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戰開啟
- 綜武,在下武當宋青書
- 飆車的貓頭鷹
- 2232字
- 2024-07-03 18:01:00
宋青書運回的那批物資,
當真是解了義軍的燃眉之急。
第二日,急報賊擄騎近逼,號稱五十萬眾,實際七萬人,分三路而來。
第三日,義軍第一道防線,良山、經武、桃園三縣同時遭到進攻。
駐扎三縣義軍,借助臨時搭建的簡易城墻,以及各種殺敵、疲敵手段,與蒙元兵鋒周旋、搏殺。
半日后,三縣義軍不敵,在后方義軍的接應和阻擊下,殘部退守第二道防線。
兩軍第一輪交手,義軍傷亡近萬人,蒙元方面,亦有六千人傷亡。
特別是在撤退途中,遭到蒙元鐵騎沖殺,義軍死傷無數,若非各縣義軍在武道營武者的幫助下,此類傷亡恐怕更大。
第四日,蒙元兵鋒直指義軍第二道防線,明教新編五行旗,烈火旗、金銳旗,旗主辛然、莊錚分別駐守馬鳴、渭水二縣,拱衛后方天水郡城。
天水城,亦是義軍大營,背靠山峭。
借助前面兩道防線爭取的機會,天水郡所有人,就地取材,忙著新建和加固城墻。
奉宋青書之命,駐守馬鳴,渭水二縣武道營小隊各一支,收攏第一道防線退下武者,一同駐守兩城。
傍晚時分,蒙元大軍以攻城車開路,先鋒部隊緊隨其后。
馬鳴縣,烈火旗一萬一千人,嚴陣以待,五百名頭裹青巾的明教教眾,每人手中各持噴筒,對著城外密集之處,一陣噴射。
所覆之處,滿是黑黝黝的稠油,其中又有人手擲出無數硫磺火彈,黑油遇火,頓時烈焰奔騰,在那些蒙元攻城車及士兵身上燒了起來。
明教總壇光明頂附近盛產這種黑油,山下土洞中,時有黑油噴出,遇火即燃,再加上有大明暗中提供技術指導,明教其實早已能夠運用這種殺敵手段。
這五百人,每人都背著一個表面涂抹桐油的木箱,箱中裝滿了黑油,所有人都一瓢一瓢地往下面澆去,烈火燒的更旺。
不一會兒,蒙元第一波攻勢,被化解,留下了數十輛已經被燒毀的攻城器械和幾百具尸骸退了回去。
而渭水縣,金銳旗扼守山道,駐扎在此地的兵力只有九千人。
此城背靠山脊,數天以來,幾千人甚至將山上的樹木伐光了。
用于制作標槍和箭矢。
這是金銳旗的強項,而且之前大明送過來的一批物資中,便包含了大量的箭頭。
金銳旗幾乎是獨守此地,由于箭術和扔槍之術需要大量訓練,所以那些門派下屬勢力,還達不到如此要求。
蒙元大軍幾乎在馬鳴縣和渭水縣同時發動進攻,還未靠近渭水縣,便遭受了一波標槍破空刺來。
汝陽王府大將不為所動,命令步軍繼續進攻,金銳旗副旗主吳勁草指揮前后各五百標槍手,交替蓄勢。
“放箭!”
蒙軍進攻同時,兩千騎兵圍成游走,不斷地尋著機會,往城里面射箭。
最前方的標槍手,有不少中箭倒地。
“盾牌手!”吳勁草手中金色旗幟一揮,后方便有三百盾牌手,將標槍手護在里面。
但蒙元攻城步卒,也在此掩護下,來到了簡陋的城墻之下。
轟、轟、轟,
幾聲撞擊,城墻轟然倒塌。
蒙元兵力剛踏入其中,便遭到了無數箭矢的襲擊,這些箭矢中,全都簇了毒,一時間,冒頭的數百敵軍命喪渭水城。
但前方城墻已塌,緊隨其后,又有數百元軍鐵騎踩著自己人的尸體突入城內。
前方盾牌手和標槍手猝不及防,瞬間被沖破了陣型,被元軍鐵騎屠殺大半。
不等金銳旗旗主莊錚吩咐,武道營百人小隊,分出三十先天武者,前往支援。
莊錚手中大旗一揮,又有千人兵力,推著無數滾木,將被沖破的豁口堵上。
不到半柱香,突入城內的蒙軍盡被擊殺,而義軍這邊,也死傷千人。
“僅僅是第一波,便傷亡如此之大。”峨眉派丁敏君收劍,看著滿地的尸體,嘆息道。
她不是沒有經歷過兩軍交戰,但死傷如此慘烈的,也是平生第一次。
義軍第二道防線,蒙元大軍這一波進攻只不過是試探,投入的兵力并不算多。
待摸清楚守軍如何防御后,便著手準備應對之法,只等下一次進攻。
午夜時分,
蒙軍突然敲起了大鼓,再次派出兵力,意圖攻占兩城。這次,他們聰明多了,先登部隊竟然動用了眾多的防御器械。
經過一番苦戰,義軍再次打退敵軍。
即便如此,義軍的傷亡依舊很大,畢竟他們只是今日雜糅在一起的軍事力量,相互之間配合不足,指揮也有些混亂。
和蒙元軍隊遠遠不能相比,
“恐怕下次就頂不住了。”
作為武道營協助鎮守在馬鳴縣的丐幫傳功長老喃喃道,此刻,他并不怕死,而是怕無數丐幫弟子,都葬送在此地。
而是害怕漢人的血,再次白流。
二縣之后,五里外,義軍兩支萬人部隊,占據有利地形,隨時支援回撤的隊伍。
楊逍和宋青書制定的方略,并不是非要死守第二道防線,而是希望以空間換時間,盡力以前面兩道防線消耗蒙元人的有生力量。
即便堅持不住,允許向后方突圍,后方亦有兵力接應,直至最后,死守天水郡城。
義軍大營,
宋青書和楊逍不斷地接收著來自各處的信息,又不斷有命令從營中傳出。
“楊教主,金銳旗那邊我再帶一隊武者前往支援,恐怕下一波攻勢,便有可能城破,你及時關注動向,隨時準備接應。”
宋青書有些坐不住,想要親自過去一趟。
“可是,此處若是沒有你坐鎮,我怕汝陽王府會派出大宗師級別的高手,潛入天水城作亂。”楊逍有些擔心。
畢竟,他只是宗師武者,面對大宗師的襲殺,只會是死路一條。
一旦他死,義軍群龍無首,恐怕會亂了軍心,形成潰敗。
“無妨,有我六位師叔在,施展武當七截陣,可以發揮出大宗師級別的戰力,即便是不敵,也能堅持到在下回援。”
武當七截陣,需要七人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但武當七俠中,張翠山早死,便成了不完整的劍陣。
不過,出發之前張三豐為了應對戰場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將此陣做了修改,還是七人,只是修改了一個陣位對武道境界的要求。
而新添加進來的,是宋青書的一位師弟,修為已經達到先天巔峰,勉強能夠配合幾位師叔,發揮出武當七截陣的實力。
“既然如此,那就辛苦宋少俠了。”
楊逍起身抱拳道。
宋青書點了點頭,“在下先行一步,請楊教主幫忙通知第四武道小隊,立即動身前往渭水縣增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