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蒙元皇帝忽必烈
- 綜武,在下武當宋青書
- 飆車的貓頭鷹
- 2457字
- 2024-06-26 18:00:00
宋青書的婚事,定在一個月后。
由于武當派還有些弟子在外游歷,加上某些邀請的賓客距離太遠,所以并未倉促舉辦婚禮。
不過,宋青書和貝錦儀這小兩口,卻早早的同居了,也沒人說什么,畢竟武當派都是道士,沒有儒生及和尚那么多條條框框。
這些天,宋青書也在琢磨老張對他說的那些話,卻始終云里霧里,不得要領。
對于老張的實力,宋青書是敬畏的,每次見到他老人家,都給他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就像一個無底洞,看不出深淺。
至于他自己,之前和那疑似為百隕道人的蒙面高手交手后,實力再次提升,已經接近到大宗師中期的層次。
雖然宋青書在武當山上,每日勤練不掇,但進步卻極為緩慢。
如果不用頓悟果的話,只是按部就班,想要踏入中期,起碼需要三年時間。
所以,他當然不會浪費自己的優勢。
時間流逝,
距離百隕道人截殺,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每天雖然沉浸在武學上面,但也沒有冷落即將過門的妻子,只是第二天早上,總會感覺有些腰酸背疼。
不過,只要真氣運轉一兩個周天,這些不適便會自動消失,些許體力活,他還是能堅持的。
至于貝錦儀,本身也是先天高手,也勉強能應付宋青書的如狼似虎。
好在師公做主,在門派內給他們小兩口分了一套小院,不然的話,晚上肯定有不少人睡不著覺。
北境,大都。
這是蒙元的權力核心,
近三百年的擴張,蒙人由一個草原大型部族,已經演變成了一個橫亙在北方和西方的龐大帝國。
向西,他們打穿了西域,將諸國并入版圖,同時也收服了吐蕃,與其他方向的征服不同,蒙元似乎對吐蕃的佛學很感興趣,利用各種懷柔手段,得以讓眾多吐蕃高手為自己所用。
向南,從一開始,受到金國契丹人的壓迫,再到現在,占領了仇人近三分之一國土,蒙人上演了一場驚天逆襲。
而在東方,他們也從大明手中,搶下了一塊肥肉,盡管這塊肥肉很燙嘴,但蒙人既然吃下,又如何會吐出來呢?
當然,這一切,都得益于當年大宋不遺余力的扶持,讓他們建立了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強大騎兵力量。
不過,在廣袤的北方草原,蒙元也并非無敵,因為在河套地區以北,還有突厥人。
而草原東北臨海的長白山,另外一支曾經的遼國后羿—女真人也在迅速崛起。
金碧輝煌的大殿,供煙縹緲。
大殿之內,無數搖曳著的轉經筒,在煙霧中發出啦啦的聲音。
這些轉經筒,一直是吐蕃僧人手中禮佛的器具,自從吐蕃臣服之后,這種小玩意兒便迅速流傳開來。
“察罕爾穆特這個蠢貨,當初大哥將三郡交到他父親手中,這才百年時間,便弄得風雨飄搖,他到底是如何統治的?”
恢宏的王座上,一位魁梧大漢怒喝道,他兩邊額頭扎著辮子,頭頂一撮圓形的頭發,也扎了一條辮子。
這是蒙人的三搭辮,光頭不像光頭,看起來著實有些滑稽,聽說他們的發型,似乎也是模仿金人而來的。
“陛下,三郡這個地方,夾在大宋和大明之間,當初蒙哥汗利用剛剛占領的幽云之地,突入其中,想要以此威脅大宋繼續供應鐵器、鹽等物資。”
“可如今,我國兵鋒與金國陷入焦灼,加之宋、明的敵視。當初占據三郡,本就不智,更何況,這片土地,山林奇駿,又不適合大規模騎兵作戰,將來若是丟掉這個地方,老夫不會有絲毫意外?!?
魁梧大漢右手邊的蒲團上,一位麻衣光頭老者眼皮微動,沉聲道。
他口中的大汗,
正是現在的蒙元皇帝,忽必烈!
當年,他爹托雷繼承成吉思汗的長刀和戰馬,征服了草原眾多部族,開拓了大片土地。
之后,又有他兄長蒙哥,帶領部族首次擊敗了仇敵契丹人,并拿下了金國重鎮上黨,若是能一鼓作氣,攻下大宋襄陽,再一路東進,說不定能完成對金國的合圍。
只可惜,蒙哥汗太激進、太高傲,一路的勝利,讓他沖昏了頭腦,在沒有積蓄到足夠力量的時候,便同時得罪了大宋和大明。
以至于一百多年過去了,蒙人的兵鋒仍然沒有踏入金國的都城。
“本汗也明白,三郡就像一個楔子,被夾在宋明之間,而我們蒙人卻只控制了一條進出的走廊,但這些年來,僅這一處,便為我大元提供了多少鐵器、布匹和鹽?”
“丟了實在可惜!”
“我弟弟的兒子太不爭氣,他手里的力量,已經被削弱太多,恐怕要不了幾年,便會狼狽的回到大都?!?
“而我們手中的力量,一支正在向西開拓,另外一支在上黨,還要防備清國、大明、突厥人,實在是抽不出兵力,去支援察罕爾穆特??!”
忽必烈長嘆一聲,自從蒙哥死后,他成為了蒙人的新大汗,從小受到漢人文化熏陶的他,并沒有一味的擴張,而是效仿漢人,將分散的各個部族整合起來,建立了一個國家。
可以說他是大元的締造者一點也不為過。
“國師何以教我?”忽必烈問道。
他身邊這位僧人,正是蒙元國師巴思八,也是蒙元唯一一位無上大宗師強者,乃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
“陛下,三郡這個地方,老衲建議暫時不用太多的精力去管,想必汝陽王府應該還能再堅持幾年。”
“老衲覺得,眼下應該將重點放在襄陽那邊,畢竟已經投入了百年時間,不能半途而廢?!?
“請再嘗試一次吧,如果成功,那么金國將成為甕中之鱉,再無掙扎可能?!?
“若仍是不成,也就意味著我國意圖合圍金國的戰略失敗,上黨便不再重要,陛下可以重新對大宋示好,離間金宋。”
聽完國師巴思八的建議,忽必烈臉上浮現出幾分惆悵,但很快,就變得無比堅定起來。
“好,就依國師之意?!?
忽必烈將王座龍頭猛然一拍。
“只是,對付襄陽城內那些武林高手,誰能勝任?”
“就讓珠穆朗瑪上師去吧,曾經他那些老朋友,可還都在襄陽呢!”
“不知那位上師如今是何種實力?”
忽必烈想起來,百年前,這位可是在那些宋人手里吃了不小的虧的。
而且,他兄長蒙哥的死,
也和此人有一定的關系。
“珠穆朗瑪上師的龍象般若功,已經練至十二層,若是練至十三層,那便意味著,我蒙元將再添一位無上大宗師強者。”
“十二層?”忽必烈臉上有些猶豫,“上師這門武功練成圓滿,還需要多久?”
“這種事情,誰又能說的清楚呢?此人花了六十多年的時間,練至十層龍象,又花了十六年,練至十一層,而后又花了五十余年,練至第十二層。”
“至于第十三層,機緣、天賦、運氣三者缺一不可。”
“也罷,”忽必烈長嘆一聲,“我蒙人崛起太快,武道高手,相比于中原,還是太弱啊!”
“哼,那些漢人內斗太甚,若非如此,又哪有我們草原人什么事?”
巴思八冷笑道:“老衲早年游歷中原,見識過漢人的厲害,他們大部分精力,似乎都在對付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