弓流浪船團,沿著海岸線行駛,繞過巍峨的山脈,很快便見到一面將天然的峽灣,攔腰截斷的合金巨壩。

那高聳過峰,威壓山岳,直插云霄的巨壩,密不透風,壩體完全澆鑄進峽灣兩岸的山體之中,密不透風的巨大陰影,幾乎有著更勝過那日晷的壓迫感。

而一艘接著一艘的貨輪商船,聽從海事局的指令,緩緩駛入壩體間的水門,排隊接受無人機的掃描檢查后才能進門。

而隨著森林號繼續前進,第二道,第三道,由外而內,移山而建,分別高達200,250,300米的三重防水門也陸續在眼前。

不只是那合金混凝土的堅固壩體,兩岸更是遍布密集的機槍導彈速射炮防御體系,山壁上密密麻麻的無人機庫和軍用機甲。整個壩體就如同一道巨大的城門要塞。

這被稱呼為Kharites系統的防潮大壩,被躲在重金建設于落基山巔的方舟里,那些聯邦上層的精英們,稱為美惠三女神系統。寓意在女神們的守護下,逃過滅世的大洪水,傳承人類文明的火種,建立一個充滿光輝,希望和歡樂的新伊甸。

經過這三重水門,終于見到了山垣環繞,群山環抱的峽灣碼頭。

巍峨的高山直連天際,雪頂那直插云霄的高樓大廈,一座座豎立如軍刀似的穿梭機垂直發射井,閃著金屬的光澤,照耀著無瑕的雪域,反襯著霓虹的彩光,和山影一倒,映在寧靜的港灣前。

而沿著山頂往下,是一片自然保護區,雪山森林,鳥語花香,環繞山地,建造了一圈圈五十米高的高合金高墻,把墻后的鳥語花香,山中的云中夢境,都與外界隔離開來。只有幾條固定的超導磁懸浮軌道,時不時有高速列車穿梭而出,如一條金蛇從山巔游出,進入凡人的城市。

在環繞山巔的高墻之外,是密密麻麻堆積在山地上的巨大都市。

堆擠著密密麻麻的筒子樓,居民區,一個又一個豆腐塊似的街區,鋼筋水泥混凝土大樓擁擠在一起,沿著山麓一直往下鋪,一路鋪到海邊,那萬家的燈火,和水中的影子交相輝映,如同一大片燎原的火,好像整座高山,整片大海,都被燒著了一般。

在這巍峨的群山的山影籠罩下,沿著蜿蜒崎嶇的盤山公路,繼續往下,直到山腳水天相間的地方,便是如同鄉港漁村般寧靜的港灣。

這里就是新圣地亞哥。

在大災難中庇護了殘存的人類,延續了文明的火種,并將繼續遮風擋雨,前往新紀元的方舟避風港。

獲得許可入港的貨輪和漁舟,就在那雪峰倒影的陰影下,分道揚鑣,分區入港。

那些貨輪直直駛入完全工業化的專業碼頭,全程無人機自動化管理,標準集裝箱在機械臂和無人機的助力下迅速拆分,或是直接搬運上自卸貨車,沿盤山公路分包到各居民區。或是通過鑿穿了山體建設的隧道地鐵,直接運抵山巔。

而漁船也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地歸港回家,駛入這片山腳下的港灣。

這里是帝弓區,選擇加入北聯的帝弓人聚居地,與其說是港口或者城鎮,倒更像是漂浮在水上的村寨。

其實帝弓人也不是真有多喜歡整日漂在水上,純粹是在大災難中養成了習慣,形成了在水面漂流的生活方式。

不過還是帝弓災民太多了,而北聯劃給他們安置的區域,和經濟適用房根本不夠。除非有一份正經的工作,否則根本申請不到單獨衛浴的廉租房,只能住在難民營一樣的安置房里。

一旦颶風來了,潮水一漲,處處漏雨,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住船上呢。因此即使現在有三女神系統的巨大防潮壩遮風擋雨,但很多人依然習慣在舟船上安家。

不過因為打撈的業務需要,EEC中心倒是給森林號安排了獨立倉庫和泊位,于是森林號也緩緩穿過充斥帝弓人違章舟船建筑,河網密布,錯綜復雜的水上村寨,駛入山腳下水泊邊,外來移民居住區的港口,和成排的螃蟹船一起停泊在碼頭邊。

“小海,你把反應堆拿去上繳,我去EEC中心找人問問貨柜的事。”

“知道了叔。”

林貴是真老了,停了船便卸了義肢掛充電器上,然后趕緊回屋往虛擬艙上一躺,鏈去云端網絡,訪問EEC中心的主域去報告了。

云端網絡么,大概就相當于大災難前的全球互聯網吧。由于海水隔絕,地底光纖沒法再維護,只能靠頭頂云端的衛星了么。

這技術的核心,是植入腦后頸椎的Cortical Stack,皮層數據棧,簡稱CS盤。一種記載個人信息,憑證密鑰,賬號數據,終端接入權限的皮下植入式芯片。相當于給人腦皮質層插了個外接盤,成為生物和網絡信號交換數據中棧。

植入了CS盤,就可以通過近場通信,或網線端口直鏈的方式,獲得云端網絡的登錄權限。再借助云端視鏡,虛擬頭盔,網絡接入艙等外設輔助,人們就可以把信息數據轉化為生物電,在大腦皮質層輸入視聽信號,構建‘云端網絡’,鏈入由數以萬計的近地軌道衛星,構建的云端全球網絡,實現網上沖浪,在線辦公了。

不過CS盤雖然是加入聯邦時,免費給移民植入的,但這些硬件設備都貴得要死。林海掰斷的這個云端視鏡就要5888,可是他存了三個月工資才買的,該死的駭客啊……

林海長吁短嘆著,把船停好,趁著新鮮,提著網兜蝦籠,把這次出海順手撈的魚蝦蟹提在手里,走進那搭建在甲板,飄蕩在水上,用船只,木材,三合板搭建起來的‘河貍的巢’。

“那伽!它是帝弓的水神!它是七個頭的龍王!它是守護大地的神祇!象征著世界的誕生和毀滅!

當那伽支撐著大地,地面才平靜下來,人們才得以安居樂業!

當那伽翻滾起來,大地便會沉入波濤中,良田被淹沒為澤國!”

林海推門進來,一個瞎眼的老人躺在輪椅上,神神叨叨地用三維動畫給一群小孩兒講故事。

“唷,阿婆,還在講神話故事啊。講講怎么修電機啦。”

“臭小子!不準對龍王不敬!”

“是,是……”

“海子哥來了!”“林海老大!”“怎么又是蝦啊!我想吃牛肉!”

“靠,免費的還挑!等賺了錢你們自己買去!”

圍坐在瞎眼老人身邊,聽著帝弓的神話故事的孩子們立刻擁過來,麻利地處理林海帶來的海產,上鍋蒸熟了,就可以伴著救濟站領來的淀粉包下飯,補充稀缺的蛋白質。

這些小孩兒都是從帝弓逃出來的難民的后代,有的是孤兒,有的家長常年在外打工,反正也沒人管他們,又沒有學籍也沒錢上學,就只能跟著村里這些老人,聽著帝弓古代傳說認字了。

“臭小子,又麻煩你了。”

“沒事兒,蝦多得很,我也吃不完。”

林海隨手幫阿婆檢查身體狀況,替她更換尿袋和葡萄糖電解包,反正這些年都是這么過來的,以前阿婆也帶過他么,現在幫把手罷了。

“那伽會保佑你的。”

阿婆摸了摸林海胸口的鯊魚牙吊墜,合掌拜了拜。

“哦,謝謝那伽。”

林海聳聳肩,也學著阿婆,朝屋里那七個蛇頭的木雕拜了拜。

那就是那伽了,帝弓民俗神話里是海神,七頭的巨龍,從天而降,掀起了萬丈波濤,毀滅了舊世界的神。也是帝弓人,對那場持續了長達兩個世紀的大災難的代稱。

大概也只有帝弓人會拜那伽了,不過確實,沒有那伽大概也沒有帝弓。

兩百年前,大災難發生時,生活在當時的重災區,東南亞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赤道附近廣闊區域的民族。由于缺乏建造方舟的技術和資源,蒙受慘重的損失。

而當舊的國界,被‘那伽’掀起的滾滾波濤淹沒后,從大災難中幸存的人類,漂流在一無所有的大海上,想方設法掙扎求生,互通有無,相互援手,抱團取暖,最終經歷災難的洗禮,七個頭才化為一個,逐漸形成了被稱為‘帝弓’的統一民族和國家。

不過兩百年后的現在,冷聚變的紀元,雖然還有人自稱帝弓人,但已經不存在什么帝弓國家了。

原本帝弓僅存的國土,不僅被逐年上漲的海面淹沒,還雪上加霜,發生了嚴重的核事故,成了放射性污染嚴重,生物無法居住的廢土。

于是林海這樣的帝弓人,也被迫遷徙到世界各地,淪為北聯社會底層,被蔑稱為河貍的災民。

大概‘帝弓’這個詞,經歷了兩百年光陰的歷史的匆匆過客,很快也會和那些消失在大災難之中,覆蓋在波濤下的國家和民族一樣,從人們的記憶中消亡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九江市| 泸水县| 师宗县| 金山区| 隆林| 沂源县| 临夏市| 交口县| 星子县| 桃园市| 永仁县| 孝感市| 左贡县| 贵港市| 镇赉县| 乡城县| 白银市| 昌乐县| 盐边县| 平邑县| 舒城县| 卢龙县| 股票| 江津市| 周口市| 新巴尔虎左旗| 新建县| 平阴县| 府谷县| 自治县| 大城县| 枣强县| 那曲县| 通道| 肥东县| 江达县| 灵璧县| 西盟| 边坝县|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