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一窩蜂,讓兩個男人惆悵(周二求追讀)
- 別人辛苦趕山,你來搞批發(fā)?
- 平和爆米花
- 2157字
- 2024-07-02 21:06:44
霜之哀傷的話讓李智航忽然想起了自己之前打算在網(wǎng)上銷售清德火腿的事情。
他一拍腦門,回復(fù)道:
“對了,老板,之前我賣菌子的時候,有人問我賣不賣清德火腿。”
“我覺得賣咱們本地土產(chǎn)也是個好事情,但是我就認識您一個清德人。您認不認識有什么專門做這個的廠子或者經(jīng)銷商?我想談?wù)労献鳌!?
誰知霜之哀傷收到消息,立刻回復(fù)了一個大笑的表情。
“那你可問對人了,我堂妹剛接手了她爸爸的火腿廠,目前人還在清德,我給你個微信你自己聊唄?”
李智航聞言大喜,他本來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思問一下,沒想到老板自家就有人在做這個。
“那就多謝您了。”
霜之哀傷發(fā)來了一個微信號,那微信號的名字也很直白,叫“火腿批發(fā)、零售、代加工”。
李智航發(fā)送了好友申請,又問道:
“對了,老板,靈芝您要多少?”
“先來個1000克干貨打成粉,我試試看效果,如果好的話再問你買。”
“得嘞。”
達成協(xié)議后,霜之哀傷又轉(zhuǎn)了10000元過來。
“三次貨的賬給你清了,再給我送點羊肚菌,行不?”
“行,行,您不給我錢我都給您送。”
李智航眉開眼笑,他立刻答應(yīng)下來。
別說送了,算上前兩次的打賞,霜之哀傷這些錢把他剩余的貨全部盤下來都還有富余。
他又看了一眼自己的賬戶余額,發(fā)現(xiàn)隨著訂單成交量上升,再加上視頻的廣告收入,那數(shù)字已經(jīng)來到了恐怖的7萬5千多元。
趕山一個星期,趕出小8萬元。
本來先前某音上少數(shù)不買山貨的人就在陰陽怪氣他,說他請團隊哄抬物價什么的。
要是現(xiàn)在再讓這幫人知道了李智航的收入,估計能活活氣死。
“要說團隊我也確實有,王姨,山哥,還有一群狗?”
李智航覺得有些好笑。
就在此時,劉莉的聲音從外面?zhèn)鱽恚汉绕鹄钪呛饺コ燥垺?
李智航放下手機,應(yīng)了一聲。
他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筋骨,又看了看外面已經(jīng)變得陰沉的天色:
“賺錢果然是最殺時間的娛樂活動啊。”
李智航來到客廳,看見桌子上擺滿了各種菜肴,劉莉和李智萱則坐在桌邊等他開飯。
“媽,我爸呢?怎么不來吃飯?”
李智航有些好奇地問道。
“你爸跟德子叔在外面倒騰蜜蜂,說得趁著傍晚給蜂過箱,但折騰了好久都沒弄完。”
“我去問他,他只說讓我們先吃。”
劉莉無奈地搖了搖頭。
李智航聞言,低下頭佯裝擦桌子上的水漬,卻在心中細細感受起來。
自家的院子里,果然充滿了各種微不可察的細小精神力在四散飛舞。
如果不出意外,這些就是蜜蜂了。
李智航頓時一陣好奇,他知道李家莊的傳統(tǒng)主業(yè)就是養(yǎng)蜂,也見過村里的蜜蜂,但是卻從來沒有上過手。
這讓他沒了吃飯的心情,叮囑了句讓母親和妹妹先吃飯,自己則一溜煙跑了出去。
“媽,我爸沉迷也就算了,我哥一個沒養(yǎng)過蜂的人怎么也這么上頭?”
李智萱有些哭笑不得地看著哥哥的背影,問道。
“哎,跟你說了也不懂,先吃飯。”
“您說說我聽聽。”
劉莉給女兒夾了幾片肉和兩頭菜花,才道:
“淺顯的說法,那就是老李家血脈的召喚。”
“深入的說法呢?”
劉莉聳了聳肩:
“那就是你給男人一根又長又直的破木棍,他都能玩上一天,更別說一窩蜂這么有意思的東西了。”
……
“哎,德子,讓你見笑了。我二十年沒養(yǎng)蜂了,現(xiàn)在給蜂過箱都過不利索了。”
雖然天色已到黃昏,暮色西沉,但李敏學(xué)仍然熱得一頭大汗。
“我跟你說了它們飛一會兒就回去了,你還不信,非要在這較勁。”
“別忘了昨晚你家門口才來過棕熊,你是心真大。”
他的對面站著同樣一臉無奈的李德。
“你以前給蜂過箱也這樣嗎?”李敏學(xué)反問道。
“呃,那倒也不是。不過你說得也有道理,現(xiàn)在天快黑了,按道理來講蜂不應(yīng)該這么活躍。”
李德略一沉吟,搖了搖頭。
“老爸,德子叔,你倆在干嘛?”
穿著拖鞋的李智航雙手插兜,從家門的方向靠了上來。
“你爸讓我過來幫忙給蜂過箱,但是蜂一直不進去,正著急上火呢。”
過箱這個概念,在昆蟲社混了四年的李智航當(dāng)然清楚。
它指的是把一窩蜜蜂轉(zhuǎn)移到一個新的蜂箱里之前必須經(jīng)過的一系列循序漸進的步驟。
就像搬家一樣,人類適應(yīng)新家需要一個過程,蜜蜂更是如此。
如果過箱不順利,可能會導(dǎo)致蜂群逃跑、在箱外結(jié)團,甚至大批量死亡,進而引起蜂蜜絕收。
過箱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李家莊的村民一般采取的方法相當(dāng)統(tǒng)一。
首先是在新蜂箱中安裝好蜜蜂用來養(yǎng)育幼蜂的巢房,也叫子脾,并放入一些蜂蜜或糖漿,作為吸引蜂群的誘餌。
其次則是打開蜂箱的箱門,將蜂群的蜂王用困王籠裝起來,放在蜂箱的入口處。
第三步是在傍晚時分打開老蜂箱的隔板,在蜂王的信息素和子脾的雙重吸引下,蜂群就會逐漸向著新蜂箱轉(zhuǎn)移。
最后則是觀察蜂群的活動,一般來說在老巢和外面活動的蜜蜂會逐漸變少,絕大部分都會逐漸進入新巢,最后徹底穩(wěn)定下來。
反觀父親和德子叔,就是卡在了最后兩步。
過箱的蜜蜂不僅不進新巢,還在外面狂躁地四處飛舞,這樣下去大概率只有跑蜂一個后果。
“要不,咱拿煙把老巢熏一熏,把蜂趕過去?”李敏學(xué)一臉糾結(jié)地問道。
“不行,現(xiàn)在蜂群明顯是在躁動,安靜不下來,強行拿煙熏只會起到反效果。”
德子叔立刻否定了李敏學(xué)的提議。
“爸,德子叔,要不讓我試試?”
李智航揮了揮手,打斷了二人的討論。
“你?你又沒養(yǎng)過蜂,德子叔都搞不定的事兒你能搞定?”
李敏學(xué)連忙對兒子擺了擺手,在他看來讓李智航這種沒經(jīng)驗的人來過箱,大概率會把這一窩蜂嚇跑。
“就是,小航,叔知道你厲害,也有文化,但是養(yǎng)蜂這種事真的沒那么簡單。”
李德也不看好李智航。
“不管怎樣,讓我試試唄,您二位又搞不定,這兩天又是非常時期,不如死馬當(dāng)成活馬醫(yī)。”
李智航擠了擠眼睛,露出了胸有成竹的微笑。