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必須是趙括
- 讓你寫歷史劇本,你還原歷史?
- BaBy俠
- 2129字
- 2024-06-05 08:53:49
秦國,咸陽,
老秦王快步走出殿門,迎接一員戰將,
這名戰將身披甲胄,目露精光,
雖然表面波瀾不驚,只是淡然看向宮殿外空地處,
但周身氣勢卻仿佛能扭曲空間,
不經意散發的殺氣讓殿外侍衛都忍不住挪了挪腳步,
秦國第一名將,白起!
“白卿,你的計策生效了,
探子來報,趙王果然派趙括取代廉頗,接替長平主將一職,
該你出馬了,是時候告訴寡人后續計劃了吧”
老秦王絲毫沒有面對其他群臣時的暴戾,此時慈眉善目,挽著白起去殿內議事。
“正常,趙王沒有別的選擇。
趙國在長平跟我們對峙,消耗巨大,必然要尋求轉機,改變策略,
廉頗只要還想堅守,趙王勢必會將其拿下,另尋良將,
這時候只要稍加引導,讓其他將領聲音變小,趙括聲音變大,
在將門世家名頭的加持下,趙括必然成為趙王首選!”
君臣坐下議事,白起平靜訴說著他的謀劃。
“明面上是用離間計讓趙國替換廉頗,實際上是引導趙王用趙括,
趙國上下被白卿玩弄于股掌之間,秒!”
秦王頷首稱贊,
“不過,寡人還是那個問題,為什么必須是趙括?
趙國群將在白卿面前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
哪怕是廉頗,白卿會怕嗎?
跟寡人說說你的計劃吧,到底怎么打算的?”
白起仿佛從回憶中蘇醒過來,眼神中多了一些生氣,
“王上,換你是此時的趙王的話,你采取的策略是戰,是撤還是繼續固守?”
秦王沉吟片刻,
“以目前形勢來看,趙軍繼續守長平,跟我大秦比拼國力,死路一條,
戰更不可能,長平一直以來都是我攻敵守,趙軍哪里來的膽量,敢跨河跟我軍對戰?
唯一的策略,便是撤!”
“是的,臣也以為趙軍會撤,
但能讓他們這么容易就撤走嗎?
放眼六國,唯有趙國軍力可以與我大秦相抗衡,
此時趙國集全國精銳40萬大軍在長平與我軍對峙,
正是大秦一舉殲滅敵軍,掃清障礙的關鍵時刻!”
秦王眼睛瞬間發亮,“我本想擊敗趙軍即可,難道卿有計劃可以全殲長平趙軍?!”
“王上且看地形圖,”白起指了指秦王面前的長平布防圖,
“長平西北側,有一處山谷,
此地三面環山,中間只有一條崎嶇山路,
如果能把趙軍引過丹水河,然后困在此處,必然能夠實現全殲趙軍的戰略目標!”
秦王看了看地形,“此處山嶺環繞,沒有水源,如果合圍,確實是一處死地,
可趙軍又不是傻子,怎會輕易渡河,還跑到山谷這里?”
“這就是為什么趙國長平主將必須是趙括的原因!”
白起嘴角輕揚,露出一抹微笑。
“哦?說來聽聽!”秦王原本躺坐,此時跪坐起來,細聽白起的計劃。
“王上,你還記得閼與之戰嗎?”
“閼與之戰?!”秦王胡子跳動了一下,
“此戰乃寡人畢生之恥,怎么可能忘記?!”
“十年前,趙括的父親趙奢,率領趙軍,
利用機動優勢,在閼與,
趁我軍穿越山谷之時,繞道兩側山坡,對我軍進行夾擊,
隨后尾隨截殺,大破我軍10萬余眾,
這不但是王上的恥辱,也是整個秦國的恥辱,不止王上記得,臣也記得,
想必趙國那些人,也記得?!?
“可閼與之戰跟現在的長平有什么關系呢?”
“大王看這山谷地形,有沒有覺得跟閼與之地很像?”白起指了指那處位于秦軍大營北面的山谷。
“趙軍現在最佳策略,是有序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趙括此人雖然自視甚高,喜歡夸夸其談,但也不是草包,
面對我軍一般的挑釁勾引,肯定無動于衷,繼續撤退,
可如果我們主力準備翻山越嶺,從背后襲擊趙軍的消息被趙括知道,
王上,你猜趙括會怎么想?”
秦王瞇起了眼,
“試想,我軍主力正在山路艱難跋涉,準備穿過群山從背后襲擊趙軍,
此時趙軍隱秘渡河,從寬闊地帶沖過來,劫殺我軍后路,
我軍首尾必然不能相顧,死傷慘重,這不又是一場閼與之戰嗎?
常規誘惑趙括看不上,
可現在要是告訴趙括,又一場閼與之戰擺在眼前,只要快速進攻,就可以獲得超越他父親的功績,同時救趙國于水火,
王上,你說到時候趙括愿不愿意拼一把?”
秦王恍然大悟,
“寡人懂了,用一支部隊佯裝主力,進入北側山脈,做出翻山越嶺,偷襲趙軍的架勢,
實際主力卻隱藏起來,等趙軍追擊這支部隊,渡過丹水河進入山谷后,再實現合圍?
果然主將非趙括莫屬,一般將領肯定猶疑,
唯有趙括,面對這種既能重現父親榮光,又能建功立業的誘惑,才無法拒絕,
卿果然大才!”
“王上,此戰對信息保密程度要求極高,
任何一處消息變動都可能導致趙軍脫鉤,功虧一簣,
這也是臣極力要求王上保密,不要透露臣的行蹤的原因,請王上恕罪!”
“無妨,前線軍事,卿自為之,寡人全力配合!”
“白起終于出來了!”
“不是,一出來就這么多心眼子嗎?”
“看史料記載,白起應該是一員武將,怎么會這么擅長使用計謀?”
“說武將的你這純碎是思維定式了,古代武將,計謀是必修課,只修武力的那是莽夫!
白起是秦國第一名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會點計謀不是很正常嘛?”
“趙國要遭老罪了,本來就打不過,現在又被下了套,完蛋了!”
除了觀眾,評委們也感受到了大戰前的寧靜,紛紛評論,
“李時這段描寫,計謀還行,但參戰人數感覺不太合理,
一次包圍40萬大軍,有點夸張了,我印象中歷史上從沒有過這么大規模的戰爭吧?!标惛钃u頭道。
“適當的藝術夸張是可以的,而且戰國那時候,經常動不動是10萬人級別的大戰,
秦趙這場長平之戰,打了快3年,不斷增兵,是有可能變成雙方總計百萬大軍對戰的,
易老師,你是專家,你怎么看?”
“確實有可能,再看看,等李時把這段寫完!”易天扶了扶眼鏡,他表面淡然,實際內心已經波瀾起伏,
他手機里傳來了學生們考古的最新消息,在長平又有重大發現,李時很可能又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