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趙國的應對
- 讓你寫歷史劇本,你還原歷史?
- BaBy俠
- 2209字
- 2024-06-03 14:28:37
“哇,燃起來了!”
“好,有種!”
“上黨加油!”
“上黨這選擇,太妙了,打不過就叫人!韓國不救,就找趙國,不過趙國會同意嗎?他們又不傻。”
“趙國肯定同意,不然怎么有后面的秦趙之戰,繼續看李時怎么編!”
趙國,邯鄲。
趙王欣喜的把靳黈迎進大殿,
不過,聽完條件后,臉色瞬間陰晴不定。
“靳將軍,你的意思是,上黨整郡17城歸附趙國,但需要趙國派兵保護?”
“靳黈不敢隱瞞大王,確實如此,
目前上黨已被秦軍切斷歸路,
韓王昏聵,不做任何抵抗,準備割讓上黨給秦國,
上黨為求自保只能如此,希望大王垂憐!”
靳黈拱手,坦然向趙孝成王訴說一切。
趙王搖了搖杯中酒水,
“秦,虎狼之國!
被他們盯上的肥肉,沒有拱手讓人的道理,
你上黨已經是秦的盤中餐,這時候我們趙國貿然伸手,這不是引火燒身嗎?
靳將軍,你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王上所言有理,既如此,靳某告退!
不瞞王上說,來之前靳某已做好準備,跟秦軍死戰,
只是新任上黨守將馮亭將軍,說趙王天資英武,有慨然救世之態,
或許能助上黨擺脫秦的魔爪,所以我才前來求助,
目前看來,馮將軍所言,嘿嘿,有誤!
只可惜守軍人數不多,抵擋不了秦國大軍,
上黨這軍民沃土,幾天之后就要淪為秦國所有了!
到時候秦軍占據上黨天險地利,兵鋒更勝從前,
希望韓王那老東西,還有趙王您。。。能多福吧!”
靳黈說完,扭頭作勢要往外走,
這是他來趙國請求支援前跟馮亭定下的計策,
情況不比以前,趙王不可能幾句話就同意接手上黨,去直面強秦,
聽說趙王品性高傲,于是他們決定采用激將法,說不定能出奇制勝,增加趙國支援的幾率。
趙王把杯盞放下,定睛看著靳黈,
“靳將軍不必激我,本王不是韓王,早已明白其中利弊,
給我一天時間,我跟臣下商量一下,如何?”
“成了!”靳黈心下一喜,但面色不變,回頭拱手,“謝大王!”
隨后靳黈被請下休息,
大殿之上,趙國兩位重臣前來商議上黨之事,
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
“兩位叔父,這是上黨郡的投誠信,你們有什么看法?”
趙勝和趙豹上前,仔細看完鮮血書就的竹簡,
“這一郡十七城可不好拿,
據線報,秦軍已經切斷上黨跟韓國聯系,準備強吃上黨,
韓王也放棄支援,把上黨割讓給秦國,
可以說上黨已經是秦國禁臠,只等發兵摘取,
這時候我們橫插一手,不是給了秦發動戰爭的理由嗎?”
趙豹捏了捏胡子,點明利害關系。
“哼,秦發動戰爭還需要理由?
王上,平陽君,
如果不發兵支援上黨,他們守軍壓根撐不了幾天,
上黨地勢頗高,山谷縱橫,本可以成為防止秦軍東出的前線陣地,
現在拱手讓給秦國,相當于幫他們打開了出兵的大門,
到時候秦軍出關,以秦軍的兵勢,誰能掠其鋒芒?
沒了上黨作為屏障,我趙國將直面秦國,永無寧日!
現在根本不是接受不接受上黨郡投誠的問題,而是要利用上黨郡,遏制秦國擴張!”
趙王目光定在平原君趙勝身上,緩緩起身,
“平原君所言,跟寡人不謀而合,
接受上黨,必然引來強秦,可不接受上黨,強秦就不來了嗎?!
與其跟韓王一樣割地求生,
寡人寧愿跟強秦一決生死!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秦國兵利,我趙國兵未嘗不利!”
隨后,趙王發出命令,讓平原君趙勝,帶五萬趙軍,接管上黨。
“壞了,不要答應啊老趙!按照李時的劇本,這一去不是死翹翹了?”
“雖然看前面推論,知道趙國會接受上黨,也知道他們會輸,可為什么看了這段還是有點難受呢?”
“現在是趙國的視角,肯定難受,接下來的劇情是秦趙之戰,然后秦國獲勝,也就是說趙和上黨現在的抵抗都是徒勞的,他們再悲壯熱血,最后也會輸,能不憋屈嘛?”
“至少他們抵抗了好吧,不像韓國,直接就跪下了!”
“給趙國敬一杯吧,敢去捋秦國的虎須,是條漢子!”
趙國接受上黨的消息沒幾天就傳到秦國。
秦國,咸陽,
一頭白發的秦昭襄王,依舊精力旺盛,眼神如鷹,
這些年秦國在他手下持續強大,威震六國,
有時候一封詔書就能要來一座城池,無人敢對秦國不敬,
現在,探子來報,趙國竟然敢把秦國嘴邊的上黨據為己有,還派兵駐守,
這是不把大秦放在眼里了嗎?
“趙國吃了雄心豹子膽,竟敢挑釁我大秦?!
上黨勢在必得,普天之下,沒有人可以攔得住我,
區區一個趙國,真是不知死活!
傳令,王龁(hé)繼續征兵,不惜一切代價,拿下上黨!”
老秦王很生氣,稟告消息的竹簡被摔在地上,
而隨著他的一聲怒吼,征兵和進攻命令也傳遞開去,
秦國的戰爭機器開始運轉,向上黨碾壓過去。
寫到此處,李時暫時停筆休息,
評委們回顧這些劇情,意猶未盡,
“短短幾段劇情,交代清楚了長平之戰的前因,
情感鋪墊充足,劇情轉折合理,
雖然是從歷史蛛絲馬跡中拼湊出來的劇情,
但它的渲染力和穿透感還是很強,這段劇情,我給個滿分好吧。”王平贊嘆道。
“我隱約感覺其中還蘊含了一絲歷史的必然性和殘酷性,
當歷史齒輪轉動的時候,任何人都無法阻擋接下來發生的一切,
上黨的反抗,趙王的決心,按照李時的劇本,終究要付諸東流了,
不過這可能也是歷史的魅力所在吧!”陳歌感嘆道。
“給大家補充一個細節,
為什么這時候秦國白起,趙國廉頗還沒有登場?
根據史料記載,
白起此時出沒在楚國一帶,也就是說,秦國在同時進行多場戰爭,白起很可能在更重要的戰場,
這個王龁是次于白起的將領,可見一開始,秦國確實沒有太重視這場戰爭,跟李時前面推理相符合,
而廉頗,此時應該是賦閑在家,廉頗一直跟朝堂之上的官員不對付,流傳下來的‘將相和’典故就反應了他的性格,他一生也多次遭受讒言,屢被解職,
不過現在趙國無將可用,我猜測廉頗很可能要出場了!”易天補充相關信息,讓本來有些地方沒看懂的觀眾們恍然大悟,也對接下來名將廉頗是否出場,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