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一個月兩更
- 重回97,從初中開始當文豪
- 帥哥傳說007
- 2616字
- 2024-06-14 09:58:32
“大哥,把銀行卡給我。”
“你想干嗎?給你那么多錢花完了?你花錢也太快了,我告訴你,別刮花錢。”
大哥一聽汪海峰要銀行卡,頓時支愣起來了。
這個月剛剛給他兩百塊錢,就花完了。
這下太會花了。
雖然錢是你小子賺的,可是也沒這樣花的呀。
想想自己工資才五百塊錢,而已,自己一個月零花錢都沒有你小子多。
要不是大伯交待不得打你,我早就一腳踹死你了。
“不是。”
“不是什么,錢不是你這樣花的!”大哥瞪著汪海峰呵斥說道。
“我的那篇小說《人世間》今天剛剛跟長春電影制片廠賣了12萬的版權。”汪海峰說道。
“老三,你說多少錢?”二哥在一邊瞪大了眼睛。
“12萬。”汪海峰平靜地說道。
“這……寫小說這么賺錢?”二哥開始懷疑自己學醫,是不是選錯專業了。
“老話不是說了嘛,書中自有黃金屋嘛。”
“這……”大哥這下無法冷靜了。
你說寫小說賺稿費一個字一塊錢也就算了,現在還賣12萬的版權,你這是要發達了呀。
“給。”大哥從屁股后面口袋掏出錢包來,放在桌上。
汪海峰收了起來,說道,“這12萬也夠買一所120平米三房兩廳的,大哥你去打聽打聽,哪里有好的成品房,咱們買一間,要在市中心的,不能太遠,不方便上班上學。”汪海峰把自己的想法跟家人說了一下。
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現在這里太小了。
住的不方便。
以前是窮可以忍忍,現在自家老三有錢了,肯定不能再窩在這里了。
“也好,這樣老三你也有一個自己的房間,方便學習還有創作,不受影響,到時候我跟老四住一間,你大哥自己住一間,你二哥周末回來就跟你住。”老媽說道。
“我不,我要自己一間。”老四一聽要跟老媽睡一間堅決反對。
都是一個媽生的,憑什么大哥三哥能有獨立房間,而我要跟老媽住。
“反了你,還自己一間,想住得舒服,就努力學習將來有錢自己買去。”大哥說完,就是一巴掌打過去。
這下安靜了。
這時候是海南房地產泡沫,海南的房地產屬于低俗。
用不了兩天,大哥就找到了一個在一中那條街。
“這是裝修不到半年,原房主做生意急需要錢,聽說我們可以一次性付款,催促我明天去看房。”大哥說道。
“行,那就明天就去。”汪海峰一聽一中那條街,這將來可是一中的學區房,等將來劃片后,地段這么好又這么大的,沒有三百萬拿不下來。
房子什么最值錢?當然是跟學位掛鉤的學區房了。
那磚頭能值幾個錢?
特別是跟一中這樣好優質學校的房子。
不過現在還沒有學區房一說,現在一中、二中還是以分數招呼生。
第二天,下午,一家人下班放學后,來到了樓下。
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男人跟他的老婆站在樓下等候了。
大家上了二樓。
樓很新,剛剛建成有四五年左右。
“這是我們剛剛裝修不到半年,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可以不用裝修,直接入住還是可以的,你瞧瞧這吊頂跟墻壁,都是全新的,家具你們要便宜賣你們,八百塊錢,我也懶得搬了……”房主一邊帶著大家查看房間一邊說道。
“家具這么老,再瞧瞧這空調也是舊的,太耗電,我們不要。”我是差那點錢的人嗎?
要原房主的家具,總感覺住得不舒服,好像穿了一條別人穿過的舊衣服一樣。
特別是這空調,這么舊,耗電,制冷效果也差。
一切都換新的!
不差錢。
這時候物價還沒有那么高。
冰箱、洗衣機已經有了,再買四個空調,大廳也裝一個,再買一套家具就合齊了。
付了錢,最后房主返還五百錢的禮。
這是禮貌,也是人情。
大家都一樣,看賣主心情,沒回也沒說什么,不過傳出去被人說,名聲不好。
大家都或多或少地表示一下。
到房管局辦了過戶手續,名字還是汪海峰的。
賣方把自己的東西的搬走,一家人開始打掃衛生,接著是搬家。
大哥把他的六個戰友請來,連搬家費都省了。
同時四個空調在廠家師傅的安裝下,搬家、安裝空調,一個周末就全部解決。
晚上,大哥在家里做了兩桌豐盛的飯菜,叫開火飯,一家人加上大哥的戰友,大家開開心心地吃了一頓。
席間當然是贊美和羨慕的聲音最多。
至于錢的來處,大哥對自己的戰友也沒有隱瞞,只提醒大家不要傳出去。
大家一聽,得,老汪家出了一個作家。
而且是一個有錢的作家。
最后,汪海峰叫大哥給每人封了一百塊錢的紅包當作辛苦費。
酒席散去。
剩下一家人。
“這下爽了,有空調,不用怕熱了,三哥,還差一個電視機呢。”小弟提醒說道。
現在想給家里買什么東西,要看汪海峰這個財神爺。
只要汪海峰說買的,老媽都同意,大哥那邊嘛,只要不太過份確實是需要用的,就可以。
“是得有一個,老媽平時在家一個人孤獨,沒電視機不行。”汪海峰說道。
三個房間,大哥自己住一間,其他的兩間裝的都是鐵制的雙人床。
不是周末的話,小弟就跟汪海峰住一起,只有等到周末二哥回來后,小弟才到老媽的房間睡。
第二天,大哥就買了一個21寸的大腦袋電視機,還裝了電話,還有電話撥號上網。
“終于齊活了。”汪海峰坐在電腦桌前感嘆說道。
這書桌兼電腦桌花了八十塊錢買的實木電腦桌,是半個月前跟一木匠店定做的。
……
1997年12月1號,星期一上午12點。
最新一期的《知音》開始發行。
路邊的報刊亭。
“老板,來本最新的《知音》。”一個青年學生騎著單車住在報刊亭前,掏出古錢滿版水印的伍圓,很顯然他對《知音》的價格非常熟悉,是《知音》的忠實讀者。
正面是藏族女子和回族男子的頭像,左側是“仙鶴勁松”圖。幣背圖案是“長江巫峽”景觀。
沒等老板回答,青年直接把錢丟在滿是雜志的攤子上,然后拿起一份最新的《知音》。
一看封面,上面用粗體紅字寫著《亮劍》:李云龍接到新任務,新政委到任。
青年一邊接過老板找回的一塊五,一邊看著了起來:“可算是等到了,奶奶的,等了一個月,把我都逼瘋了!”青年像是白粉仔似的,一看封面果然是《亮劍》為主打,看著這《亮劍》就是親切,二話不說,翻過一面。
接著第二頁是一封《知音》改為半月刊的公告。
上面內容說從12月開始,《知音》改為半月刊,還特別聲明,《亮劍》保證每期連載,不會斷更。
“太好了!”
這下不用再等一個月了。
青年一看這公告,比見到自己爹娘還高興。
“這個‘斷更’用得好呀,不愧是文化人,說話就是有水平。”青年一看,上個月還是一個月一更的《亮劍》從現在開始一個月兩更,更加興奮。
直接翻到第三頁的《亮劍》看了起來。
內容接《亮劍》電視連續劇第二集主要講述了李云龍接到命令,帶著被服廠的200套棉服來到386旅獨立團。從彈殼中發現了這一伙鬼子的不同之處,李云向旅長求情任命原獨立團團長孔捷為副團長。獨立團新政委趙剛和魏大勇魏和尚出場,魏大勇知道了獨立團團長是李云龍后激動地留了下來跟李云龍一起打鬼子。
雖然只有一集,可是用文字表達出來,四萬字,分為5個小分集:
第6集:孔捷
第7集:李云龍的發現
第8集:新政委趙剛
第9集:三個臭皮匠
第10集:丁偉的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