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2章 李桓的意圖……

其實印刷術是存在很久了,比如平常最常用的印鑒,那就是印刷術的一部分。

而關于書籍的印刷。

在熹平年間。

也就是大概公元172年到178年期間,就已經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刻之法,比如熹平石經的拓印,或許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可這就已經是書籍印刷的開端了。

然后就到,唐朝開始進入雕版印刷術的階段,這雕版印刷術可是持續了很多年了,哪怕后來活字印刷術出現了,雕版印刷術還是用了幾百年時間。

一直到活字印刷術開始漸漸的成熟起來了,才開始有了大規模的讀書人出現,比如明朝……

明朝有一種說法,叫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印刷術越來越成熟。

書籍越來越多。

讀書人自然也是越來越多,哪怕是一個放牛娃,只要有一本書,就能讀書,說明有機會進入啟蒙的階段,也是因此,才把科舉推到了巔峰狀態……

李桓有上下五千年歷史背書,這就是他最大的優勢,他不需要一步一步的來了,簡單來說,他已經知道答案了,所以結題步驟已經讓他省略過去了,不需要花費這么多時間去慢慢積累和進化。

他一步到位。

直接進入了活字印刷術。

而且不是簡單模式的。

最簡單的活字印刷術的模式,是泥活字。

而在畢昇發明了泥活字之后,在這個基礎之上,開始進行多番的研究,后來幾百年時間,不斷的進化和試驗,錫活字、木活字、銅活字、鉛活字等……

最后才確定,沿活字的使用。

而相對而言,在遙遠的西方大陸上,大概四百年之后,德國人,J.谷登堡,才集活字印刷術的技術大成,發明了沿活字,這種經濟實用的活字印刷術。

所以歷史已經告訴了李桓,沿活字是最成熟的技術。

所以李桓從一開始,就是上馬沿活字的技術。

只不過技術是需要一步步推進的。

目前來說。

技術還是不到位的。

……………………

工坊之中。

一個高大,赤裸上身,露出古銅色壯碩皮膚的中年人從烘爐后面走出來了,先對李桓進行拱手行禮:“畢山拜見大將軍!”

“免禮!”

李桓擺擺手,然后問:“字模鑄造的如何了?”

“這是目前我們營造出來,最好的一版了?!?

中年人讓人把一托沿活字的字模給抬過來。

中年人是工坊的負責人,叫畢山,畢昇的畢,泰山的山,一個貧窮的農家出身的讀書人,當過鐵匠,也當過木匠,曾經還是一個黃巾軍的旅帥,上過戰場打過仗,人生經歷豐富。

他是南陽人。

黃巾之亂平定之后,他從南陽逃難到關中,進了長安,還入贅到了一個商賈之家,日子也算是安安定定,媳婦不是一個潑辣的,丈人也不是挑剔的,雖然入贅難聽了一點,但是總比丟了性命要好。

他會讓李桓挑中。

那是因為大將軍府擴建的時候,他丈人給大將軍府提供了一些木材,然后木匠不夠用,他老丈人就把他拉過去了,他的手藝很好,特別精細,榫卯技術就很好,打造的桌子很好,而且那些橫梁上雕刻出來的圖案,栩栩如生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吸引了李桓去觀賞他干木工活,互相聊了一下,知道他不僅僅是木匠,還當過鐵匠,李桓建立這個印刷工坊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想到他了。

不過李桓還是很謹慎的,想人去把他給查了一個底朝天,還查到了他當過黃巾軍旅帥的歷史,這倒是讓人非常意外的。

最后經過考驗,李桓還是讓人來挑頭,當這個印刷工坊的主事。

而且承諾。

做好,能當官。

這個誘惑還是非常大的,畢竟是一個入贅的贅婿,要說畢山不想在老丈人家揚眉吐氣,那是不可能的,當初入贅,那是無可奈何,畢竟黃巾軍的身份,讓他寸步難行。

所以他按照李桓描述的方法,那是以日繼夜的研究。

除此之外,李桓最少集結了鐵匠工匠木匠等等,好幾十號人,以獎金和當官的誘引,誘引這些工匠打開腦洞,根據他描述的辦法,把沿活字給弄出來了。

事實上,人的潛力還是非常之巨大的,要知道,李桓就只是知道一些原理,甚至制造的原理都是錯漏百出的,單單就是一個概念和理論而已,在這個概念和理論的基礎上,要做出實物來,需要克服的技術,那是數不勝數的。

有了獎金,特別出色的還能被舉薦當官,這何等的誘惑,對于地位低下的工匠們,那是嗷嗷直叫的,一群人都是廢寢忘食的去研究的。

“印一板出來看看!”

李桓沉聲的說道。

“諾!”

工匠們開始動起來了,這一版的字模,那都是論語字模,所以印出來了,就是論語。

挑字模,拍板,上墨,壓印。

最后的效果呈現在了李桓和李儒的面前了。

“怎么樣?”李桓盯著這一面紙張,上面的字非常清晰可見。

“所謂活字印刷,即是鑄造出了所有字體的字模之后,就可以按照文章上的字體挑選字模,進行排序,排序之后就可上墨,拓印……”李儒深呼吸一口氣,他壓住了心中的震驚,甚至忘記了自己正在見證歷史的進步,他更加關注這種方法可不可行,能不能改變這個天下讀書人的現況:“從某種程度來說,只要這種字模足夠耐用,就可以無限印刷,一個人,抄錄一本書,起碼數日,而這樣拓印之法,不過只需要一炷香的功夫,甚至……”

他吞咽了一口唾沫:“目不識丁之輩,都可以做這種活……”

“沒錯!”李桓微笑:“我可以把工坊變成一個流水線的工坊,我手下有人,只要這個工坊的技術成熟之后,我可以在整個關中,設立不下十個,數百人以上的印刷工坊,日夜不斷的印刷……”

李儒有些想象不到,一旦到了那種境界,那么書籍是多么泛濫的一件事情。

“你拉上我,是因為我是寒門讀書人,不,應該說,我是一個連門都沒有的讀書人,我是真正窮苦讀書人,所以我會竭盡全力的發展印刷術,還有一個,那就是如今放眼長安,唯有某家的藏書最多,昔日漢室宮廷藏書,一半在我手上,放眼長安,能與我媲美藏書的,只有兩個,一個是蔡祭酒,一個是楊司空……”

李儒直接一通分析下來了,他看著李桓的眼神都有些變了,這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青年,心思到底有多沉,即使他,都有幾分恐懼了:“你的心思可真多啊,真是走一步看十步,你早就已經在打我的主意了!”

“你這么說也沒錯!”李桓笑了笑,問:“那我就問你一句,咱們的賭約,你還作不作數?”

“那是當然!”

李儒平復心情下來,嘴角揚起一抹邪魅的笑容:“若是普通的讀書人,自不敢擔如此重任,但是某家,一個連天子都敢于舉起屠刀的人,何懼天下世家門閥,生不求列為公卿,死不懼遺臭萬年,某既已受過這樣的苦,那就不愿意天下貧窮讀書人走過某的路,既有如此機會,何懼之!”

………………

看完了印刷工坊之后,李桓又跟著李儒跑去看了一眼造紙工坊,造紙工坊設立在城外,南郊之外,就在新城和舊城的官道旁邊,一塊空地上,零零落落的房子,住著上百人,都是造紙工人。

李桓瞧了一圈之后,并不是很滿意。

李儒已經很用心了。

也不知道他從哪個角落里面,把一些造紙工匠給翻出來了,完全是復制了蔡侯紙的制造工藝了,每一步制造工藝都很踏實,制造出來的紙張,的確是蔡侯紙。

甚至質量上,還有不少的進步。

只是速度很慢。

工序很復雜。

原材料方面也顯得單一一點。

其實造紙術的發展,一個朝代比一個朝代有進步的,從漢朝開始,到魏晉南北朝,不管是造紙技術,還是造紙原材料的拓展,或者是造紙設備的更新,都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如果說漢朝,其實紙張的使用,并沒有很推廣,那么到了魏晉南北朝,紙張的使用開始普及起來了,隨著技術進步,造紙原材料拓展,成本降低,而且越發的光潔平亮,紙張開始淘汰竹簡布帛,成為傳信和書籍的基本體。

但是造紙術的成熟,應該要到宋元時期。

李桓記得,好像他在哪里看到的一段歷史,說是宋元時期是中國造紙術的成熟階段,因為此時造紙原料又有了新的開拓,竹紙和稻麥稈紙的發展標志著造紙史中的新紀元。

“目前還是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這些為原料的造紙嗎?”李桓問。

“龍亭侯傳下來的配方,就是這些!”

一個小老頭代替了李儒回答。

他叫吳廣,吳家代代造紙,先祖是龍亭侯麾下的造紙工匠,在二十多前他爹幫朝廷造紙,但是最后得罪了權貴,被下了大獄,活活給折磨死了。

他逃過了一劫,就舉家歸隱,以務農為生。

但是即使躲到了河南的一個小縣城,還是讓李儒按圖索驥的辦法,給找出來了,一同造出來了,還有十幾家,都是曾經的造紙工匠,集結到了長安,開啟了新一輪的造紙。

一開始他是忐忑的。

但是……

他骨子里面還是有造紙的夢的。

在強迫之下,在沒有選擇之下,他好像也說服自己,重新開始造紙,技術沒丟,甚至是這些年他針對自己吳家傳承下來,每一道造紙工藝都進行了一些改變,效果非常好。

現在造出來的紙張,比他父親三十年前給朝廷造出來的紙張,還要好很多。

“嘗試過用竹子造紙嗎?”

李桓問。

他記得,天工開物里面的一些竹紙制造流程,但是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只能說出來一個大概,具體想要做起來了,就需要不斷的去試驗了。

“竹子?”吳廣搖搖頭。

“紙筆!”

李桓低喝了一聲。

“在!”

有人送上了紙筆,李桓提筆點墨,開始寫起來了,記憶力還是不錯的,竹紙制造的六個大步驟,他還是記得的,他一一的寫下來了。

第一,斬竹漂塘。

就是斬竹嫩竹,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

第二,煮徨足火。

就是將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內與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

還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六個大步驟之下,其實還有比較細小的步驟,造紙沒有這么簡單,想要造出好的紙張來,更是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去苛刻每一道造紙工藝。

“你嘗試一下吧!”

李桓把這工藝遞給吳廣,然后微笑的說道:“吳老,你若能造出竹紙,我許你一個千石秩俸的官職,而且保你吳家一人進去太學讀書……”

“老朽當竭盡全力,死而后已!”

吳廣頓時激動起來了。

要知道,他爹當年給官府造紙,勞苦功高,可連一個小官都不算,只能算是一個工匠而已,隨便能捏死的,就他們工匠之身,根本不可能入官身的。

更不要說,李桓還能保他家一人讀書,若是能讓他孫子去太學讀書,他吳家未來未必不能成為士族之家。

………………

李桓和李儒從造紙工坊走出來,已經是傍晚了,太陽下山,夕陽西下,晚霞正覆蓋著巨大的長安城。

“這工坊要擴大!”

李桓騎在馬上,看著周圍炊煙裊裊的升起,說道:“最少要擴大十倍!”

“十倍?”

李儒皺眉:“需要嗎?”

“需要!”

李桓淡淡的說道:“還遠遠不夠呢,李文憂啊,你是儒家讀書人,所以看不到的東西,也很多的,在你看來,這就是工藝,甚至說是改變讀書人的一樣武器而已,但是在我這里,這還是一個產業鏈,文化產業,向來暴利的,只要咱們的紙張足夠的好,不說印刷術那邊,就單單是紙張,哪怕這個工坊,擴大一百倍,都遠遠不夠供應的!”

“你認為可以用紙張來取代布帛和竹簡?”李儒的戰馬落后一個馬頭,看著李桓厚重的身影,目光越發的明亮起來了。

“早晚的事情,我們推的越快,取代的也就是越快!”

李桓微笑的說道。

“造紙術,活字印刷術,你是要把世家逼入絕境?。 崩钊逄嵝颜f道:“你知道一旦世家爆發出絕境的反擊,有多么可怕嗎?”

“領教過了!”

李桓淡淡的說道:“所以我知道,我沒有實力和世家門閥硬碰硬的,我能妥協一次,就能妥協第二次,因為我知道,我不妥協,就只剩下戰爭了,戰爭能打贏,可打不贏的是人心,想要單單靠著戰爭,征服天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明知道,為什么還要去做!”李儒不明白。

“任何事情可以分兩面性的!”李桓笑了起來了,看著李儒,問:“我問你,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既然對他們如此重要,那我手上,是不是等同于有一個能拿捏他們的籌碼了……”

李儒的思維一下子有些轉不來,所以愣了一下,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了,目瞪口呆的看著李桓:“你還打算把這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拿出來和他們談判?。俊?

“為什么不呢?”李桓反問。

李儒眉頭跳了一下,他第一次感覺到一件事,格局,他的格局好像有些跟不上眼前這青年,甚至他感覺看問題,他都不如眼前這青年看的清楚了。

“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談的!”

李桓淡定的說道:“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把世家門閥給打下去,存在即使有道理,世家門閥雖然自私了一點,但是你我都不得不否認,他們對穩定地方的秩序,還是很有貢獻的……所以,他們如果想要共享這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那也是完全沒問題的,畢竟這是造福天下讀書人的大事情,不僅僅只是靠我一個人去做的,得天下人同心,方能推動時代進步,改變落后,徹底屏除竹簡和布帛的使用……”

“你早就想好了這一步該怎么走了!”

李儒深呼吸一口氣,道:“那么你打算從他們身上換什么?”

他很想知道,李桓付出這么大的代價。

到底想要什么?

“銅礦,鑄幣所有權!”

李桓嘴角揚起邪魅一笑,說道。

“難怪你在回收太師鑄造的無字小錢,借力打力,你就是要用這個機會,整肅整個關中的錢幣!”李儒秒懂了,甚至他的腦袋開始高速的轉動起來了,李桓接下來的步步為營,都在他腦海里面過了一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忠市| 五大连池市| 普格县| 临猗县| 荃湾区| 金寨县| 赣州市| 五河县| 上犹县| 微山县| 吴江市| 铁力市| 永宁县| 金华市| 城步| 图木舒克市| 利辛县| 板桥市| 左云县| 扎赉特旗| 二手房| 开江县| 慈利县| 兖州市| 台南县| 甘南县| 景泰县| 攀枝花市| 田东县| 明溪县| 义乌市| 贵阳市| 湟中县| 青海省| 涿鹿县| 滦南县| 卢氏县| 景谷| 三门县| 台州市| 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