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鄉府上。
“我是你親爹,不是你的敵人,朝廷上這么多人,你不去搞,你非要拉著我來陪葬,你是不是非要有一日,你我在朝廷對壘,廝殺一番,你死我活,然后才肯罷休嗎?”書齋之中,蔡邕再也忍不住了,指著這新鮮出爐的大漢日報,雙眸圓瞪,死死盯著一身勁裝的某個不孝女。
他不是傻子。
只要看了一眼這大漢日報,就明白這東西的重要性了,這哪里是邸報的,這就是戰火,誰點燃這戰火,誰就會泥足深陷,難以太平。
他是不愿意的,置身之外,看戲不好嗎,還要參與進大將軍府和世家門閥之間的爭斗,活膩歪了不成?
“爹說的對!”
蔡琰卻不在意,施施然的說道:“我就是不想讓你我父女朝堂廝殺的這一天到來,所以我得做點什么事情,不管日后朝堂如何變,爹得和我站在同一個立場上,才行??!”
“逼我表態,讓我站你們大將軍府的立場?這到底是你的主意,還是李君臨的主意?”
蔡邕越來越發現,自己這閨女,怎么在朝堂上,越來越如魚得水了呢,難道是基因好,可自己幾十年,也幾番起落,也就是最近才有了一點點立足的感覺而已。
“誰的主意?”蔡琰聞言,眨巴眨巴她靈動的大眼睛,問:“這個重要嗎?”
蔡邕差點一口老血沒有吐出來,蠻橫的說道:“是不重要,反正不管你怎么說,反正這個宣教司,我是不會擔的,你們大將軍府真這么強勢,自己來弄,我得罪你們,大不了告老還鄉,回陳留養老去……”
他是大儒,只要愿意放棄立場,除非是牽涉到天下江山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不然他愿意告老還鄉,放眼天下,也沒有幾個諸侯愿意動他的,養老,他還是有自信的。
大儒在當今天下的地位非同一般。
讀書人的楷模,甚至稱之為的讀書人的信仰,動了一個大儒的后果,非常嚴重的。
“也可以??!”
蔡琰卻笑了起來,笑的很平靜,說道:“我這就回去,直接讓大將軍府上一道奏本,說高陽鄉侯年老染病,無力擔當朝廷事情,辭掉官職,告老還鄉……到時候奏本上去了,陛下肯定是不愿意的,首先的猜忌一下我們大將軍府是不是要在減除天子羽翼,這就要先斗一場,然后這事情傳到了朝廷上……
這個太學雖然看似不重要,可多少讀書人在這里讀書啊,天下精銳所在之地,多重要的位置,還有,你如今和陛下關系模擬,堪稱是陛下身邊第一謀臣,多大的榮耀啊,王司徒,楊司空,馬太尉,司馬尚書……這些人眼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肯定都要動起來,支持你的,想要取而代之的,到時候一番亂戰,什么結果……”
她考慮了一下,兩手一攤:“我也預料不到的!”
這叫牽一發而動全身。
蔡邕只要一動。
朝廷不打起來才有鬼了,畢竟留下的東西,太讓人心動了。
“你在威脅我???”蔡邕聞言,頓時拳頭緊緊的握緊,雙眸微微瞇起,眼瞳深處爆出一抹冷芒,此時此刻,他的心里面已經恨不得把這逆子打死了。
沒見過女兒威脅爹,威脅的這么直接的。
“就是威脅你!”
蔡琰淡然的說道:“爹,你是聰明人,可又顯得如此愚笨,總以為自己能置身事外,可事實上你不參與進去,誰愿意相信你啊!”
她雙手背負,神情淡然,平靜的分析:“旁人或許看不出來大漢日報的重要性,以為就是一份邸報,但是我相信,你看得出來,這大漢日報存在的價值……
這是一把刀,我現在需要你的名望,所以只能把這把刀交給你,但是……
你要是不愿意掌控,有人喜歡掌控,那么日后這把刀斬向誰,我可不保證。
還有,我相信大漢日報只要一發出去,想要爭取主動權的人,會多如牛毛,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掌握這主動權,畢竟我們主公說過這么一句話,掌控了輿論的橋頭堡,我們才能得民心,我們想要得到民心,那么想必,更多人也想要得到民心吧,比如,世家門閥……”
“掌控輿論的橋頭堡?”
蔡邕冷靜下來了。
越冷靜,越明白,這一份大漢日報的重要性,關鍵還有蔡琰。
他目光灼灼,死死地看著蔡琰,越發感覺這不孝子身上多了很多很多他從來沒有注意過的品質,果敢,決斷,魄力,一個朝臣應該有的,他都有了。
不知道是自己太小看自己的閨女了,還是從來沒有注意過,她政治上的天賦啊。
“你們就不怕我拿到這把刀,第一刀斬在你們身上嗎?”蔡邕深呼吸一口氣,冷聲的問。
“不怕!”
蔡琰坦然的說道:“從籌建到現在為止,上上下下,都是我的人,你敢亂來,我就敢刀指天子,大不了咱們同歸于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蔡邕長嘆一口氣,非常無奈的說了一句。
這閨女,算是徹底讓李君臨給洗腦了,完全沒有了昔日那溫柔知性的摸樣,哪里是女兒家,就是活脫脫,朝廷上的一匹狼,陰狠狡詐不在任何人之下了。
“那就勞煩爹了,宣教司的司郎大人!”蔡琰微微行禮,道:“明日,大漢日報就得見長安!”
“老夫可以答應你,但是老夫得一句!”
“問!”
“上面的消息,真還是假的?”
“主公說了,大漢日報成立,一個原則,不弄虛作假,什么都可以登上去,讓天下萬民看,但是前提,必須要真!”蔡琰的說道。
“就是說,皇甫嵩真的打了一場大勝仗?”蔡邕瞇眼,目光有幾分復雜:“皇甫義真為何會如此死心塌地為你們征戰呢?”
“是為我們嗎?”蔡琰反問:“不應該是為朝廷,為天子嗎,爹,你格局又小了!”
“哼!”蔡邕冷哼一聲,這話題就不糾纏下去了,糾纏下去是自討沒趣。
他先把這事情放下,既然是真的,他也不怕擔責任,有一句話蔡琰說的有道理,這就是一把刀,這把刀掌控在別人手上,不如掌控在自己手上,起碼不會斬向天子。
至于名聲……
早就沒有了。
從他當初投董卓門下,步步高升開始,在士林之中,他的名聲越來越不好聽了。
他不介意。
他更加務實一點。
“那爹你繼續忙,我告辭了!”既然目的已經達成了,蔡琰要帶上斗笠,準備離開了
“不陪為父吃一頓飯嗎?”
“沒時間!”蔡琰抱怨的說道:“大將軍府從上到下,一群粗漢子,打仗帶兵,所向披靡,可提筆安天下,就難如登天了,我不坐鎮,亂子很大?。 ?
“為父從來不看好西涼之輩,即使馬上得了天下,也治不了天下!”蔡邕冷冷的說道。
“四百年前也沒有人認為高祖皇帝這個一個小小的亭長出身的潑皮無賴,能結束亂世,建立大漢,治理天下啊!”蔡琰淡然的說道:“事在人為,你不相信的,我相信!”
說著,她轉身,準備離開。
“你小心點!”蔡邕還是有些心軟了:“蔡府最近少了一些人,陳留蔡氏那邊也傳訊,無故失蹤了幾個人,看似無關重要,但是事實上,這些人都是見過你,肯定沖你來了,這天下,誰也不是愚蠢的,如今大將軍府當道,執掌權柄,權柄越重,越是受到猜忌,大將軍府越是強大,就越是光亮,陽光之下,很多事情就呈現出來了,你這大將軍府第一謀士,自然也藏不住了!”
蔡琰回頭,邪魅一笑,笑的森冷:“藏不住,我就不藏了,我們家主公說了,只要他依舊相信我,那么天下人在我面前,皆可殺,很想要看看,誰來送死……那個想要來送死的人,可千萬不要是你啊,我的親爹!”
一直到蔡琰都已經離開了,書齋之中,蔡邕還感覺那聲音在回蕩,那一股殺意即使此時此刻,都讓他不寒而栗。
他好像察估了李桓和蔡琰之間的關系了。
蔡琰能對李桓這么有信心?
絕非是盲目的信任。
這明知道要暴露身份,明知道會惹起一個大風暴,卻沒有一點擔心,這是在挖坑啊,誰跳進去,誰得死的大坑啊,他可從來沒有懷疑李君臨的心狠手辣。
李屠夫殺的人,看似不多,但是那兇狠,那展示出來的心狠手辣,可是在很早就震驚了整個長安城的。
半響之后,蔡邕拿起了這一份大漢日報,仔細的看了看,拋開大漢日報的本身,他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他非常欽佩李桓,能想出這樣的點子,不是最厲害的,厲害的是,膽魄和格局。
他有向天下士族宣戰,挑戰士農工商這種階級的膽魄,士族立足那不是幾百年,而是從春秋走過來,就已經生根發芽了,士族在前,朝廷向來要交代的,是士族,不是那些老百姓。
而士族,就憑著讀書人三個字,掌控了天下輿論,一個讀書人,和一個沒有讀過書大字都不認識的野蠻人來說,大部分人更加相信讀書人。
士族一張口,天下人就沒話說了。
而如今,李桓要讓天下人張口,這是何等艱難的事情啊。
第二就是格局。
這宣教司放在朝堂中,和放在大將軍府之下,那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未來,看上去放在大將軍府更好控制,而不是變成雙面刃,傷人也傷己,他來節度宣教司,就等同于放權了,哪怕上上下下都是大將軍府的人,他要是動點歪心思,就他的名望,想要利用大漢日報來抹黑一下大將軍府,不是不可能的。
可放在大將軍府,就等于失去了很大的一份公信力,對關中還可以,對天下,影響就不足了,可放在朝堂之下,對等的就是天下,是神州大地,未來能發揮出來的作用力,不可言語。
“文先兄,對不起了!”
作為士族立場的蔡邕,也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明天只要大漢日報發出去,關中世家的影響力將會降到了冰點之下了,李君臨這鈍刀子割肉,算是徹底把關中世家給裝進去了。
……………………
翌日。
清晨。
陽光普照,朝陽帶來的溫熱,驅散了籠罩在長安城上的黑暗,溫暖了每一個長安人。
“大漢日報,十文錢一份!”
“朝廷之動向,觀大漢日報可知!”
“大漢日報,可觀天下之事!”
“今日大漢日報頭條大事,河東捷報……”
“……”
一大早,吆喝聲就在天一書齋的門口給響亮起來了。
長安城的天一書齋,還是十家,目前來說,已經夠用了,但是在京兆府,最少已經有三十家了,而且這天一書齋的規模是越來越大的。
在京兆府范圍之內,除了銷售書籍,還開設了一些讀書舍,就是允許借他們地方讀書,讀完之后歸還,例如圖書館那樣,更加便宜,一文錢就能看一天了。
所以如今每日幾乎能銷售幾萬本書籍,不知道增加了多少讀書人,還能讓不少寒門讀書人在這個地方借讀,所以很多讀書人也越來越喜歡天一書齋,每天都會關心,上架什么新書籍,特別是一些孤本,那是搶著買的。
大漢日報一上架,就開始被瘋搶了。
“給我來一份!”
“十文錢是不是,給!”
“我也要一份!”
“多來幾份行不行!”
“……”
大家都還不清楚大漢日報是什么玩意,但是宣傳口號打得好,一下子涌進來了無數人,其中有讀書人,也有不是讀書人的,就是想要買回去,讓人讀來聽聽。
這大漢日報,一早上,開始瘋傳整個長安城,特別是讀書人,三三兩兩成群,都在看著這大漢日報,開始高闊論談起來了。
“河東捷報,怎么朝廷沒有消息???”
“朝廷有消息,也不會這么快傳出來啊!”
“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看不假啊!”
“肯定是大了一個打勝仗!”
“一舉攻破黃巾賊的老巢白波谷了!”
“這上面說的可仔細了,說皇甫將軍用兵如神,特別是戰術部署,交替調兵的細節,不愧是我們大漢軍神啊,皇甫將軍果然是所向披靡……”
“皇甫將軍是真厲害啊!”
“這皇甫將軍厲害,那也要大將軍敢用啊,朝廷也好,太師也好,當初誰敢用皇甫將軍啊,也就是大將軍,敢力排眾議,啟用皇甫將軍!”
“說的有道理,當初皇甫將軍平定黃巾之亂,朝廷就擱置不用!”
“當初西涼叛軍都殺到了陳倉,不還是皇甫將軍率軍平叛的!”
“這關鍵的時候,還是要看皇甫將軍的!”
“當初諸侯圍困雒陽,要是皇甫將軍領兵,說不定就沒有火燒雒陽的事情了!”
“……”
河東捷報讓皇甫嵩的名聲,在民間再上一層樓,他雖世家門閥出身,但是待兵如子,善于大戰,也善于帶兵練兵,在將卒之中的名聲本來就很好,如今是更好了,大有封神之趨向。
這里面也牽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河東之亂要是壓制不住,就會南下京兆,要是京兆亂了,他們自然不能這么安安穩穩的坐在這里,所以關乎自己切身的安危,他們也會追捧皇甫嵩的。
“這大漢日報可不僅僅只是說的河東捷報,這上面還有些告示,是說朝廷政策的,朝廷要徹查京兆戶籍的……”
“這邊還有,是說律法判刑的,說的是前段時間的古軍案件……”
“那個案件我知道,京兆府最后判了古軍刑徒一年的,可民間一直都認為古軍是無辜的,可這上面把咱們大漢律說的很清楚啊,徒一年判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倒是這原告方杜家,有些為非作歹了,仗勢欺人!”
“世家子弟,本來就是熟讀大漢律,想要坑人,還不簡單嗎!”
“咱們以后也要熟讀大漢律才行了,可別給他們坑人的機會,朝廷未必針對我們,但是他們會鉆空子的!”
“有道理!”
“咦,這旁邊怎么還有新城的招工告示啊,之前一直找不到怎么招工的,倒是看到了,這木工可值錢了!”
“……”
大家都在討論大漢日報的消息,越傳越廣,開始蔓延整個長安城了,也很快落到了每一個朝廷大臣的手中了。
外行人看個熱鬧而已。
內行人看的是門道。
能位列朝堂的,都是讀書人是有文化的,是有眼光了,自然看得出來,這一份大漢日報的潛在作用,很快就有人開始坐不住了。
“這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正在蔓延……”
王允看著大漢日報,幽幽的說了這么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