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先搞空調
- 重燃1983:誰讓他當廠長的
- 二斤面
- 2917字
- 2024-06-14 10:58:03
跟肖主任事情交談完后,林陽是帶著帽子離開了。
現在才十二月份,屋外的氣溫已經是零下十幾度了。今年是真的冷,林陽算是在北方度過的第一個冬天了。
早知道屋外這樣冷,林陽覺得下次跟肖主任或者誰談事情。就不那么正式了,直接喊到家里去。北方的冬天,農村地區和一些城市居民都燒火炕。
宋可昨天晚上就燒火炕了,否則林陽感覺自己就算蓋著被子都要被凍死。作為南方人,林陽是真不抗凍。
林陽回到家,就立刻上炕了。說實話,南方人真不習慣這樣的生活。吃飯,做一點休閑的事情,都是坐在炕上。比如女人打毛衣,整理東西,都是在炕上。
而林陽打算工廠的下一步工作,依然是升級設備,他需要畫一些圖紙,然后讓一些車床師傅看著圖紙配合他升級設備。
在這樣冷的天里,林陽畫圖紙也得坐炕上了。以前他不明白,怎么北方人天冷就跟粘在炕上了一樣。現在他體驗過了,靠近炕才舒服暖和,總不能這大冷天坐外面房間吃飯吧。就算衣服穿的厚,人能抗住,但這飯菜,保證幾分鐘就涼了。
不弄地暖什么的,在北方冬天,真離不開炕。
~~
日落西山紅霞飛
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
胸前紅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米索拉米嫂
拉索米到類
愉快的歌手滿天飛
轉眼,林陽已經回天陽山五天了。就算林陽帶著人去深城找訂單的時候,很多工人直接放假,但天陽機械廠的廣播站一直有人值班著。
每天準時播放一些歌曲,會在正式上班之前播放。同樣,要是聽到廣播歌曲了,大家還沒動身去山上工廠上班的,那就得抓緊時間出發了。
今天的歌曲是一首歡快節奏的紅色歌曲,如果是曾經的林陽,這樣的歌都不帶聽的。但不知道為什么,如今聽到這歌曲,竟然除了心情愉悅,還有一種內心澎湃的感覺。搞的林陽也想高歌一曲。
“你是我天邊最美的云彩,讓我用心把你留下來,留下來。”
“誒,兩首歌我竟然給對應上了,他娘的,我什么時候有這樣的才能了。”
林陽要和宋可出門去廠里的時候,聽到廣播歌聲,他也不知道怎么想到,就因為聽到‘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他腦海里竟然突然就想到了《最炫民族風》歌曲里的這句,讓我用心把你留下來,留下來。
林陽感覺自己發現一個驚天秘密,這《最炫民族風》可能是抄襲這個年代的《打靶歸來》。
比如第一句,日落西山紅霞飛。日落是天空的景色,紅霞飛,是云朵。描寫了天邊的云朵。而《最炫民族風》第一句,你是我天邊最美的云彩。完全一個意思嘛,只是一個是修飾手法,一個是直白奔放的表達。
第二句,人家唱把營歸,復合跟唱。《最炫民族風》也是三個字,留下來。
現在是八三年,林陽目前也就二十二歲,畢竟國外大學還沒畢業,年輕的很。等過三十年,林陽也才五十多歲,那時候他肯定成為一方大佬了。到時候當面找到鳳凰傳奇組合,詢問他們是不是借鑒歌詞了。
不過林陽現在就一個想法,不知道宋可會不會唱這《打靶歸來》,會的話,能不能兩人合唱,他就唱‘把營歸’三個字。而且還是帶氣勢的喊出來的唱法。
前幾天林陽讓肖主任招人,那是一下子就招齊了。別說一百人,一千人的話上面同樣能給你瞬間安排過來。
可人是招過來了,很多工人目前用不上,留了一部分在工廠里打下手,剩余的全部拉到外山去砍柴了。
畢竟齒輪的組合,還需要其他齒輪廠把齒輪按照要求生產出來。然后這邊才按照要求組裝發貨,工人才用的上。
而現在天陽機械廠有錢了,自然是要繼續升級設備,要生產汽車,發動機是核心中的核心。就跟人類的心臟一樣,沒有一個好的發動機帶來一切動力,其他方面都是扯淡。
這樣說吧,有一個發動機,隨便給林陽幾個輪子,再配合一些齒輪組裝,鏈條履帶什么的,就能跑起來。
要生產一輛好車,自然是要生產好的發動機。可說實話,發動機部件太多,結構嘛,復不復雜得看人。林陽是覺得發動機結構不復雜,因為懂行的人,知道每一種部件的用途,就會自然的記住哪些結構的搭配和作用。
但不懂行的人,拆開發動機,光那些各種部件的組合都能把頭看大來。
林陽本來是沒打算升級發動機的,可這個年代的車用發動機,讓他這稍微有點組裝完美強迫癥的人,實在不想使用。
體積大,內耗高。同樣大小的發動機,林陽都能用在飛行器上了。因此必須重新設計發動機,得體積小,動力強,油耗還低。
甚至渦輪增壓器林陽都打算用上,渦輪增壓,就是利用發動機的排氣來帶動渦輪轉動,提供新的動力。這算是一種輔助動力,因為汽車行駛不夠快,排氣量小,沒有多少氣壓,渦輪增壓器就沒什么用。
不懂行的人,賣車的人最多告訴你,車子開到多少碼以上,同樣的公里會更省油一些。而且渦輪增壓一般都是在排放量大的車子上安置。
所以林陽打算在年底之前,把生產發動機機組的設備弄出來。之前采購了的一些配件,再添加采購一些部件,就能用的上了。
比如原始的沖壓機,在林陽眼里根本沒用,速度慢不說。不是熟練的車床操作工,產品很容易沖壓的不合格。而且完全是依靠電機為動力,耗電量太大。
升級后的沖壓機,林陽雖然無法做到數碼操控,達到無比精準。但有高級技術工人調好設備后,也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這也是為什么說科技越發達,工人越沒有用的原因。林陽要是會數控技術,那些所謂的七八級技術工在他這里都要下崗了。而現在,他升級完設備后,除了招幾個高級的車工根據需求調設備,那些所謂幾級工,在他這里都沒什么用。
以前的工人,一開始要學徒,然后轉正,再一級一級的考技術證。每一級對應每一級的工資。但林陽這邊,以后工人按一下開關,產品就出來了。流水線生產,工人根本不需要什么技術。
林陽和宋可進入工廠,現在工廠還沒自己需要正式生產的產品,所以每天都是等林陽過來,聽從他的指揮安排。
而廠房比較大,又是在山腰上,這該死的氣溫,每個人都是穿的厚厚的。
要是工廠有很多機器在運作,工廠處于正常開工狀態。很多設備的電機正常發熱,都能把廠里的溫度升起來,起碼不會這樣冷。
廠里的辦公室,都有火盆,木炭取火。在很多單位的冬天,都可以看見一些人,喝著茶,看著報紙,還烤著火。但在北方沒有地暖和空調的情況下,在辦公室不弄個火盆,根本沒辦法辦公。
至于說南方的冬天沒這樣冷,為什么也這樣。當然是有享受的東西,不能厚此薄彼呀。
這季節,說不定南方很多清閑點的單位,不光是有木炭烤火,上班時間打毛衣,還有人會帶幾個紅薯考著吃呢。甚至把門一關,斗地主打牌消遣時間。
“他娘的,反正升級設備要弄壓縮機。干脆把空調搞出來,自己設計的汽車,肯定也是要裝汽車空調的。搞出空調,自己先給自己家里裝上,省的回到家就離不開炕頭。去你娘的,自己是國營企業,空調生產出來,強行讓地方單位給我消化了,都不用去市場賣。市場經濟那是對私企說的,老子國營企業,國家所有單位都是我的市場。誰他娘的跟你講市場。”
在工廠現場,林陽依然帶著帽子在跟一些技術工人講解如何設備升級,不需要他們全懂。每個人負責一些部件就行,但現在的設備鐵疙瘩,就跟冰塊一樣。干活不帶手套,能直接把手給凍傷了。
工廠里就幾臺簡單的設備在生產一些市場目前買不到,或者能買到也要定制的配件。機器發出來的熱溫,一散出來就涼了。廠房大,幾臺機器散熱對寒冷的廠房起不了多少作用,起碼得幾十臺一起運行。
林陽有點受不了這樣的天氣了,他受不了這寒冷的苦。想著升級設備離不開壓縮機的升級,而空調可比發動機簡單多了,有壓縮機,電機和一些東西。最多采購一些制冷液,也就可以了。
(星期五了,新的一周快嘎了,我也快嘎了,求各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